發新話題
打印

「聖石」旁立碑 挑起兩族神話之爭

「聖石」旁立碑 挑起兩族神話之爭

 為了一塊「聖石」,引發阿美族、卑南族神話傳說的認知衝突!東海岸杉原海邊,有一塊大石頭,兩族都有「風箏救弟」相關口述歷史,最近因阿美族有意在該「風箏石」旁立碑,而且是勢在必行,引起卑南族人的不悅,兩族群各自表述,迄無交集。

 台東縣政府原住民行政處處長顏志光表示,聖石的地點在阿美族的生活領域裡面,而卑南族人又羅列多項佐證,證明聖石的歸屬,造成現在雙方各持己見,爭議越鬧越大,連立委也不敢碰。過去因沒人做過研究,兩個族群爭執不休,將邀請學者深入調查,釐出個真相後,再做進一步調解。

 「風箏救弟」 阿美、卑南各有版本

 在東海岸杉原防風林下的海邊,有一塊呈三角型的大石頭,巨石四周有類似繩索綁風箏的凹槽痕跡,據傳就是「風箏救弟」神話中綁風箏地點,每年卑南族、阿美族人都會到這個被視為聖石的風箏石前祭拜。

 根據台東大學副教授李玉芬研究,這個流傳百年「風箏救弟」神話,在卑南、阿美、排灣族口述歷史裡,都有大同小異的相關傳說,只是主角的族群身分互換。因為故事中有竊盜、弒父等情節,卑南族長老大多不願提及,而阿美族人的版本,則沒有弒父情節。

 最近引發聖石之爭的導火線,是阿美族人成立的「台灣原住民宗教暨文化研究會」,有意在風箏石旁立碑,引發卑南與排灣族關切,南王部落長老,還開了兩次會議商討因應對策。

 卑南族擔心破壞聖地 籲三思

 卑南族人發表聲明強調,在學者著作中清楚列出「風箏救弟」中兄弟之家族系譜,佐證故事中人物確為卑南族人;而立碑可能影響生態環境,甚至破壞神聖古地,籲請研究會三思。

 卑南族文史工作者陳冠年指出,風箏救弟遺址是台東重要文化遺產,古蹟的保存應以不破壞原貌為原則,如果大家都要來立碑,那豈不是一團亂,所以他呼籲阿美族人以傳統祭祀取代立碑。

 阿美族:碑文將記錄兩族故事

 研究會理事長張健三則指出,立碑活動已經動土,只是目前仍缺經費,將來碑文也會記錄兩族不同的故事,不致於造成文化衝突,還可以營造成東海岸的新景點,不必分族群,我們都是一家人。

傳說多樣 證實原民本一家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