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輪胎的重要性

輪胎的重要性

眾所皆知一部車就只靠輪胎來完成一切工作 ,加速 、減速、轉向都是靠它,按理它應該是受重視的,而事實卻相反,輪胎幾乎為七成以上的駕駛人所忽視,甚多的駕駛者往往只在意引擎的反應,或是車輛的外表。

引擎反應略慢,就急著找技師,深怕問題會擴散,或是車子一發出一點小雜音,就急著東鎖西鎖,而輪胎就可能有一輩子都不曾摸過,哪怕他每日都需要開車上下班。

忽略你的輪胎的結果是能源的浪費、金錢的損失以及可能的生命威脅。只要你能了解你的輪胎,它會告訴你很多事情,很多有關於你的愛車的內幕消息,車狂人蹲下來看看你的輪胎吧!
根據美國相關機構的報導,他指出單單車主只要能注意胎壓一項,每天就能省下四百萬加侖的汽油,換算下來?喔!天文數字,你可能就是這群浪費者中的一份子。

保養輪胎並不需要很高深的學問,也不用花費多少時間,要緊的是要你自己動手,交給技師?別傻了,車狂至今沒見過多少個會對顧客的輪胎仔細做檢查的技師,而車狂見過的技師絕對多過你。不信?下次你去保養你的車時,你大可以先交代請技師為你檢查輪胎,你在看著是哪類人在做這種事?或是你問他胎壓是多少,再問為何要用此種胎壓,聽聽他的回答,看看他的反應,你當可相信車狂所言不虛。

胎壓  保養輪胎首先就是維持正確的胎壓,在談胎壓之前,先看看輪胎,車廠會依車輛的需要而決定輪胎尺寸,以及胎壓,這是最理想的胎壓。要求更高的車廠甚至會決定輪胎的品質,例如S-02為保時捷993Turbo的原廠胎,W1就通不過測試。
保時捷甚至要求BS在提供輪胎時要在胎壁上印上N1的記號,以和市售的S-02有所區別。因此輪胎大小的決定是專家的事,這些專家會依車輛可能行駛的環境來設定最佳胎壓,你會發覺德國車的胎壓都普遍的高,這是因為無速限高速公路的緣故,雖然各地行車環境不同,但是原廠設定的胎壓仍是最佳的參考值,以台灣的環境而言,以此胎壓行車最壞的後果是因為路況差,而產生彈跳而已。
這是車狂當面向保時捷的輪胎測試專家請教的,而全世界車廠對輪胎要求最高的前三名內一定有保時捷,保時捷對輪胎的要求已經被一些輪胎廠批評為吹毛求疵,但是保時捷廠卻一再提高輪胎的標準,以確保它產品的安全性,甚至在911的輪胎汽嘴邊都設有一鋁片,目的在使橡膠氣嘴不會因高速時的離心力而造成折損,夠細心吧!

如果保時捷車主因為用了原廠不認可的輪胎(包含尺寸)而對車輛造成損壞,保時捷廠是不給理賠的,因此保時捷車廠對輪胎的要求絕對可以作為車狂人的參考,車狂人當有世界觀。以原廠所設定的胎壓為基準,過多或不足都會產生不良影響,都會影響輪胎的接地面積,胎壓過多會使輪胎兩側離開路面,變成只有中間的位置是和路面接觸過多,使的輪胎的磨耗不均勻,而且胎壓過高的輪胎一旦接觸到尖銳物會使爆胎的機會大增,而且產生過多的彈跳對懸掛組件也會有負面影響。胎壓不足使得輪胎的接地面和過高相反,變成兩側接地的情況,磨損也是在兩側,而且磨損的很快,長程以胎壓不足的輪胎行車,很容易造成輪胎過熱的情況,嚴重的後果就是胎面會剝落,接著就是爆胎。

而且胎壓不足會對轉向造成一種模糊的轉向感,使你無從掌握車輛確實的走向,同時而產生的阻力也增加了耗油量,更別提使煞車距離拉長的不良反應了,雖然胎壓不足使得輪胎的彈跳被抑制了,而有種比較舒適的感覺,但是一比較起來這代價未免太大了。

檢查胎壓當然要有隻準確的胎壓計,最好永遠都用同一隻胎壓計(當然在使用期限之內),測量胎壓最好在早晚時分,或行車之前,就是冷胎壓的時候,最好每一星期檢查一次,至少每個月一次。如果你沒有充氣設備,大型的中油加油站通常都會有這些設備,這時最好先將胎壓放掉再重新充氣測量,氣溫產生變化的時候也必須重新測量胎壓。千萬不要忘記你的備胎,很多時候當你要換掉扁掉了的輪胎時,備胎居然也是扁的,備胎的胎壓最好提高一點,等到要用的時候再重新調整,所以最好在行李箱中準備一些東西,以備不時之需,諸如:工作手套、大型垃圾袋(鋪在地上用)、手電筒,當然隨車工具是不可少的,每種車的千斤頂使用位置都不相同,正確的頂高點在車主手冊都會記載,所以車主手冊最好放在車上,隨時準備參考。


輪胎平衡  每次換胎或行駛一段旅程(一萬公里吧!)都必須做一次輪胎平衡,平衡不良的輪胎所產生的不良影響,是出乎你的意料之外的,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方向盤抖動之外,極速也會因此而降低,對懸掛係統的損傷絕對大過因彈跳所引起的,彈跳所引起的損傷不過是小巫而已。輪胎平衡相當重要,絕不可忽視,車狂人如果你去更換輪胎時,除了前輪之外,後輪當然也不要忘記,如果輪胎行告訴你後輪不需要時,你要仔細的考慮換一家了。更換新輪胎得時候不要忽略了氣嘴也要換掉,大問題都是由一些小問題所集合而產生的。


胎紋  胎紋設計最主要的功能在於排水,溝槽越深越密排水性能也就越好,車狂人不要小看這些溝槽,它的設計困難度之高,不亞於重新設計一部車,特別是在噪音方面,講個笑話給你聽,十多年前有次車狂自行將光頭胎鏟出花紋,工作了很長的時間總算完工,好爽,特別挑了一個颱風天去試試排水效果,開著開著老覺得有救護車跟在後頭,那種老式救護車的嗚嗚聲一直聽見,可是怎麼看就是找不到它,越開越毛,搞了好久才知道是輪胎花紋所引起。車狂人你必須搞清楚輪胎的噪音,否則你去請技師替你消除噪音可就搞笑了。胎紋深就會夾住一些小石子之類,必須定時清除,量胎壓的時候順便吧。胎紋在磨到一定深度時就要更換,通常輪胎廠會在胎肩烙上一些記號,只要磨到此標記時輪胎就算玩完了,車狂常說煞車跟輪胎的預算不可省,早一點換胎有時會使你避免掉一些意外。
特別是台灣的路面施工品質不良,大雨過後處處積水,深淺不一,深的溝槽在此就發揮了一定的效果。
再說個經驗提供車狂人參考,台北的明水路靠近重劃區是六線道的設計,連接大直堤防約是130度的彎道,四線接六線,8月29日颱風侵襲,明水路的狀況就是前述的處處積水,時間是中午時分,車輛稀少,正好是測試輪胎排水的大好時機,BS的S-01乾地時表現極佳,溝槽設計是直線式的,溼地時呢?以時速約130左右過此彎道時,整部原廠SAXO由內線橫向滑到最外線,離人行道應該只有一公尺左右不到的距離,速度在降至100,好一點,滑出的現象減少了一個車道,但由方向盤傳來的那種輕重不一的拉扯感依舊存在,直到降至50左右才消除。接著換上同是BS產的S-02,不同的胎紋設計果然有不同的表現,當時速達到相同的 130左右時,情況就像是用S-01時約90左右的程度,這當然是主觀的,車狂人依照你自己的需求來挑輪胎吧。


輪胎定位  四輪定位對車輛的操控有很大的關連,它主要是保持輪胎在任何時間能和路面成90度垂直,保持越久越好。專家建議應該每一年或是一萬五千公里就要重新檢查,定位是專家的事,決不可能讓你DIY,可是你可以經由輪胎的磨損情況大致知道定位如何。內外側只有單邊磨損是外傾角不正確,內側磨損是負外傾角過多,外側則是正外傾角過多。面對輪胎將手掌貼在胎面上,往內拉如果感到有尖角型的阻力就是Toe-in過多,反之往外堆如果感到有尖角型的阻力就是Toe-out過多。基本上有這些常識在檢查時會省很多時間。車狂人蹲下來看看,摸摸你的輪胎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