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職場規則

職場規則

職場是一個神奇的世界。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團隊協作的力量和偉大,也可以看到爾虞我詐,你死我活的無休無止的爭鬥;你可以看到睿智和齷齪並存,也可以看到善良者的狠毒和陰險者的良善。人類所知曉的各種兵法計策與厚黑謀略也在這裡得到了發揚光大。職場如同戰場,勝者為王敗者寇,雖無流血卻有犧牲,同樣殘酷慘烈;職場如同江湖,權術與智謀在這裡激烈碰撞,智者和愚者輪翻較量,有小隱在野、大隱在朝,高手雲集,各顯其能。

    ,職場就是江湖。既然是江湖,難免會有紛爭:同級、上司、下屬之間,一場場有關義、利、權、欲的大戲接連不斷地上演。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表面看上去,辦公室往往是一派祥和的景象,但海面下往往是波濤洶湧。如果你毫無準備,那麼隨時可能被捲入暗無天日的海底。

    潛規則,顧名思義,就是暗藏的規則,是話中應有之意,但話表面不說明,靠自己去意會。公司政治這個潛規則當然也不是白紙黑字標出來的,而是約定俗成的。強調政治是人與人交往的一種關係,而不是厚黑學,上升到厚黑學的層次就有些可怕了,政治素質只是在職場生存及發展的必要條件。

    要明利害,分清首要利害、次要利害。生存、內部競爭與末位淘汰屬於首要利害。如一個公司兩個高層勢不兩立,見著就掐、咬,不一定是他們個人有什麼恩怨,很可能是他們的生存互相衝突,受到彼此存在的威脅。內部競爭則是一把雙刃劍,採用末位淘汰的機制,剛開始也許可以提高業績,但是從長期來看是一種慢性自殺,容易導致員工之間的互相傾軋和不正當競爭。分清首要利害後,還要辨別次要利害,這樣才可以進退自如,譚小芳老師總結出以下經驗:

    潛規則一:不要凸顯自己脫離團隊

    “團結就是力量”是中華民族一直奉行的傳統理念,但在工作狀態中保持住這樣的風範就不那麼容易了。雖然美國崇尚的“個人主義”從表面上與“團隊精神”有矛盾,但是老美們在工作中的確處處都在強調著“團隊精神”。假如你來到一家外企公司工作,因工作能力突出業績斐然而很快連跳幾級,達到了“高處不勝寒”的位置,但卻因為一時得意而忽視團隊的存在,不僅與下屬和同級同事很少溝通,在工作中出現分歧時還一意孤行,結果導致與團隊間的關係很不融洽,工作無法進展。

    這顯然是沒有遵守外企中“團隊精神”的潛規則。沒有任何一個人能保證自己在工作中做到十全十美,老美們顯然也清楚這一點。因此在外企中,經營者往往會更注重團隊的建設,讓團隊的合力能夠達到十全十美。我行我素的風格與團隊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就算工作能力再強,沒有團隊的協作,也很難把任務在目標時間內出色完成。總是遊離在團隊之外,不僅會阻礙你的職業成長速度,與同事關係的僵化也會使你逐漸遭到團隊排斥。長此以往,不僅工作無法完成,飯(續致信網上一頁內容)碗能否保住也會成問題。

    潛規則二:不要隨便“打小報告”

    打小報告的“習慣”從大家小時候就“養成”了,相信很多人在學生時代大多有過跟老師打小報告,或者被其他同學“報告”給老師的經歷。很多外國人覺得中國人對別人的誇讚顯得比較吝嗇,其實中國人一方面是對誇耀別人羞於啟齒,同時愛用鏡子照出別人的缺點。當然指出對方的問題並沒有什麼不妥,但是在方法上如果沒有把握好,在外企的工作過程中就很可能“觸雷”,甚至影響你今後的工作發展。

    如果打小報告的事被同事們知道,那麼你很可能會成為人人防備的“小人”,而且同事間最初良好的關係和團隊協作就更無從談起了。因為在外企,領導們注重的是員工間的信任和協作關係,而懷疑往往是導致這些關係破裂的“罪魁禍首”,所以打小報告是最讓人厭惡的。團隊的和諧直接與團隊的工作效率以及利潤掛鉤,這是老闆們最關心的,如果有人總向他反映其他員工的不是,他不僅不會認為你是“為了公司好”而肯定你的忠心,反而會認為你與同事的關係出現了問題,進而對你的人品也產生了質疑。

    潛規則三:不要一味附和別人的想法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導致了企業文化的核心差異化,西方人更崇尚個人主義思想,也就是說,如果想在外企中生存下去,在保證高效執行力的前提下,必須保有自己的見解,並且適時提出,而不是總是去附和別人的想法。假如你工作能力不錯,在處理事情的時候謹慎細心,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卻總在應該提出建議的時候因顧慮太多,羞於表明立場和看法,並且不管別人已提出的建議是否正確或完善,都一味地去迎合。

    長久下來,你在上司和同事的心裡就會形成“牆頭草”的印象,對事物沒有自己的見解,而且沒有什麼創新意識。當然三思而後行沒有錯,但是在老美的眼中,沒有表達出自己的見解,你就相當於一個沒有想法和意識的工作機器,最終只能成為一個很好的執行者,而不是領導者。另外加一句:沒有領導能力的領導者是很難取得上司及同事的尊重以及認可的。其實善於表達想法也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有了這樣的自信,才能在公開自己觀點時提高通過率。

    潛規則四:不注意形象及素質的塑造

    個人形象包括外在行為、形像也包括內在行為素質。得體的裝扮不僅能夠提高個人自信,而且還能傳達給對方愉悅感和尊重感。尤其是在對企業形象尤其註重的外企,得體的著裝就成為了成功的第一步,而行為素質也是衡量一個員工是否符合企業文化及形象的另一個重要的標準。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