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實用心理學:說服別人的5種心理戰術

實用心理學:說服別人的5種心理戰術

社會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說服別人不但要有好的口才,其實更是一種微妙的心理互動,是心理需求和心理動機在不斷改變的過程,因此,僅靠觀點正確不足以取信對方,而微妙的心理術像調料一樣,可以讓你的說服有香有色,讓聽者在良好的情緒下愉快地接受你的觀點。

利用「居家優勢」  

如果鄰居家的狗咬傷了你家小孩,你是應該上他家去告狀,讓他賠償你的醫藥費呢,還是讓他到你家裡來,你和他討論賠償的問題?

答案應該是後者。在熟悉的環境中,人有心理優勢,底氣會更足,做事感覺會更有把握。因為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客觀上有利於自己。如果不能在自己家中或辦公室里討論事情,也應盡量爭取在中性環境(比方說安靜的咖啡館、茶吧等)進行,這樣對方也沒有「居家優勢」,在心理上會保持平等。


尋求與對方保持一致

如果你想讓同事去獻血,而他對此卻毫無興趣,甚至覺得你多事,你該怎樣應對呢?

如果你試圖改變某人的個人愛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於他,就越具有說服力。因為你和他的相似程度越高,他就越把你當做「自己人」,你的言行在他看來,也代表了他的需要和動機,排斥心理很可能在尋找到共同點後逐漸淡化。


體驗對方的感受

如果新搬來一對夫妻,你準備拜訪他們,然後請他們為殘疾兒童募捐,但他們正因水管漏水問題與物業爭吵,你該採用什麼辦法來達到你的目的呢?

平庸的募捐者很可能開門見山,直截了當地提出募捐的請求,結果很可能被對方拒絕;而如果你不直言來訪的目的,而是說「聽說你們剛搬過來,想認識你們,正趕上你們的水管漏水了,讓我看看能不能幫上忙?」感受對方的困難,這樣就顯示了對別人感情的尊重。在融洽的感情襯托下,再委婉地提出募捐的要求,就讓人難以推卻。


提出有力證據

你準備參加一個決策會,為一項前景不被大眾看好的事業尋求一大筆投資,你該如何組織發言稿,讓別人轉變看法?

如果你能在陳述中向聽眾提供可靠的資料,包括充足而真實的數據、嚴密而有邏輯的分析和論證,而不是個人的看法,你就會增加說服力。最好能請一些專家為你做分析,因為權威更能消除聽眾的先入之見,讓人心安。


運用典型事例

如果你要推薦一種新葯給患者,是詳細介紹藥物的成分、功能、用法和注意事項好呢?還是告訴他們,有一位他們熟悉的病友用過此葯後病情快速得到控制好呢?

生活中,要說服別人,應旁徵博引使用具體例子,最好是人們熟悉的人或事物,而不要一味空洞說教。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