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朝23位絕色皇后

清朝23位絕色皇后

  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太祖)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在努爾哈赤眾多的後妃中,聲名最為顯赫的莫過於葉赫納喇‧孟古姐姐了。綜觀整個太祖一朝,只有她一個人擁有皇后的正式稱號。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姐能獲得如此殊榮,要歸功於她的兒子皇太極,正因她所生的這唯一貴子後來榮登汗位並成為大清國皇帝,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孟古姐姐以初諡孝慈武皇后,後改諡孝慈高皇后,盡享了清代270多年的供祀香火,正所謂真是母以子貴。
  孟古姐姐與努爾哈赤的姻緣,說起來極富傳奇色彩。萬曆十年(1582),尚未建功立業的努爾哈赤來到葉赫,經過一番攀談,楊吉砮是發現努爾哈赤膽略過人、相貌非常,於是主動提出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一是為自己增加個戰略夥伴,二是為自己心愛的女兒找個應有的歸宿。
  他對努爾哈赤說:“我有兩個女兒,待小女兒長大成人,希望能與你結成秦晉之好,讓她為你端茶倒水朝夕侍奉,是我平生最大的心願。”努爾哈赤順勢說:“既然同我締結姻盟,為什麼不把年長的女兒配我為妻呢?”楊吉砮解釋說:“不是我捨不得大女兒,你不是一般的人,恐怕大女兒福薄配不上你。小女姿色端麗無雙,品質高尚,而且見識不凡,是你的佳偶啊!”
  努爾哈赤聽了非常高興,因為若能與強大的葉赫部聯姻,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當即回答道,不用等孟古姐姐長大,岳父大人若有意聯姻,他可以立即就娶楊吉砮的大女兒。楊吉砮鄭重地告訴努爾哈赤,他並不是為了推諉而不把長女嫁給她,實在是自己品貌出眾的小女兒才配得上他,是他未來的佳偶,希望他能耐心地等待。
  聽了岳父這番肺腑之言,努爾哈赤欣然從命。楊吉砮對其十分器重,不但贈送了馬匹甲胄,還親自派兵把女婿護送還家。說來也是真巧,孟古姐姐的名字menggun滿語意思是“銀子”,而努爾哈赤的姓氏 aisin gioro(愛新覺羅)意思是黃金姓氏,也許這就是天意。

  最有才能的皇后:孝莊文皇后(太宗)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孝莊太后身曆四朝,輔佐兩代幼主,在紛繁複雜得清初政治格局下,為愛新覺羅世族統治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孝莊皇后出生于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于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
  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莊文皇后一生經歷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帝,對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鬥爭,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世稱之為“清代國母”。

  最受寵愛的皇后:孝獻皇后(世祖)董鄂氏。董鄂氏與世祖順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甚至連順治皇帝最後的結局也都因董鄂氏而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她沒有能夠附廟(皇后一般都與皇帝同葬),也沒能在身份上得到肯定(每一個皇后都要加上丈夫皇帝的諡號,董鄂氏卻沒有),所以只能算半個皇后。但這些並不影響人們對這對情人的關注與傳頌,因為愛可以穿越規矩束縛而高於一切。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玉殞香消,病逝于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福臨說,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愛子愛妃的接連死去,使福臨的精神幾乎崩潰。他萬念俱灰,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家為僧,並讓和尚溪森為他剃了髮。後來由於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脅,才逼得福臨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最年輕的的皇后:孝誠仁皇后(聖祖)赫舍裏氏。赫舍裏氏是聖祖康熙的原配嫡後,也是康熙皇帝最敬重喜愛的妻子,只可惜二十二歲時就因難產而逝。從康熙後來對太子近乎寵溺的關愛,就不難看出他對赫舍裏的無限依戀和思念。
  康熙初年,身為皇祖母的孝莊文皇后在為康熙皇帝選皇后時頗費了一番苦心。在候選人中,既有鼇拜的女兒,又有遏必隆的女兒,選誰為皇后必然會導致皇后所在家族力量的壯大,當時,熬拜的狂妄已經日益暴露出來,洞察力極強的孝莊文皇后當然不會沒有察覺,因此,鼇拜的女兒被第一個從名單中去除。
  遏必隆是一個兩邊倒的人物,哪一方強大,他就傾向于那一方,對待遏必隆即不能完全依靠,又不能置之不理,所以遏必隆的女兒可以進宮為妃,但不可以為后。
  另外一位候選人就是四位顧命大臣之首索尼的孫女。索尼身位顧命大臣,除了對漢族官員有些排斥外,對清廷還是絕對衷心的,而且,他對於鼇拜的專權也早有意見,冊立他的孫女為皇后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事實證明,孝莊文皇后的決策是十分正確的,在與鼇拜的鬥爭中,索家立下了汗馬功勞。雖然老索尼中途去世,但是他的二兒子,也就是孝誠仁皇后的叔父--索額圖,在這次鬥爭中幫助康熙皇帝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孝誠仁皇后也因此受到了康熙皇帝的寵愛。

  最有福氣的皇后:孝聖憲皇后(世宗)鈕祜祿氏。要說清朝哪個皇后最有福氣,那麼首選就是這位皇后了。有福氣的首要原因是她生了一個好兒子——乾隆皇帝。
  乾隆是歷史上最有福氣的帝王,而她的母親同樣也是最有福氣的太后。鈕祜祿氏的一生貫穿整個康乾盛世,享年達八十六歲,生前兒孫滿堂、享盡榮華。而乾隆的孝順更可謂是有目共睹,他對母親是千依百順、敬愛有加。那份真摯的母子深情著實令人動容。

  最賢慧的皇后:孝賢純皇后(高宗)富察氏。乾隆皇帝是除了名的多情天子,有關於他情感經歷的野史傳說層出不窮。可是真正瞭解乾隆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這一生真正深愛的女人只有一個,那就是他的嫡妻孝賢皇后。
  能夠證明乾隆對孝賢皇后真愛的例子舉不勝舉,他曾經兩次冊立孝賢皇后的兒子為太子,他在妻子因幼子夭折傷心而逝後,竟後悔當初不該要兒子;他在孝賢皇后去世後寫了無數篇令人為之落淚的詩篇;他遵照孝賢皇后的遺願為她上諡號為“賢”。
  他對以後的皇后處處不滿處處與孝賢皇后相比、他將孝賢皇后的娘家人個個卓加重用,甚至打破國例加封王爵,他在孝賢皇后的去世五十年後依然無法釋懷,聞即落淚......說起來,孝賢皇后也確實值得乾隆皇帝一生緬懷,皇后的賢慧、善良、大度、溫柔處處顯示出母儀天下的風範,不愧當作一個“賢”字。

  最鐵血的皇后:孝欽顯皇后(文宗)葉赫那拉氏。說起慈禧太后的事蹟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一生的經歷堪稱大清的鐵血女人。慈禧太后執晚清政權五十年,其間發生的許多大事可謂路人皆知,慈禧在我們的印象中不外一個賣國者、陰謀家,狠毒而冰冷。

  最後一個皇后:郭博勒氏婉容(浦儀)。婉容相貌嬌美、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儀態不凡、內剛外柔並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優勢于一身的女人。1922年,自婉容被冊封為皇后之日起,她的悲劇命運也就開始了。“一朝選在君王側”,從此使她走向一條不歸路。
  1911年,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帝制結束,國家從封建走向共和。當時的民國政府給予清室的優待條件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
  為此,遜帝溥儀的婚禮還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禮儀,民國政府特准皇后的“鳳輿”從東華門抬進紫禁城的後半部,從此,婉容成為名義上的皇后。
  在中國封建君主制中,皇帝有集皇權和夫權於一身的特殊地位,皇后的身份因此出現雙重意義。對後宮而言,有統領六宮的責任,對國家而言,有母儀天下的義務。
  但是,作為遜帝的皇后,婉容雖有過榮華富貴,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不如意,精神上的禁錮折磨。她在歷史上地位是非常微弱和尷尬的。

  清世祖順治皇帝妃,佟佳氏,都統佟圖賴之女。本姓佟,後改姓佟佳。順治初年入宮,為庶妃。1661年,清世祖福臨駕崩,孝莊文皇后冊立佟佳氏所生玄燁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為慈和皇太后。4個月後,體弱多病的皇太后駕崩于北京皇宮。
  對佟佳氏的生平,我們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一生是個悲劇。佟佳氏進宮時,正是順治皇帝與董鄂妃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佟佳氏備受冷落。
  後來雖然生下了三阿哥玄燁,但仍然不能挽回丈夫的心。按照宮廷的規矩,皇子不能由生母撫養,因此佟佳氏可謂既得不到愛,又無從把愛付出。順治死後的五個月是佟佳氏與兒子感情發展的高潮期,然而短短四個月後,身心備受折磨得佟佳氏就因為重病撒手人寰,時年僅24歲。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皇帝的皇后,當她來到紫禁城時,年齡還不到13歲,比玄燁(康熙皇帝)年長12歲。康熙皇帝八歲時,母親佟佳氏病故,玄燁心目中除祖母孝莊文皇后以外,嫡母孝惠章皇后自然更加重要。
  孝惠章皇后對孝莊文皇后一直懷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後來,孝惠章皇后雖然成了皇太后,但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對孝莊文皇后極盡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後,也曾舉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來要求諸母妃像她平時對待孝莊文皇后那樣,對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
  孝惠章皇后77歲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宮中度過。她雖然身居深宮,但不干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莊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謁順治帝陵寢,皇后赫舍裏氏隨行。在清朝歷史上,清帝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謁陵,這是第一次,以後也沒有過,僅此一次。
  這充分表明了他們祖孫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這反映了他們的和睦相處,讓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裏氏她們三代皇后之間的親密和和諧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典範。

  孝昭仁皇后是康熙的第二位皇后,鈕祜祿氏,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之女。初入宮封為妃,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已時崩于坤甯宮,距第一位皇后死還不足五年。
  孝昭仁皇后與孝誠仁皇后的葬儀同,不同之處是孝昭仁皇后喪期正是征討"三藩"的關鍵時候,康熙帝下聖旨:凡出征王、貝勒及各官為國討賊、平定地方效力行間,今令伊等委服喪服,朕心不忍,其穿孝服、摘耳環、散髮,俱著免。
  二月二十八日奉移皇后梓宮于武英殿。三月二十五日奉移皇后梓宮往鞏華城,與第一位皇后同安于享殿。閏三月二十一日冊溢為孝昭皇后,後於康熙二十年同月同日與第一位皇后的梓宮奉移景陵,入葬地宮。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累加諡號,全稱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恭仁皇后(康熙皇后、雍正皇帝生母)。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
  初入宮侍康熙帝,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晉為皇太后。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她執意不允。雍正元年(1724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親至永和宮,晝夜侍奉湯藥。二十三日酉刻(深夜一點至三點)孝恭仁皇后崩,終年六十四歲。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之親侄女,即康熙的表姐。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
  康熙帝自孝昭仁皇后死,十多年時間沒立皇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八日皇貴妃病重,康熙帝諭禮部:“奉皇太后慈諭,皇貴妃佟氏,孝敬成性,淑儀素著,鞠育眾子備極恩勤,今忽爾遘疾,勢在瀕危,於心深為軫惜,應即立為皇后,以示崇褒,欽此。
  前者九卿諸臣,屢以冊立中宮為請,朕心少有思維,遷延未許。今抵遵慈命,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應行典禮,爾部即議以聞。”初九日冊立皇貴妃佟氏為皇后,頒詔天下;初十日申刻(下午三點至五點)皇后崩。實際上,她只當了一天皇后。

  孝儀純皇后(乾隆皇后、嘉慶皇帝生母)。在乾隆三十年發生純帝繼皇后斷髮之後,乾隆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其後一年,被幽禁的皇后烏喇那拉氏去世,皇貴妃魏佳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儘管魏佳氏的辦事能力以及待人謙和的態度都令乾隆很滿意,但乾隆卻不打算再立皇后,寧肯讓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也不會把皇后的桂冠賞給她。
  在乾隆看來,當年烏喇烏拉那拉氏在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的,一旦成為皇后後,會因為“小事”鬧到斷髮的地步,誰會擔保魏佳氏不會成為第二個烏喇那拉氏?作為帝王,他不會想在後宮中再冊立一個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如果他自己要成為前三殿后六宮的惟一主子,絕不立後。
  當年乾隆的父親雍正在孝敬憲皇后去世後(雍正九年九月),並未再立皇后,而乾隆的祖父康熙在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去世後,在長達33年的歲月裏也未再冊立皇后。更何況當乾隆在三十八年(1773)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不流露出立儲意向,也只能讓永琰的母親魏佳氏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乾隆本想等到乾隆六十年公佈皇太子的人選、宣佈退位的同時,再冊封魏佳氏為皇后,不料秘密立儲才兩年,魏佳氏竟一命歸天,享年四十九歲。這就使得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長達十一年的魏佳氏,一直到去世也未得到本應得到的皇后名分。
  也許是出於一種心靈上的彌補,在魏佳氏去世後乾隆令將皇貴妃魏佳氏的靈柩葬入裕陵地宮。在乾隆看來,這樣做不會引起臣下對立儲的種種猜測,在裕陵的地宮裏已經安葬了三位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而且金佳氏生有的三個兒子都健在。
  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裏,無論是在乾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對魏佳氏來說最幸運的是,她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育了皇十五子永琰,正是由於這個兒子被乾隆立為了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她才能母以子貴,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佈永琰為皇太子之後追封她為皇后。

  孝淑睿皇后(嘉慶帝皇后、道光生母)。孝淑睿皇后,喜塔臘氏,總管內務府大臣、副都統、承恩公和爾經額女,嘉慶帝皇后。
  乾隆三十九年,賜冊為皇子嫡妃。乾隆四十五年,生皇二女。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生皇二子綿甯(道光帝)。乾隆四十九年,生皇四女莊靜固倫公主。
  嘉慶元年正月,冊立為皇后。嘉慶二年二月初七,病逝。嘉慶二年五月,諡孝淑皇后。嘉慶八年十月,入葬昌陵地宮。
  道光元年三月,加諡:孝淑端和仁莊慈懿光天佑聖睿皇后。道光三十年四月,加諡: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光天佑聖睿皇后。 咸豐十一年十月,加諡:孝淑端和仁莊慈懿敦裕昭肅光天佑聖睿皇后。

  清宣宗孝穆成皇后(1781~1808),鈕祜祿氏,戶部尚書、一等子布顏達賚女。時宣宗道光帝為皇子,嘉慶元年,仁宗嘉慶帝冊封其為嫡福晉。十三年正月戊午逝世,無子。道光帝即位後,追冊諡曰孝穆皇后。

  孝全成皇后(道光帝皇后)。鈕祜祿氏生於嘉慶十三年二月廿八日(1808年3月24日),其父頤齡當時是乾清門侍衛,世襲二等男爵,鈕祜祿氏就隨父母在蘇州長大成人。
  道光帝道光元年(1821),年方13歲(虛歲十四歲)的鈕祜祿氏遵循八旗女子未經皇帝選秀不得成婚的規矩,參加了道光帝即位後的第一次大規模選秀。她立刻就被道光帝看中,留在了宮中,隨即被封為貴人,因才、智、貌樣樣都全,特賜徽號“全”字。全貴人比道光帝小26歲。
  全貴人既年輕又聰明,很快就得到了道光帝的偏愛。入宮僅一年多,她就在道光二年(1822年)七月冊晉升為“全嬪”,並於當年十一月冊封皇后佟佳氏時,行冊封禮,正式成為全嬪,年方14歲(虛歲十五歲)。
  三個月後,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1823年3月24日),全嬪又晉升為“全妃”.道光帝命協辦大學士、戶部尚書英和為正使,內閣學士奕經為副使,持節齎冊(指後妃的名冊),行冊封禮,鈕祜祿氏正式成為全妃,時年15歲(虛歲十六歲)。鈕祜祿氏入宮才兩年,就從貴人晉升為嬪再晉升為妃,名位得到如此迅速的提升,也足以證明她幾乎已經得到了道光帝的專寵。

  孝靜成皇后(道光帝皇后)。宣宗孝靜成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郎阿之女,生於嘉慶十七年五月十一日(1812年6月19日)。初入宮為靜貴人,十四年為貴妃,二十年為靜皇貴妃。文宗即位尊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咸豐五年七月太妃病篤,尊為康慈皇太后,七月初九日崩,享年44歲。

  孝德顯皇后(咸豐帝皇后),孝德顯皇后(1831年—1850年)薩克達氏,太常寺少卿富泰女。咸豐帝為皇子時的福晉,道光二十七年,道光帝冊薩克達氏為嫡福晉。二十九年十二月乙亥(1850年1月24日)逝世,無子女。

  慈禧太后 ,又稱“西太后”、“那拉太后”,死後清朝官方稱謂是“孝欽顯皇后”。1861年至1908年間清朝的實際統治者。 慈禧是滿洲鑲黃旗人, 其家庭屬葉赫部(今四平附近)。
  父惠征,曾任安徽徽甯池廣太道道員。玉牒(皇族家譜)呼記載是“葉赫那拉氏惠征之女”,有姓無名。 乳名那拉氏,故稱葉赫那拉,徽號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咸豐帝的妃子,同治帝生母。

  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蒙古正藍旗,修撰、翰林院侍講、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副都統、前任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之孫女,鄭親王端華之外孫女。
  咸豐四年甲寅七月初一(1854年7月25日)生。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1872年3月11日)冊立為皇后,九月十四(10月15日)子時迎娶,年19歲,比載淳大兩歲。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即位,奉兩宮皇太后命,封為嘉順皇后。
  同治帝崩,後對自己前程感到絕望“以寡嫂居中宮不成體統”,又對慈禧專橫、陰毒、暴虐充滿怨恨,收到其父無字書信後吞金屑求死,搶救暫緩,又絕食。光緒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薨,僅22歲,時距穆宗崩才七十餘日,五月上諡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憲天彰聖毅皇后。九月,暫安梓宮於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合葬惠陵,升祔太廟。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統帝入嗣穆宗,於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加上尊諡恭端二字,全諡: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

  據傳說,在選立皇后時,慈禧太后意在鳳秀之女,且看不中崇綺之女,然而慈安太后意在崇綺之女。同治皇帝因為也看中阿魯特氏,所以遵從了慈安的意向,選中了阿魯特氏。因此,從立後的那一天起,慈禧就不喜歡阿魯特氏。
  後來又見載淳與皇后感情甚密,相敬如賓,而被封為慧妃的鳳秀之女常被冷落,慈禧更加憤怒,經常干預帝后的私生活,所以野史中才有阿魯特氏被慈禧迫害致死的說法。不過這些說法也不無道理,這個可憐的女孩子,恐怕到死才明白後宮有多麼險惡;慈安太后被慈禧毒死後,同治也駕崩,她的兩道屏障盡失,也就造成了皇后的死.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內侄女,生於1868年,卒於1913年,父親為副都統桂祥。
  光緒十三年(1887),葉赫那拉氏21歲,是年適逢光緒選妃,葉赫那拉氏成為後妃的候選人。經過層層篩選,在體和殿上,葉赫那拉氏終於見到了未來的丈夫,她的表弟光緒。光緒當年18歲,比葉赫那拉氏小3歲,長得白淨瘦長,書生模樣,讓葉赫那拉氏頓生愛意。
  和葉赫那拉氏一起備選的還有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以及禮部右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雖然那些姑娘都很美麗,最後光緒還是選中了容貌並不出眾的葉赫那拉氏作為皇后,其實這是慈禧的意思。光緒十四年(1888)十月初五,慈禧太后下懿旨宣佈光緒帝選葉赫那拉氏為皇后,德馨家的女兒被送出宮,只留下長敘家的兩朵姊妹花,大的封為瑾嬪,小的封為珍嬪。光緒十五年正月,清王朝舉行了隆重的光緒大婚。
  但在大婚之夜,光緒對葉赫那拉氏卻是異常的冷淡,客氣得根本不像新婚夫妻。葉赫那拉氏後來才知道光緒本來就沒看中自己,他看上的是長敘家的二女兒,只是畏懼慈禧的威嚴,光緒才不得不選了她這個表姐。
  光緒連自己的婚姻都不能做主,只能把怨氣撒到皇后葉赫那拉氏身上。因此,葉赫那拉氏自大清門抬進皇宮以後,雖備受慈禧寵愛,卻得不到丈夫的半點青睞。婆媳之情同夫妻之愛本來就不是一回事。儘管光緒皇后的桂冠令人羡慕,卻無半點樂趣可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