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與器物對一個民族的重要性
每個民族因生存環境的不同,而發展出一套特有的生存模式,這套模式便是「文化」,比如「
游牧文化」、「狩獵文化」或「農耕文化」等。每一種文化,又都包含有形的生活形態與無形
的精神思想。因此,為了使生活更加便利,於是製造了各式各樣的「器物」;為了具體傳遞思
想,於是創造了「文物」。簡言之,「文物」與「器物」都是因應生存所需,其重要性可見一
斑。
然而,每當我講述先民文物與器物時,年輕人常有個疑問:「我們又不回到過去,知道以前的
舊東西、舊智慧,有什麼用呢?」是的,認識先民文化並不是要回到過去,相反的,正是為了
要邁向未來。
舉例而言,在稻米文化中,先民為了掏選出結實飽滿的稻穀,歷經多少代、多少人的改進,終
於製作了靠風力掏選的「風鼓」,這件平凡的器物,卻是萬民智慧的結晶。又如「團結」本是
蘊藏智慧的抽象概念,為了代代傳遞這種智慧,於是創造了「客家家法」,並且日夜站在供桌
上,傳遞祖先的諄諄教誨,如此,世世代代的子孫便能謹記在心。上述二者,前者為「器物」
,後者為「文物」,其材質既非「金」亦非「玉」,但,二者同為萬民智慧的結晶,文明進步
的基石。
文明並非一蹴可幾,當今世界先進國家之所以先進,正是憑藉祖先奠下的基礎,而更上一層樓
。例如:瑞士鐘錶業之所以獨步全球,義大利小提琴的琴聲之所以扣人心弦,正是奠基於代代
所累積的智慧。
數十年前,美國太空梭於試驗階段發生「衝力過大,安全阻力傘縫合處破裂」的難題,此問題
不解決,人類探索太空的計畫,便功虧一簣。負責小組最後確定問題不在材質,而是縫合上。
於是開放給全體太空總署的科學家們共同設法,每位科學家皆分配了傘布和縫線。結果,一位
德籍科學家的縫合技巧成功解決難題。被媒體譽為「最聰明科學家」的他,卻說:「並不是我
最聰明,事實上我對縫紉一竅不通,我只是用上我母親的方法罷了。」原來,那是一種古老的
縫紉技巧,全世界絕大多數的人都早已不學、不用了,只剩二、三人還用。
如今,西方科技與文明亦來到了瓶頸,先進國家莫不紛紛回頭探究古老文明,試圖從中吸收創
造。但我們卻因喪失民族自信心,而視自己的文化如敝屣,這實在是既可悲又可怕。事實上,
台灣有最符合環境永續經營觀念的原住民文化,和既古老又文明的傳世漢文化,誰能確定用不
上祖先留下的智慧?那些智慧,正是我們邁向未來的鎖鑰。
今日,雖然祖先的文化已遺失得所剩無幾,但我們仍擁有許多先民遺留下的文物與器物,足以
提供學習。因此,當今要務是集合全民力量,建造一座座館舍,展示先民智慧結晶,讓我們的
子孫得以探究人類史上最偉大的文化遺產,如此,始能重拾民族自信,並迎頭趕上,開創美好
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