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關羽----憑什麼當聖人?

關羽----憑什麼當聖人?

  “偽聖”關羽欺世盜名已經數百年之久,今天我便來揭揭這張畫皮。
  人們對關羽的印象多來自《三國演義》,羅貫中不僅在書中大肆吹捧“十姓家奴”劉備,連劉身邊的關羽也沾了光,被吹得直上雲霄。在本文中,擬從三國和歷史兩個視角來分別解讀關羽,力求得到一個比較真實的形象。個人主觀認為,無論從哪一視角來看,關羽都配不起“聖人”這個名號,更受不起這千年祭祀、萬民跪拜。他如今擁有的名聲和地位,是一種畸形的社會現象,是當年某些人為了私心而生造出來的。出於對歷史的尊重,有必要把他真實客觀的一面昭顯人前,讓大家能對他有個清醒的認識。
  言歸正傳。在三國演義中,武功高低是衡量武將的一個重要標準,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七許八黃九姜維”,清楚地詮釋了這幾人的戰力高下。關羽排在第四,也算不錯了,但他比起前面的三人,名望卻高了許多。比如同在劉備一方,戰力更在關羽之上的趙雲,卻遠遠沒有關羽的地位和尊榮。其實原因很明朗:關系罷了。關羽是劉備的兄弟,而趙雲只是普通武將,所以關羽被抬高重用,得到了超過他武力的職務和地位。而這份私交,也恰是關羽說話做事驕狂跋扈的底氣所在。
  說起戰鬥力,禁不住想起“三英戰呂布”的故事,三國時強調的是“單打獨鬥”、“英雄氣概”,關羽自命天下英雄,卻行此以多打少之無恥之事,實在令人不齒。比起“許褚赤身戰馬超”的豪俠,趙雲百萬軍中左沖右突的氣概,關羽“三打一”的“英雄風采”實在令人鄙視。
  關羽最為人稱道的事就是“掛印封侯”,那種對權勢的淡薄、對兄弟的義氣,乍一看實在豪俠無雙,但仔細想想,便知內情並非表面上那麼簡單。三國演義中多次暗示,關羽“叛逃”之所以能成功,主要原因還是曹操有意寬縱,如果曹操有心滅之,他與劉備家眷“盡成齏粉矣!”而關羽既然身負護衛家眷之責,自然不敢胡亂行動,之所以敢叛逃,便是猜到曹操不會對他下毒手,所以這“勇氣”一節,其實並不如想象中那麼大。再者通常降將不願回歸,多半是怕回去被猜忌冷落,關羽則無此顧忌,做為劉備的兄弟,回去他依然能得到重用,並有一個好名聲,這也是他下定決心“歸劉”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關羽仍不得不考慮同僚的看法,這才是他“斬六將”的原因,按理說,既然知道曹操有意寬讓,就該下手鬆些,六將都是廢物,他完全可以只擊傷他們而不殺,但關羽卻下手毫不留情,原因很明顯,是要借這六顆首級,斷了自己降曹的後路,以向劉備和蜀國同僚表明立場。所以仔細想來,關羽這“歸劉”之舉,也不似之前想象中那麼偉大。
  而這件事的後果則延伸到了赤壁之戰,到了華容道時,關羽為了還欠下的人情,不得不放了曹操,讓劉備坐失千古良機。雖然是為了全義氣,但他公私不分,因小失大,得失之間,殊難評價。
  書中另一個塑造關羽形象的事是“刮骨療毒”,初看此處時年紀尚幼,既驚且佩;而成年後再讀此處,卻不禁啞然失笑:邊刮骨膜邊若無其事地下棋,莫非神經系統不健全乎?而且就算知道疼吧,卻硬要裝得如沐春風,惺惺作態,只能讓我想起那個新近流行開的詞----“裝逼”。
  關羽一生敗仗不少,但最大的敗仗還是在荆州,縱觀戰局,關羽戰前不能團結上下將領,防御部署不佳;戰事緊時指揮也毫無章法,混亂呆滯,沒能穩住陣腳。通觀全局,根本看不出他有名將之風,比起白衣渡江、睿智瀟灑的呂蒙,何止雲泥之判?而讓人瞧不起的是,他活著敗給呂蒙,居然死後靠鬧鬼來復仇,真是小家子氣,沒有半點英雄的襟懷。要是顏良文醜也和他一樣不要臉,他豈非早死多年了?
  總得來看,縱觀三國演義全書,關羽對劉備集團實是弊大於利,不僅私放曹操犯下大錯,更丟了重鎮荆州,讓劉備集團大勢頓去。而他的死更造成孫劉反目,終致劉備將七十萬大軍斷送。可以說,蜀國的下坡路,便是從關羽丟荆州開始的。縱觀關羽一生,於蜀國並無太大好處,倒是替曹操殺過顏良、文丑、華雄三員大將,更救過曹操一命,可謂居功至偉。有時候會想:如果當年關羽安心留在曹操一方,或許,蜀國的明天會更好。
  上面都是依據小說做的分析,在真實的歷史中,關羽其實更加不堪。首先是關羽比較好色,業餘愛好是強搶民女,而他先歸操又離開,很大原因竟是為了一個女人。據《蜀記》和《華陽國志》記載,198年,劉備隨曹操在下邳圍攻呂布,關羽便向曹操要求強搶秦宜祿之妻杜氏,結果曹操自己將杜氏收入房中,關羽便心懷不滿,隨後與劉備襲殺車冑,叛曹自立。而“刮骨療毒”、“過五關斬六將”這些顯然也只是故事,連“溫酒斬華雄”這件事也是編的,硬讓關羽把孫堅的事跡給搶了。而關羽平生最大的戰績“水淹七軍”,倒確實存在,不過成功的原因是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泛濫,讓關羽撿了個便宜,卻也和運籌帷幄無關。反倒是關羽丟了荆州,實實在在地給了蜀國一記重創,從此蜀國失去了對外攻伐的灘頭陣地,只能偏安四川一隅,再也無力進取,蜀國的滅亡,從荆州丟失一刻便已注定。
  其實上面的歷史功過並不是關羽招人討厭的主要原因,他真正不招人待見,還是因為他的驕橫跋扈和剛愎自用,這點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歷史上,都是一致的。其實他養成這種習性也可以理解,和劉備關系鐵,有恃無恐,自然就驕縱起來了。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聽說馬超歸附封官,竟要不顧荆州防御,回漢中與馬超比武,胸襟窄小,不識大體。史實與此很相似:馬超歸附時,關羽立刻寫信問諸葛亮:“馬超的才能可以和誰相比?”諸葛亮便哄他說:“孟起兼資文武,雄烈過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當與益德並驅爭先,猶未及髯之超逸絕倫。”簡單說就是:“馬超是人杰,和張飛相當,但仍不及你超逸絕倫”,這樣才止住關羽的爭勝之心。那麼大一個人了,還要別人像照顧小孩一樣哄著,真是可笑。
  等到黃忠斬殺魏國名將夏侯淵,官拜將軍後,關羽嫉妒之心又大熾,憤怒地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居然不允許授勛給黃忠。事實上,黃忠從未得罪過關羽,僅僅是因為關羽覺得“黃忠不配與他同列”,就毫無顧忌地蔑視侮辱黃忠,其自高自大、不懂團結、不識大體,在此事上表露地淋漓盡致。而其心量的狹小也暴露無遺,可謂史所罕見。關羽做為一個地方將領,居然狂妄地要干涉政務,更表現出他的跋扈和專橫。
  這樣不堪的品行,這樣狹窄的氣度,怎麼可能招人喜歡?事實上,關羽在蜀國將領中人緣極差,大部分人都討厭這個自大狂,這也是他最終眾叛親離、兵敗將亡的一個重要原因。當他出征樊城時,讓糜芳、傅士仁準備軍糧,因嫌準備的量不足,便說回來要處罰兩人,最終將兩人逼反,在呂蒙來襲時投降了東吳,斷了他自己的後路。其實兩人準備軍糧已然盡力,數量也堪用,完全是關羽吹毛求疵罷了,但關羽在蜀國權勢熏天,二人自知沒有說理的地方,只好被迫降吳。
  當孫劉聯盟抗操時,孫權為了鞏固盟約,曾屈尊降貴,主動要與關羽聯姻,讓自己的兒子迎娶關羽的女兒。以孫權帝王的身份,與關羽這樣一個將領主動結親,實在不能算辱沒了他,而關羽的表現卻令人嗔目結舌,他居然辱罵來使,還回復孫權:“吾虎女焉能嫁犬子”。真地很佩服關羽的狂妄自大,當時人稱“生子當如孫仲謀”,可見孫權也是人中之杰,但在關羽心中,孫權卻不過是一條狗而已,和自己這條猛虎,相差何止萬里。
  而其性情上的粗暴蠻橫也從中可見一斑,連對孫權都如此,對手下將領何等囂張跋扈,不說也可想象。即使是普通人家間的提親,即使不願意,也該婉言謝絕。而孫權此次提親,還帶有政治聯姻的目的,事關孫劉聯合抗曹的大計,關羽也不請示劉備,擅自粗暴拒絕,徹底暴露出他的不識大體。事實上,孫權因此事受了屈辱,心中不忿,孫劉聯盟變得岌岌可危,讓劉備“聯吳抗曹”的戰略無法開展。日後東吳進攻荆州,誅殺關羽,也與此事不無關系。
  看了上面的內容,想必很多人對關羽的印象會有所改變,覺得不似之前腦中的印象那麼完美,也自然會衍生出一個疑問:這樣的人,怎麼還能有如此高的聲譽和名望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政治需要罷了。最初的時候,關羽身上的政治色彩並不太濃,從宋朝開始,為了鼓勵忠君報國,政府便開始宣揚關羽“掛印歸劉”的事跡,號召人們“忠臣不事二主”。後來隨著三國演義的流行,人們結拜時也漸漸拿劉關張的“桃園結義”當了典範。但那時的關羽僅僅是“人”,卻不是“神”,一直到了清朝以後,關羽才坐上火箭般,陡然“冒”了起來。清朝捧他的動機也很清晰,滿清一百多萬人,要統治上億的漢人,壓力比較大,於是不得不在思想奴化上大下文章。文字獄、篡改明史、二十四孝是第一步,隨後便大力塑造吹捧袁崇煥和關羽兩個形象,前者用來說明明朝的昏暗,以加強自己取而代之的合理性,後者便是要在百姓心頭,刻下“忠君”的深深烙印。
  於是,在滿清統治階層的大力扶持下,一身毛病的關羽竟然聲名大噪,就這樣被捧成了“武聖人”,安安然然地高踞在一個個關帝廟中,享受了幾百年的跪拜和獻祭。仔細想想,心中不覺有些好笑,一個靠死後鬧鬼殺敵的“武聖人”,真了不起!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