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朝的官俸

清朝的官俸

  公務員工資是大家關心的問題,清朝的官俸(也就是那時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卻是相當低的。人們常說“升官發財”,那時候升官其實並不能發財,除非做貪官。

  《大清會典》卷二一“文職官之俸”條:“一品歲支銀一百八十兩,二品一百五十兩,三品一百三十兩,四品一百五兩,五品八十兩,六品六十兩,七品四十五兩,八品四十兩,正九品三十三兩有奇,從九品、未入流三十一兩有奇。”此為基本工資,稱“正俸”﹔而“京員(中央機關和京城本地官員)例支雙俸”,即在基本工資之外加發同樣數目的津補貼,稱“恩俸”﹔此外“每正俸銀一兩兼支米一斛,大學士、六部尚書侍郎加倍支給”,稱“俸米”﹔三者相加,就是清朝公務員的工資了。

  清朝不設宰相,一品當朝的大學士便“位極人臣”了。但升官升到大學士,亦不過正俸一百八十兩加恩俸一百八十兩再加俸米三百六十斛(一百八十石),按全年十二個月平均,每個月的收入僅有銀三十兩、米十五石,這又如何能發財呢?

  那時候,隨你做好大的官,自己使用的人,上至幕友師爺,下至門房仆役(更不必說紅袖添香的女秘書了),都得自家雇用﹔坐轎乘車,公家也不報銷,必須自備。何剛德《春明夢錄》雲:

  大臣許坐四人肩輿,然亦有不坐轎而坐車者,以貧富論,不以階級分也。緣坐轎則四人必備兩班三班替換,尚有大板車跟隨於后,且前有引馬,后有跟騾,計一年所費,至少非八百金不辦﹔若坐車,則一車之外,前一馬,后或二三馬足矣,計一年所費,至奢不過四百金,相差一倍,京官量入為出,不能不斤斤計較也。余初到京,皆雇車而坐,數年后始以二十四金買一騾,雇一仆月需六金:后因公事較忙,添買一跟騾,月亦隻費十金而已,然在同官漢員中已算特色,蓋當日京官之儉,實由於俸給之薄也。

  何剛德任京官十九年,最后做到五品郎中(司局級),五品官年俸銀百二十兩、米六十斛,這百二十兩銀子剛好付每月十兩的騾馬費,一家人的生活,六十斛米又如何能夠維持,勢不能不於官俸之外另行設法。《春明夢錄》也多少透露了一些這方面的信息,如雲:“京官廉俸極薄,所賴以挹注者,則以外省所解之照費、飯食銀,堂(各部首長)司(郎中等司官)均分,稍資津貼耳。各部之中,以戶部為較優,禮部尚書一年千二百金,侍郎一年八百金而已。”講到他自己,則“有印結銀,福建年約二百金左右(他在吏部分管福建)﹔有查結費,與同部之同鄉輪年得之,約在印結半數﹔此外即飯食銀也,每季隻兩三金耳﹔得掌印后,則有解部照會,月可數十金,然每司隻一人得之,未得掌印,則不名一錢也”。何剛德“在同官漢員中已算特色”,就是因為他“得掌印”的緣故。

  這些都是公開的額外收入,此種收入“以戶部為較優”,但即使升官升到戶部尚書侍郎,光憑額外收入生活仍然隻能是清貧的。何剛德的鄉試座師孫詒經為戶部侍郎,兼管三庫,有次說家裡有菜,留何吃飯,六個碗裡盛的卻不過是些肉和炒肉,還有一次,“乃以剩飯炒雞蛋相餉”。何剛德不禁感慨系之地說道:“戶部堂官場面算是闊綽,而家食不過如此,師之儉德,可以愧當時之以八十金食一碗魚翅者矣。”孫詒經的儉德是表彰了,那“以八十金食一碗魚翅者”是誰,他的官俸是多少,食魚翅的銀子又是從哪兒來的呢,《春明夢錄》卻沒有說。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