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武則天的17個年號都是怎麽起的

武則天的17個年號都是怎麽起的

  武則天的年號挺多。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的有4個,正經八擺當了大周皇帝後有13個。這麽多年號,武則天都是怎麽起的呢?
  先看第一個年號:光宅
  這是武則天臨朝稱制第一年起的第一個年號。這個年號起的十分有趣兒,給人的感覺好比一個土財主搬進了大房子,那種喜悅的心情叫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武則天起這個年號的心情,恰恰就像土財主搬進了大房子,那種高興的心情,在這個年號裏同樣有所流露。
  武則天為什麽高興呢?因為上一年,也就是唐高宗弘道元年(683),她的老公高宗李治病逝,留下了一個遺詔,軍國大務皆聽武后裁決。真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自己終於從後臺走到前臺,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以太后名義臨朝稱制——主持工作了。這放在誰身上,誰不高興?
  但“光宅”一詞,看上去雖然挺吉祥、挺喜慶,寓意也很好,充滿了自信,潛臺詞好像是說:自己上臺後,一定會給也一定能給蒼生社稷帶來福祉。不過,從字面一分析,實在顯得小家子氣,而且,“光宅”無疑暗含著宅子光了的意思,藏著不吉利。果不其然,武則天這邊剛主持工作,那邊徐敬業就反了。所以,這個年號武則天用了三個多月,就廢掉了。
  第二個年號:垂拱
  對“垂拱”這個年號武則天似乎特別偏愛,一用用了整四年。“垂拱”一詞,顯然出自《管子•任法》篇,以它做年號,不言而喻是取其“垂拱而天下治”之意。武則天是一位“兼涉文史”的女皇帝,她用這個詞做年號,似乎也不乏想顯示一下她的文雅。
  在用“垂拱”一詞做年號的四年裏,有兩件事兒很叫武則天滿意。一件兒是垂拱二年,她下了一個詔要“復政於皇帝”——說白了就是不主持工作了,把權力交給皇帝。結果呢,傀儡皇帝李旦很有頭腦沒同意,她只好接著幹。還有一件兒是垂拱四年,有個雍州人在洛水裏得到一塊白石,上面竟然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八個字,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一高興,還封了這塊石頭為“寶圖”。
  這兩件事兒為什麽叫武則天滿意呢?因為真也好假也罷,從這兩件事兒裏武則天高興地看到了自己“垂拱”的良好效果:道路鋪好了、輿論起來了,自己的代理皇帝很快要轉正了。此時的武則天,就像快要到達峰頂的登山者,俯視天下的雄心越來越強烈,用“垂拱”這個詞做年號,實在是她這種心態的折射。
  第三個年號:永昌
  這個年號,取自那塊“寶圖”上的後一句話“永昌帝業”。本意當然是祝福美好、祈願昌吉的意思。這不難理解。叫人納悶的是,用“垂拱”一詞做年號用的好好的,為什麽改成“永昌”了呢?
  原來,在垂拱四年的八月,瑯邪王李衝等李氏諸王謀反,被武則天消滅,緊接著又誅殺了他們的親黨數百餘家,把宗室幾乎全部殺光。政治上的最大障礙掃除了,所以,改元“永昌”。
  不過,“永昌”的“昌”字,可拆成“二日”,這很容易給人這樣的聯想:兩個太陽,象徵兩個皇帝,“永昌”——那不就是永遠有倆皇帝嗎?這可是武則天的大忌。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則天就又換了一個年號。
  第四個年號:載初
  這個年號好像有一明一暗兩個意思。載初元年一月,也就是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則天下詔改用周歷。這是件大事,足以載入史冊。用“載初”做年號就是為了紀念這件大事吧?這是明的意思。
  那麽,暗的意思呢?此時的武則天早已經胸有成竹,登基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登基當然更是件大事,同樣會載入史冊,所以,在登基前的幾個月裏用“載初”做年號,討的是個吉祥。除此之外,好像也不乏這樣的涵義:在中國歷史上,俺武則天可是了不起的人物,功過是非後人評說,但不管怎樣,俺是第一個記載在史冊的女中豪傑。
  第五個年號:天授
  這是武則天當皇帝後用的第一個年號。這個年號瞅著挺俗,但用的非常絕。可以肯定,在使用這個年號上,武則天沒少費心思。為什麽這麽說呢?
  武則天當皇帝,在世俗觀念裏有一個最大的障礙,即:公雞才能打鳴,母雞只有下蛋。也就是說,女人天生就是男人的陪襯,怎麽能拋頭露面特別是當皇帝呢?再有能力也不行。所以,武則天用“天授”一詞做國號,不啻一種輿論導向,宣傳皇權天授,以鞏固自己的統治。
  在這一點上,當時的僧尼配合武則天配合的非常到位。有個叫法明的和尚竟然編了一本《大雲經》,宣稱武則天是彌肋佛下世,應該替代唐朝做人主。所以,武則天當皇帝後,於天授二年四月,正式下令僧尼的地位處於道士女冠之前。
  看來,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做女皇帝難上加難——這樣的感慨,想必當時的武則天一定會有切身的體會。或許因為這個緣故,“天授”這個年號,武則天用了三個年頭。
  第六個年號:如意
  這個年號起的好像信手拈來。為什麽這麽說呢?大周國建國伊始,百業俱興,想必武則天很是志得意滿,特別一提的是,《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有這樣一段的記載:“(天授三年)三月,五天竺國並遣使朝貢。”大周王朝得到了外國的承認,似乎更稱武則天的心。總之,天隨人願,一切如意。所以,一高興很自然地就改用了這個年號。
  第七個年號:長壽
  天授三年,武則天兩次改元。也就是說天授三年、如意元年和長壽元年都在一年裏,即公元692年。這一年武則天68歲。一年中兩次改元,武則天給人的感覺好像到了更年期。特別有意思的是,用“長壽”一詞做年號,是希望武則天“長壽”呢,還是希望大周朝“長壽”呢,亦或這二者兼而有之?叫人犯琢磨。
  不過,從武則天的脾氣稟性看,她的權力欲極強,這樣的人,權力帶給她的快感是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的。所以,用“長壽”一詞做年號,當是祝福武則天萬壽無疆的意思,至少初衷是這個意思。這個年號,武則天用了三個年頭。從這個詞的使用上,很微妙地折射出武則天此時的心態,至少是生理上的心態無疑地已經開始變老。
  第八個年號:延載
  武則天剛當皇帝的時候,也就是天授三年,給自己加尊號為“聖神皇帝”,到了長壽三年的五月,武則天又給自己加尊號為“越古今輪聖神皇帝”,並改用“延載”這個年號。從字面上看,尊號好像升級了,可是其中的“越古今輪”是啥意思呢?整不明白。或許,武則天選用這個字眼時,玩的就是這個高深莫測叫人犯糊塗,如此,方顯出自己的偉大吧?
  但“延載”這個年號倒不難理解,尤其它是順承“長壽”這個年號使用的,如果把這些和武則天加封的尊號一聯系、一分析,其含義無非是大周江山永固、皇恩澤被萬世的意思。看來,此時的武則天,似乎仍然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九個年號:證聖
  這個年號出自佛教語,似乎最能見武則天的追求:證入聖果。為了這個追求,武則天廣修寺院,燒香拜佛,其中建天樞,鑄九鼎,僅鋼鐵就用了二百多萬斤,至於蓋寺院花的錢,就無法統計了。
  或許,正因為感動於她這種虔誠的“證聖”之心,她死後中宗尊她為大聖皇帝,似乎也算了了她的心願。
  第十、十一、十二個年號:天冊萬歲、萬歲登封、萬歲通天
  武則天的年號起的是越起越俗,這三個年號起的最俗不可耐,一看就是捧臭腳的人給參謀的,屬於小兒科。不過,這種詞兒顯然很符合武則天的胃口,她聽了舒服。所以,捧臭腳當參謀的人才不考慮年號的雅俗呢,只要武則天高興,俗也是雅。從這些年號的變化中,可以看出,武則天的自我意識越來越突出,個人崇拜之風也越來越濃。
  第十三個年號:神功
  用這個年號,目的很明確。《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裏說的直截了當:“(萬歲通天二年)九月,以契丹李盡滅等平,大赦天下,改元為神功。”很顯然,仗打贏了,當皇帝的——當然也是最高軍事統帥臉上有光啊,紀念一下,如此而已。
  最後四個年號:聖歷、久視、大足、長安
  武則天用“聖歷”這個年號一用用了三個年頭,在她使用過的年號裏,時間不算短,這同樣是源於她追求“證成聖果”的心。起這個年號的時候,武則天74歲,人生七十古來稀,何況自己還是個女皇帝!所以,憶往昔,思來者,心中有滿足、有反思、有希望、有惆悵,以“聖歷”一詞為年號,真可謂多少感慨在其中!
  用“久視”這個年號,其目的在《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裏也說的非常明白:“(聖歷三年)五月癸醜,上以所疾康復,大赦天下,改元為久視。”想必武則天得的是眼病,也許是白內障之類的病吧?這種痛苦一定把武則天折磨的不輕,否則,不可能因為一場病改用一個年號。看來,病愈後的武則天一定有這樣的感觸:沒有健康的身體,一切都是零。
  在所有的年號裏,武則天“大足”的年號,起的最弄巧成拙,為什麽呢?“大足”——乍一聽挺好聽,可細一琢磨就不是那麽回事了:“大足”就是一切全滿了,運氣到極限了,泰極否來極該走下坡路了。所以,用了不到一年,武則天就廢而不用了。不過,從這個年號裏,不難想象此時的武則天對自己一生的“政績”,還是頗為自得的。但令人費解的是,武則天每一次使用新年號時,都“大赦天下”,唯獨這一次例外,不知什麽原因。
  武則天用的最後一個年號“長安”,起的十分巧合,堪稱經典。《舊唐書•則天皇后本紀》裏說:“(大足元年)十月,幸京師,大赦天下,改元為長安。”起這個名字的本意,無非是為了紀念武則天的此次長安之行,歌頌皇恩浩蕩。可誰能想到呢,長安、長安——武則天真真的就長久地安眠在她最後的這個年號裏了。真是一詞成讖!這,或許就是天意吧?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