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桃園 藷來飽

桃園 藷來飽


「藷來飽」由一群60歲的阿嬤徐麗昭(左起)、郭碧霞、王節、王月桂(右2)用紅甘藷製作創意料理,王月桂兒子、媳婦也來幫忙。
大園鄉竹圍村一群超過60歲的阿嬤學以致用,將從小吃到大的紅甘藷做成肉圓、香腸、饅頭等創意料理,開設「藷來飽」田媽媽烘焙坊,還學會網路行銷,活力不輸年輕人。
「藷來飽」的成員有60歲的王月桂、徐麗昭、郭碧霞,最年長的是69歲的王節,她們2年前在農會家政班研習,學會將大園盛產的紅甘藷切絲、磨泥,替食物「著色」、添營養。
因為紅甘藷煮熟後呈金黃色,她們替產品冠上黃金肉圓、黃金麻糬、黃金饅頭等亮麗名字,另有因竹圍漁港彩虹橋得名的「彩虹香腸」,蒸熟後才用油煎,配大蒜很好吃,這些用紅甘藷「改良式土產小吃」,還拿過文化局料理東西軍擂台冠軍。
王月桂說,大家七嘴八舌討論店名,想起以前紅甘藷唾手可得、是「古早給人吃到飽」的食物,乾脆取名「藷來飽」,對應舊時生活,詼諧又有趣。
她還把30出頭的兒子陳俊誠、媳婦劉怡君找來加入田媽媽,幫忙網路訂購、宅配運送,自己也跟著學。
王節說,吃了一輩子紅甘藷,沒想到可以變出這麼多花樣,「醜醜的番薯換個樣子就可以賣錢,真趣味!」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