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上的春典/唇典!
「唇典」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訊號,江湖中人彼此聯系的一種特殊手段。亦
稱隱語、行話、市語、方語、切口、春點、黑話等,是民間社會各種集團或群
體出於各自文化習俗與交際需要,而創制的一些以遁辭隱義、譎譬指事為特征
的隱語。在三教九流社會中,禮節;行李包袱的捆扎和放置方位;茶具、餐具
的擺設;個人的行、止、坐、立姿態相互輔用,都表達著主、客雙方一定的心
願與意圖。但這些還很不夠,最終仍需要透過隱語來徹底表達雙方的意思。
唇典的產生,大致出於下列三種情形。一是由禁忌、避諱所形成的市井隱
語,如在船上說話,諱說「住」、「翻」等,而用其它字語代替。二是出於回
避目的,免使外人知悉而形成的隱語行話。如舊時東北的響馬稱姓「楊」為「
犀角靈蔓」,稱姓「何」為「九江八蔓」,稱姓「冷」為「西北風蔓」;當代
香港黑社會以「四八九」稱「大路元帥」,以「四三八」稱「二路元帥」亦即
「副堂主」等。三是語言游戲類隱語。
唇典的內容很廣泛,從人體部位到職業,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禮節、交往
等,應有盡有,幾乎可以成為第二語言系統。如人體器官名稱:頭為瓢把子,
眼為招子或湖,手為抓子,耳為順風子,口為海子或江子或櫻桃子(女),腿
為金杠子,肚為南子,腳為踢杞,心為蠶子或定盤子等。武俠小說所描述的江
湖社會中,一般江湖人士常常使用一些唇典,這些唇典多沿用明、清小說中已
有的用法。在民國時期的舊派武俠小說中,以姚民哀、鄭證因對江湖唇典最為
稔熟,作品中這類語言也最為豐富。新派武俠小說家大多相沿習用在自己的作
品中。
此處摘錄一些言語類的唇典,至於非言語唇典的部份,如「茶陣」、「路
符」與「符征」請參考《神奇的武術》一書,有詳盡說明。
一、人物類
◎人:丁。 ◎鷹爪孫:官府。
◎糕:老人。 ◎翅子頂羅:官帽子。
◎豆兒:姑娘。 ◎托線孫:保鏢人。
◎芽兒:小伙子。 ◎並肩子:即朋友之意。
◎老寬/空(倥)子:外行。 ◎點子:對像、敵人。
◎捏班:尼姑。
◎線上:以某個地域為勢力地盤,該地域即稱「線」。簡單的說,「線上的朋
友」就是「地頭蛇」。如:西路川陜這趟線上、衡山這趟線。
◎合(黑)字/老合:賊。通常非稱呼在幫者,而純粹指稱一般盜賊。
◎吃飄子錢的老合:水賊。
◎總瓢把子:在江湖上指稱首腦、老大。瓢(把子)原為頭、腦袋之意,此處
為引申意。
◎馬眼子:專門四下探訪名馬的人。憑著一雙飽具經驗的眼睛,再加上一張油
滑善辯的嘴,無往而不利。「馬眼子」周江曾企圖說服寇英傑將寶馬黑水仙
賣給玉觀音郭彩綾,卻碰了一鼻子灰。(見蕭逸《長劍相思》)
二、數字類
◎流月汪則中,神心張愛足(北省名「青」):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干:千。
◎百:百。
三、生活類
◎老瓜/居米:銀子。 ◎亮子:照明用具,如千裡火等。
◎蓮花子:碗。 ◎湯缽子:大碗。
◎劃十子:筷子。 ◎搬梁:拿筷子。
◎水牙子:湯匙。 ◎扣盅:喝水。
◎穿通子/順腿:襪子。 ◎提頭子/踢士:鞋子。
◎飛蛾子:馬掛。 ◎叉叉子/蹬空:褲子。
◎通衫子:大掛。 ◎頂天:帽子。
◎小羅考:襯衣。 ◎護臉:眼鏡。
◎海砂子:私鹽。 ◎海砂窯:鹽倉。
◎姜片/馬蜂子:肉。 ◎馬牙:飯。
◎番張子:餅。 ◎細苗條:魚。
◎拖條:睡覺。 ◎黏膚:擦臉。
◎蹦火:吸煙。 ◎蹦台:上炕。
◎領甲:烤火。 ◎賣雞:跨門檻。
◎蹓狗:跳窗戶。 ◎擺丟子:刮風。
◎照相/朝相:見面。 ◎安了根:吃飯了。
◎眩裡圓:吃了。 ◎捏子攢:還沒吃。
◎東、西、南、北:倒、列、陽、漠。 ◎捕子:捕魚的水禽。
◎皮娃子爆豆子/皮子串:被狗咬了。 ◎火窯:店房。
◎打尖:意指旅人中途吃飯。 ◎踏青子,斬盤帶推包:串茶館,相
面帶治病。
四、器官類
◎瓢(把子):頭、腦袋。「摘瓢」即為割腦袋。另可引申為一組織之首腦、
領袖,稱「(總)瓢把子」。
◎招子:指眼睛。古代指招貼、告白。《永樂大典》中:「今早掛了招子,不
免叫孩子出來,商量明日雜劇。」大抵眼睛為一個人的招牌,故引申而稱「
招子」。武林中,下手歹毒者常直取對方雙目,意欲廢掉對手的招子。
另眼睛亦可稱「湖」。
<招子不昏:眼睛不亮>
◎順風子:指耳朵。 ◎海子/江子/櫻桃子(女):口。
◎金杠子:腿。 ◎南子:肚子。
◎踢杞:腳。 ◎蠶子/定盤子:心。
五、武器類
◎蛇兒:把兵器比做叫化子手上的蛇。 ◎暗青子:即暗器。
◎青子:兵刃。 ◎片子:刀。
◎海青子:大刀。 ◎月牙鋒:戟。
◎挺子:匕首。 ◎花條:花槍。
◎小黑驢:洋槍。 ◎噴子:鳥槍。
◎串蔓子:買槍。 ◎串非子:買子彈。
六、江湖過招類
◎萬(兒):名頭。 ◎紅貨:指走鏢時押護的銀錢類貨物。
◎踩盤子:指事先偵察要劫的對像。 ◎羊牯:搶劫的對像。
◎遞門坎:動手過招前自報師從門派。 ◎結梁(梁)子:指結仇。
◎缺點子:無人之意。 ◎盤道:套話。
◎掛樁:對上頭。 ◎對盤:遇上(動手)。
◎剪鏢:劫財。 ◎淌進:潛進。
◎醒攢:被識破。 ◎七寸子:要害。
◎新上跳板:剛出道。 ◎合吾:大家都是江湖同道。
◎水漫了:人家殺來了。 ◎掛彩:受傷。
◎土了點兒:死了人啦。 ◎碎了:死了。
◎清了:殺了對方。 ◎叫鞭土:打死人啦。
◎風緊:情況危急。 ◎扯呼(活、滑):逃跑之意。
◎松人:趕快逃走之意。 ◎亮盤:照面亮相。
◎上線開爬(扒):在這一帶下手作案。◎摘瓢:割腦袋。
◎開山(安窯)立櫃:以一地為根據地。
七、對話應用類
◎並肩子,念短吧!火窯外可有鷹爪孫淌過來了:
弟兄別說話,店房外有官人過來了。
◎馬前點,喂暗青子:趕快預備暗器。
◎合字上的朋友,一碗水端來大家喝:
道上的朋友,把你剛搶到的財物拿出來大家分分(黑吃黑)。
◎並肩子,可是風子萬兒麼?:弟兄可是姓馬麼?
◎捏班扎手,並肩子扯活(呼):尼姑厲害,哥們逃吧!
◎並肩子們念短吧!雲棚上,梁子孫粘上啦!:
弟兄伙伴們別說話,頂子上有仇人繃著啦!
◎招子放亮點!把合住刁枝子,我有法子教猴崽子亮相的!:
眼睛亮點,看住了那株樹,我能教他出來。
◎朋友踩寬著點,進來是條子掃,片子咬!:
(對進屋竊賊發話)朋友放過了吧,否則進來就用槍扎你、用刀砍你!
◎朋友們,燈籠扯高一點,我們這是個黃草窯子!:
(對進屋竊賊發話,南省用法)
朋友們,將眼光放遠一點,我們這是無錢財的人家!
◎並肩子,托線孫可靈了,亮青子,招呼吧!:
弟兄們,保鏢的察覺了,亮兵刃,動手吧!
◎並肩子,念短吧!棵子裡面伏著不少點兒了:弟兄們不要說話,草裡藏著不
少敵人。
◎並肩子,這個托線孫既是沒掛老居米子了,我們馬前點接應「陽向」的弟兄
,看從那裡走了貨:
弟兄,這個保鏢人不是我們想攔劫的人,身上沒帶著多少財貨,趕緊接應南
路的弟兄,怕從那裡走了人。
曲藝行常用春典
畽春——說相聲
春口——說相聲
單春——單口相聲
對春——對口相聲
畽柴——說評書
使短家伙的——說評書
柳海轟兒的——唱大鼓的
使長家伙的——唱大鼓的
怯的——京韻大鼓
清的——梅花大鼓
正的——鐵板兒大鼓
片子——雙簧
顯快——聯珠快書
□上的——蓮花落
使扁家伙的——唱竹板書的
串花——《濟公傳》(評書書目)
丘山——《精忠傳》(評書書目)
渾水子——《於公案》(評書書目)
醜官兒——《施公案》(評書書目)
神冊子——《封神榜》(評書書目)
大黑臉——《包公案》(評書書目)
小黑臉——《小五義》(評書書目)
黃臉兒——《隋唐》(評書書目)
鑽天兒——《西游記》(評書書目)
大瓦刀——《永慶升平》(評書書目)
黃楊兒——《三俠劍》(評書書目)
明冊子——《明英烈》(評書書目)
漢冊子——《東漢》、《西漢》(評書書目)
汪冊子——《三國》(評書書目)
彭冊子——《彭公案》(評書書目)
老劈兒——《劈牌》(折唱八角鼓曲目)
嘴子——《射雁》(折唱八角鼓曲目)
丘子——《小上墳兒》(拆唱八角鼓曲目)
怯念兒——《怯算命》(拆唱八角鼓曲目)
挪營兒——《拉駱駝》(拆唱八角鼓曲目)
真子——《真逛西頂》(拆唱八角鼓曲目)
鑽黑——《胡迪罵閻》(聯珠快書曲目)
鋦子——《鋦大缸》(蓮花落曲目)
腿子——《趕腳》(蓮花落曲目)
牆子——《小化緣》(蓮花落曲目)
摘挑兒——《四大賣》(蓮花落曲目)
張扇兒——《八扇屏》(相聲曲目)
樓腿子——《黃鶴樓》(相聲曲目)
羅口——《大上壽》(相聲曲目)
爬坡兒——《拴娃娃》(相聲曲目)
晃梁子——《地理圖》(相聲曲目)
單子——《報菜名》(相聲曲目)
墊話兒——相聲即興的開場白
瓢把兒——相聲轉入正文過渡性的引子
正活——相聲的正文
底——相聲中掀起高潮的結尾
活——節目曲目書目
點活——點節目
戳活——點節目
使活——演節目
逗哏的——相聲表演中的甲
捧哏的——相聲表演中的乙
量活的——相聲表演中的乙
調(diao)侃兒——說行話
畽——說
倒口——說方言
怯口——方言
攣絲兒——彈弦兒
拐著——拉四胡
皮兒薄——容易使觀眾明白、發笑
皮兒厚——不容易明白、發笑
包袱兒——笑料
圓黏兒——招徠觀眾
下掛——重新編排整理
相兒——面部表情
包袱點——愛笑的觀眾
火啦——演出效果極佳
泥啦——演出效果不好
悶啦——抖出“包袱兒”後沒人笑
夯頭——嗓子
格念——別說了,別動了
馬前——快些說唱
馬後——慢些說唱
醒攢兒——明白了
出蠱兒—發生問題
鉚地——禁止演出
頂瓜——心裡緊張
叩瓢兒——磕頭
咧瓢兒——笑啦
聯穴——搭班演出
劈穴——拆班分演
攢兒亮——心裡明白
響蔓兒——名聲大者
綱口——說話
滾綱——說書人將書中人名說錯
混綱——亂說
黑板了——唱得沒板了
鬼搭牆——唱詞來回反復
稀溜綱——逗趣的話
杵頭——錢
托杵——收錢
杵門子——能夠賺錢的說詞
連環杵——唱幾句或說一段科諢即斂一次錢,間隔很短
疙疸杵——觀眾格外多給的錢
硬買賣——能掙錢的藝術或節目
空碼兒——外行
對托——異口同聲
滾噘官兒——記錯了
越詞——唱段重復
越——在一台演出中唱前邊人唱過的曲目,犯規之舉
折腰——指節目演出中間,因演員失誤而使觀眾情緒渙散
黏箔——開書館的人
詢家——聽書的人
提摟把子——書館伙計
擇毛兒——觀眾為說書人指正
鑽鍋——現學現演
過口白——鼓曲演唱中夾入的說白
碟子——口白
渾碟子——外省人用鄉音說書
海(hai)——大、多
蹶(jue)——小、少
攏蔓兒——票房組織的名稱
把兒頭——組織票房的負責人
攏子——裝道具及樂器的圓盒子
掌班的——藝人班社組織的領頭人
班底——演出組織中相對穩定的骨干演員
賣單胳膊的——對班底演員的稱呼
單檔兒——不在班底之列的臨時搭班演員
大蔓兒——名演員
黃調——走調
串邪缽——到妓院演出
念家——盲藝人
亮家——明眼藝人
把點開活——根據觀眾的情況決定所演的節目
火——節目效果熱烈
瘟——節目效果平淡
抽簽兒——演出中,陸續走掉一些觀眾
起堂——演出中,一大批觀眾離去
相不錯賺——有名氣的演員必有其長處
梁子——評書及鼓書故事的梗概
柁子——評書及鼓書故事中的大關節和高潮處
扣子——評書及鼓書故事中的懸念
書道兒——評書或鼓書的內容大綱
長(zhǎng)夯兒——提高嗓音
落(lao)夯兒——壓低聲音
雜正兒——演出服裝的統稱
蔓子活——長篇大書
擰蔓兒——說完一部書又換另一部書
蹚蔓兒——按提綱口頭加工編說新書
蔓子海(hai)——書越說越長
纂弄蔓子——藝人自己編書
鞭轟兒——打鼓
撅柳兒——小曲兒
掐柳兒——點唱(後台語)
群活兒——多人節目
上量活——上堂會
一塊活——一個節目
老合——江湖行內人
戳朵兒——寫字
彩棒子——拆活
醜棒——拆唱
打裡的——拆活中的正角
打外的——拆活的醜角
掛甲的——《雙鎖山》中的高君保
張家轟兒——八角鼓
大□——蓮花落的大板兒
客兒——大鼓板
團絲——三弦
忙子——三弦
冊(chǎi)子——記錄曲詞、書詞的本子
坎子——把守戲園門的人
駁了口兒——說評書散了,書不說了
鑽朵——認識字
不鑽朵兒——不認識字
人式壓點——演員相貌好,表演時能壓住場
人式不正——長相一般,言不壓眾
貼身靠兒——說書藝人與觀眾套交情
挖點——說書藝人設法騙聽書人的錢
蔓兒正——藝人名譽好
蔓兒念——藝人名譽不好
幌幌——海報
鼓了夯兒——嗓子壞了
章年不正——運氣不好
海青腿兒——沒拜過師的藝人
墨刻兒——書局出售的話本
道兒活——按所繼承的前輩藝人的說書提綱敷衍而成的評書
鴛鴦檔子——男女二人唱對口大鼓
火穴大轉——掙錢很多
噴口好——字音清楚
黏子不酥——指觀眾不散
臭包袱——內容不健康的笑料
越道——散場
八大棍兒——中篇評書或中篇單口相聲的俗稱
片子活——短篇評書
駁口——說書中小段落截止處通常用幾句話打住
開臉兒——對書中人物的外形描繪
詩賦贊——說書中寫人、狀物、繪景、形聲的韻文
貫口——演員快速連續歌唱或數說一連串事物
書外書——在評書正書外插入講述的故事
現掛——演員離開腳本的現場即興發揮
摘掛——說書中摘取其他書目的內容
扦關兒——說書中的接榫處
筆法——說書中結構故事的方法
拉典——說書中引入典故講述
使掛子——說書中用扇子等模擬開打動作
放湯——說書中使扣子失當,未能使聽眾入扣
空子——外行相家——內行
一頭沉——對口相聲中主要由逗哏的敘述的說表形式
子母哏——對口相聲中甲乙互相爭辯的說表形式
膩縫的——指群口相聲表演中的演員丙
三翻四抖——相聲表演中制造笑料
遲疾頓挫——相聲演員掌握節奏的技巧
瞪諞踹賣——相聲捧哏的常用表演技巧
說學逗唱——相聲表演的基本功夫
春點——江湖行話
花轍——謂指曲藝曲本(多為唱詞)中多次轉換韻腳
袍帶書——講史和英雄傳奇類書目
短打書——武俠、公案類書目
書膽——評書中主人公
書筋——評書中正面詼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