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德國對我國抗日戰爭的幫助

德國對我國抗日戰爭的幫助

在如何對待抗日戰爭上,很多人大約都知道“論持久戰”其實國民政府早已確立持久戰戰略,時任我國國防部長的何應欽曾將其精闢地總結為兩句話:“以空間換時間,積小勝為大勝。“只有極少數人知道,國民政府的這個抗日思想,源於德國將領的智慧。

  蔣總統介石先生執政以後,任務有三:一是平定國內叛亂;一是發展經濟(1926至1936年被後人稱為舊中國黃金十年);一是備戰日本。為後一目的,民國政府曾專門派遣代表團向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蘇聯等“列強”放電,國民政府始料不及的是,與我國素不相干的德國,卻是第一個對我國抗日戰爭表現出極大熱情並付諸於行動的世界強國。

  在影視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個鏡頭:蔣介石只要出門在外,總要披上一件黑色的大衣。那件大衣是當時還比較罕見的防彈大衣,是德國元首希特勒送給我中華民國總統的禮物。蔣介石也曾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德國陸軍學習。

  德國對我中國的支持引起了日本政府的強烈抗議。這個問題卻難不住德國的那位天才宣傳部長戈培爾,他照會日本天皇,讓日本帝國政府目瞪口呆。

  根據希特勒的命令,德國抽調著名將領和軍事專家組織成了顧問團,擔任蔣介石的軍事顧問,研究我國對日戰爭問題。

  日耳曼人確實了得,德國軍事顧問團全面研究中日兩國力量對比之後,很快得出了一個結論:中國還不是日本的對手,但戰爭爆發時間越遲對中國越有利。這是蔣介石堅持對日實綏靖的理論根源。歷史總有一天會證明:那不是賣國,正好相反,它是勾踐臥薪嘗膽的現代版。1937年8月13日,蔣介石宣布我國對日開戰,當時西方就有軍事觀察家敏銳地指出:日本侵華的戰略機遇期已經失去,至少應在四年前開戰。事實應該被其言中:兩年時間不到,日軍就被迫停止“全面進攻。

  德國軍事顧問團根據中日兩國力量對比,向蔣介石建議:中國對日戰爭的基本路徑是“用土地換時間,四川為我國最後防地。為此,他們要求國民政府自東由西修建三條國防線,這個建議被國民政府採納。德國將軍法肯豪森主持了長江江陰要塞的布防,凇滬線,吳福線,澄陰線的構築。報紙報導這些德國軍人時,稱他們“滿腔熱血“,”盡心盡責。

  德國軍人知道,戰爭需要士氣,更需要裝備,在他們的推動下,通過以物易物等極為公平,優惠的貿易方式,向我國輸送了大量陸軍,海軍,空軍及防空武器。抗日戰爭期間,漢奸和游擊隊都喜歡用的“駁殼槍”,即全部來源於德國。

  德國將領“責任心”,竟然到了這種程度:他們向蔣介石提出,由他們全權負責指揮我國的抗日軍隊。此舉無法被蔣介石接受。假若歷史可以重來,我相信,由德國這些職業軍人領導的抗日戰爭,一定能在抗戰初期就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

  由德國軍事顧問團訓練的一支支德式樣板師,由德式武器裝備的一支中國軍隊,後來都出現在了我國的抗日戰場上,對支撐我中國抗戰初期的大局功不可沒。尤其難能可貴的,抗戰爆發後,德國顧問始終堅持戰鬥在最前線,華北,凇滬,徐州的抗戰一線,到處都有德國軍人的身影。

  1938年,英國駐東京大使曾向國內報告:“事實上,是德國人在組織中國的抗日戰爭。德國人在保持與日本人的表面上的親密友誼時,卻在大量地向中國提供武器。 “

武漢會戰期間,德國防華大使還在極力“調停”中日戰爭,直到雙方談判破裂。

隨著歐洲局勢變化,出於日德的特殊利益,1938年,希特勒開始下令顧問團回國。

  此時,以法肯豪森為首的德國顧問團成員卻不願在我國需要他們的時候離開中國。最後希特勒只得以叛國,取消國籍,沒收財產,以及抓捕他們在德國的家屬等脅迫他們回國。1938年8月,最後一批德國顧問團成員在廣州揮淚登船,離開我國。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