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關于地球50個有趣事實

關于地球50個有趣事實

1.夜空極光輕舞
  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在地球磁場的作用下集中湧向這顆行星的過程中,在極地附近與上層大氣相撞在一起,就會形成極光。當太陽活動處于爲期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峰值時,極光更活躍。南極光比北極光更少見,這是因爲沒人敢在南極洲黑暗、寒冷的冬季前往那里。
  2.其他地球
  最終人們將會發現更多像地球的行星。太空學家已經發現圍繞遙遠恒星運行的類地行星的證據,其中包括編號是Kepler 22-b的行星,它與我們的地球一樣,位于主星的可居帶里。是否這些行星中將有一些會爲生命提供棲息地?這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
  3.第一個抵達南極點的人
  提到沙漠,第一個成功橫穿南極沙漠抵達南極的人是挪威探險家羅爾德-阿蒙森。他和其他4人利用狗拉雪橇成功抵達南極。阿蒙森稍后把他的成功歸結爲周密計劃。
  4.最干旱地帶
  地球上最干旱的地點是智利和秘魯的阿塔卡馬沙漠。在這片沙漠的中心地區,有些地方從沒有下雨的記錄。
  5.開闊空間
  喜歡孤獨的人或許可以到格陵蘭試一試。該國自誇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低的國家。2010年的統計顯示,該國2166086平方公里范圍內只生活著65534人。格陵蘭的大部分居民區都聚集在沿海地區,因此這種低人口密度會令人産生誤解。
  6.最擁擠不堪的城市
  不喜歡擁擠的環境嗎?那就離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遠一些。菲律賓的這個城市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2007年人口普查結果顯示,當時有1660714人生活在面積只有14.8平方英里(38.55平方公里)的馬尼拉城。
  7.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
  地球上有很多微小生物體,一直往下是單細胞生命。但是讓我們把注意力放在一些更可愛的動物身上——泰國豬鼻蝙蝠。這種易受影響的動物是在亞洲東南地區發現的,體長僅有大約1英寸(29到33毫米),體重只有0.071盎司(2克),它有望打敗伊特魯里亞鼩 ,成爲世界上最小的哺乳動物。
  8.最大的活生命
  如果你想查明地球上最大的生物體是什麽,最終你找到的可能是一個巨大的菌類植物。1992年,科學家通過《自然》雜志公開在美國俄勒岡州發現蜜環菌的消息,這種菌類生物體占地2200英畝。該菌類植物的分支不是無性繁殖的機會很小,只是它們密切相關,然而不管哪種方式,都令我們很吃驚。
  9.有呼吸的龐然大物
  當我們考慮巨大的生命時,會立刻想到鯨和大象。但是舍曼將軍巨紅杉是世界最大的樹。這種樹的樹干包含超過52500立方英尺(1486.6立方米)木材。這里顯示的是美國加州紅杉國家公園的森林。
  10.最大的盆地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說,太平洋是迄今爲止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盆地,占地大約5900萬平方英里(1.55億平方公里),含水量超過地球上總水量的一半。它非常非常大,世界上的所有大陸都能安放在太平洋盆地里。
 11.擁擠的海岸線
  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說,美國陸地大約有20%是海岸線,這里是超過50%的美國人的居住地。
  12.超級火山爆發
  人類記載的最大規模的火山爆發發生在1815年4月,印度尼西亞坦博拉火山爆發達到峰值。按照火山爆發指數(分爲1到8級,與地震的震級有點類似),這次爆發被歸類爲7級。據說這次爆發産生的噪音在相距超過1200英里(1930公里)的蘇門答臘島都能聽到。據估計,此次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多達7.1萬,火山噴出的滾滾灰塵擴散到很多遙遠的小島上。
  13.最活躍的火山
  夏威夷的基勞維亞火山並不經常噴發,它並不是地球上最活躍的火山。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說,獲得最活躍火山殊榮的是斯特朗博利火山,它位于意大利南方的西海岸,它在超過2000年間幾乎一直都在噴發。它的場面壯觀的爆發爲其贏得了“地中海燈塔”的綽號。
  14.山脈如何形成的
  雖然我們看不到移動的岩石板塊,但是它們産生的一些影響非常巨大。就拿喜馬拉雅山脈來說,它綿延1800英里(2900公里),位于印度和西藏的交界處。這個巨大的山脈從4000萬到5000萬年前開始形成,當時在板塊運動的驅使下,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撞擊在一起。這次板塊碰撞導致喜馬拉雅山脈崛起。
  15.曾經的超大陸
  據悉在地球長達45億年的曆史長河中,地球上的大陸多次撞擊在一起,形成超級大陸,然后再分開。最近出現的超級大陸是泛古陸,它從大約2億年前開始分裂;組成該大陸的板塊慢慢漂離,最終形成當前的大陸構造。
  16.瘋狂的月球
  很多研究人員認爲,很久以前有一些大型天體撞上地球,産生的碎片最終形成我們的月球。目前還不清楚與地球相撞的天體是一顆行星、小行星,還是彗星,一些科學家認爲,火星大小的假想世界忒伊亞(Theia)原行星是肇事者。
       17.圍繞恒星運行
  地球距離太陽大約9300萬英里(1.5億公里)。距離這麽遠,陽光需要大約8分鍾19秒才能抵達地球。
  18.噴灑宇宙塵埃
  每天我們的行星都在向天空噴灑塵埃或者塵埃從天而降,落到它上面。每天降落到地球表面的星際物質大約是100噸。這些最細小的粒子是彗星在靠近太陽時組成它的冰蒸發釋放出來的。這里展示的圖片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拍攝的一張近照,它顯示的是NGC 7023,或稱彩虹星云的一部分,該區域被宇宙塵埃擋的嚴嚴實實。
  19.充滿財富
  遼闊的海洋充滿財富,含有超過2000萬噸金子。然而現在你還不要急著去開采,因爲海水里的這種金屬的密度很小,每升海水平均僅包含大約一百三十億分之一克金子。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說,不溶于水的金子都藏在海底的岩石里,因此我們沒有獲得這些貴金屬的有效方法,如果我們能夠提取出這些金子,那麽地球上的每個人平均將擁有9磅(4.08公斤)閃閃發光的黃金。
  20.被海洋覆蓋
  地球表面大約有70%被海洋覆蓋,然而人類探測的海洋大約只有5%,也就是說地球上95%的海洋至今還是一個不爲人知的陌生領域。
  21.電
  雷和閃電展現出地球凶猛狂野的一面。一道閃電能把空氣加熱到大約5.4萬華氏度(3萬攝氏度),導致空氣迅速膨脹。不斷膨脹的空氣産生沖擊波,最終嘭的一聲發生爆炸,這就是衆所周知的雷。
  22.曾是一片紫色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微生物遺傳學家施爾-達薩爾瑪懷疑地球曾是紫色的,可能像現在的綠色生命一樣,這顆行星早期的生命是紫色的。他表示,遠古微生物可能曾用一種分子收集陽光,而非葉綠色,這種分子令這些微生物呈現紫色。達薩爾瑪認爲,地球早期形成另一種光敏分子retinal后,才出現葉綠色。現在在鹽杆菌這種光合微生物的暗紫色膜里發現的retinal吸收綠光,並反射紅光和紫光,兩種顔色結合在一起會呈現紫色。這一想法或許可以用來解釋雖然太陽以可見光譜的綠色部分傳播大部分光,但是葉綠色主要吸收藍光和紅光的原因。
  23.測量冰形成的年代
  人類以各種稀奇古怪的方式在地球上留下我們的印記。例如,20世紀50年代的核試驗把大量放射能抛入大氣層。這些放射性微粒最終以雨和雪的形式降落到地球上,一些被冰川俘獲,封凍在冰層里,供科學家確定冰川冰形成的年代。然而一些冰川融化的速度非常快,僅在最近半個世紀就已消失不見了。
  24.水流失
  隨著氣候變化,冰川在不斷消退,這導致海平面上升。結果顯示,一座冰川的融水占全球融水的10%。這座冰川位于加拿大的北極地區,在2004年到2009年間它的消融量相當于伊利湖水的75%。
  25.會爆炸的湖
  在非洲喀麥隆和盧旺達及剛果邊境地區,有3個致命的湖:尼奧斯湖、莫瑙恩湖和基伍湖。這3個湖都是火山口形成的湖。湖下的岩漿釋放的二氧化碳進入湖里,在湖床上方形成二氧化碳豐富的一個水層。二氧化碳越積越多會引起爆炸,導致附近的任何人發生窒息。
       26.低地
  世界上最低點相對更容易接近。它是位于約旦、以色列和西岸之間的死海。這個超鹹湖的湖面比海平面低1388英尺(423米)。
  27.全球最深點
  海床上的最深點位于海平面以下大約35813英尺(10916米)的馬里亞納海溝。但是地球上的最低點並未被海洋覆蓋,它比海平面低8382英尺(2555米),位于南極洲的本特利冰河下溝谷里,厚厚的冰覆蓋在上面。
  28.最令人吃驚的地方
  珊瑚礁支持著地球上所有生態系統里的大部分生命,在這方面可與雨林相匹敵。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說,雖然它們是由微小的珊瑚蟲組成的,但是現在它們已經構成世界上最大的活構造,有些甚至在太空也能看到。
  29.最長的山脈
  要想找到世界最長的山脈,你必須向下看,向下走。被稱之爲中洋脊的水下火山鏈橫跨大約40389英里(6.5萬公里)。隨著岩漿從海底噴出,它形成更多地殼,不斷擴大這個山脈。該山脈圍繞地球延伸開來。
  30.登上最高點
  1978年5月8日,登山家萊因霍爾德-梅斯納爾和彼德-哈伯勒成爲不借助氧氣登上珠穆朗瑪峰的第一批人。梅斯納爾這樣形容他登上峰頂的感受:“我氣喘噓噓,感覺像是飄浮在霧霭和山峰之上。”
      31. 會走的岩石
  地球上的岩石會走,至少在死亡谷“跑道盆地”(Racetrack Playa)像薄煎餅一樣平坦的湖底它們會自動滑行。有時一場暴風雨會使重達10或幾百磅的岩石發生位移。這最有可能是由從盆地上的山脈留下的鹹水淹沒被冰包裹的岩石所致。當具備一切條件,所有東西都很光滑時,強勁的風就會吹動這些石塊。
  32.還有另一顆月球
  一些科學家稱,地球現在擁有兩顆月球。據研究人員在2011年12月20日發表在行星學雜志《伊卡洛斯(ICARUS)》上的報告里說,一個直徑至少是3.3米的太空岩石在特定時期里圍繞地球運轉。它們並不總是同一塊岩石,但是有點像一個不停變換的“臨時衛星”。科學家的理論模型顯示,地球的引力捕獲從附近經過、正圍繞太陽運行的小行星,當一個這種天體被地球捕獲后,它經常會沿不規則的軌道圍繞地球運行3周,與我們一起呆上大約9個月后,會重新返回浩瀚太空,踏上征途。
  33.過去曾經雙月當空
  地球可能曾有兩顆衛星。一顆更小的衛星(直徑大約是750英里,約合1200公里)可能在圍繞地球運行的過程中不幸與另一顆撞在一起。科學家在2011年8月4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文章中說,這次猛烈撞擊或許可以解釋爲什麽現有地球衛星的兩面的地形會存在如此大的差別。
  34.兩極顛倒
  事實上在過去2000萬年間,我們的地球每20萬到30萬年就會兩極顛倒一次,然而2012年距離這種模式發生的時間已經是上述提到時長的2倍多。這種逆轉不會瞬間發生,完成一次逆轉往往需要幾百甚至數千年。據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人員介紹,在這段漫長的時間里,地球的磁極逐漸遠離地球的自轉軸,最終兩極變換位置。
      35.最高的山峰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珠穆朗瑪峰的最高點比其他任何山脈高出海平面更多,高大約是29029英尺(8848米)。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說,然而要是從真正的山的根總向山頂測量,莫納克亞山就成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它的高度大約是56000英尺(17170米)。下面是莫納克亞山的一些詳細測量結果:最高點比海平面高13680英尺(4170米);莫納克亞山從海平面以下到海床另有16400英尺(5000米);這座火山的中心部分還有26000英尺(8000米)位于海床下面。
  36.不斷移動的磁極
  地球的固體鐵核周圍湧動著炙熱的液體金屬海洋,這令讓這顆行星具有磁場,這是地球物理學家確定的地球具有磁場的原因。這些流動的液體産生電流,電流隨之産生磁場。據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說,從19世紀初期至今,地球的磁北極已經向北移動了超過600英里(1100公里)。磁極的移動速率已經增加,據估計,現在每年磁極向北移動大約40英里(64公里),與之相比,20世紀每年大約是10英里(16公里)。
  37.怪異的重力
  由于我們的地球不是完美的球體,它的質量分布並不均勻。分布不均的質量意味著重力也分布不均。一處神秘的重力異常位于加拿大哈得孫灣。該區域的重力比其他地區更低,2007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現在融化的冰川是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在最近的冰河時代堆積在這里的冰一直在融化,但是地球承受的重擔並沒有減輕。由于一個區域的重力與該地區承受的重量成正比,冰川的壓痕推開了一些地球的質量,因此冰川壓痕處的重力更小。地殼的輕微變形解釋了這里的重力比其他地方低25%到45%的原因;其他問題或許可以通過地幔里的岩漿運動導致的向下拖拽的力進行解釋。
  38.聖潔的石筍
  目前已被證實的世界上最大的石筍位于古巴。這個龐然大物高達220英尺(67.2米)。
  39.極端大陸
  南方大陸是一個極端的地方,南極冰蓋蘊含的水大約占全球總淡水量的70%,大約占冰水的90%。
  40.最冷的地方
  在南極洲能找到全球最冷的地方並不足爲奇,但是導致該地奇冷無比的因素卻令人難以置信。冬季這里的氣溫會降至零下100華氏度(零下73攝氏度)。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說,有記錄的地球上的最低溫來自俄羅斯的東方站(Vostok Station),這里的記錄顯示,1983年7月12日該地的氣溫驟降到零下128.6華氏度(零下89.2攝氏度)。      41.最熱的地方
  據美國宇航局的地球觀測衛星顯示,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是利比亞的埃爾阿茲茲亞地區,氣象站的氣溫記錄顯示,1922年12月13日該地氣溫達到136華氏度(57.8攝氏度)。在氣象站監控的范圍以外,可能還有更熱的地方。
  42.最大的地震
  到2011年爲止,美國發生的最大地震是1964年3月28日耶稣受難日襲擊阿拉斯加州威廉王子海灣的里氏9.2級地震。據美國地質勘探局說,世界上最大的地震是1960年5月22日智利發生的里氏9.5級地震。
  43.月震
  月震或稱月球上發生的地震確實存在,只是它們發生的頻率和強度都不如地球上的地震。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的科學家說,月震似乎與地球和月球之間的距離變化産生的潮汐應力有關。月震一般會在月球更深處發生,大約位于月表及其核心的中間位置。
  44.循環
  你正在上面行走的地面一直處于循環之中。地球的岩石周期把火成岩轉變成水成岩,接著是變質岩,之后這一過程會重頭再來。這個周期並非完美周期,但是它的基本原理如下:從地球深處湧出的岩漿變硬形成岩石。構造運動把這種岩石移動到地表,然后經過侵蝕作用,它們被分解成小塊。這些小塊岩石不斷堆積並被掩埋,來自上方的壓力促使它們轉變成沙岩等水成岩。如果水成岩被掩埋到地球更深處,它們在巨大的壓力和高溫作用下,就會轉變成變質岩。當然,水成岩也會被侵蝕掉,或者變質岩被擡升到地表。但是如果變質岩恰巧被移動到俯沖帶,它們就會重新轉變成岩漿。
  45.地球老人
  研究人員通過測定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和在地球上發現的隕石的年代,推斷地球的年齡。他們發現地球大約已經有45.4億歲。
  46.圍繞太陽運行 地球並不只有自轉,它還以每小時6.7萬英里(10.78萬公里)的速度圍繞太陽公轉。
  47.一直在移動
  你可能感覺你正靜靜地站著,但實際上你正在移動。根據你在地球上的位置,你可能正在以每小時超過1000英里(1609公里)的速度旋轉。位于赤道的人旋轉速度最快,而站在北極或南極的人可能處于靜止狀態。設想一個正在你手指上旋轉的球,位于赤道的任意一點都比靠近你手指的點旋轉速度更快。因此,位于赤道的點移動更快。
  48.擁有巨大腰圍
  地球母親擁有很大的腰圍,赤道的周圍是24901英里(40075公里)。
  49.壓扁的球體
  地球並不是一個完美球體。隨著自轉,地球重力指向它的中心,而地心引力的方向則朝向地表。然而由于這種與重力相反的力與地軸垂直,而地軸稍微傾斜,赤道附近的地心引力並不完全與重力相反。這種不平衡在赤道變得更爲嚴重,這里的重力促使額外的水和地球的重量發生隆起,在地球周圍形成一個“備用輪胎”結構。
  50.第三塊岩石
  我們的地球家園是距離太陽第三遠的行星,也是目前已知唯一擁有可支持生命存在的大氣里有氧,地表有水和生命的行星。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