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由乾隆亂倫引發的迷案:皇後究竟因何而死

由乾隆亂倫引發的迷案:皇後究竟因何而死

乾隆皇帝二十五歲登位,做了六十年皇帝,又做了四年太上皇,享壽八十九歲才死。這位風流天子坐享前輩掙來的清福,六次下江南巡視,花團錦簇,豪奢異常。然而,他的皇後富察氏之死卻是南下巡幸有關。然而,有些史料上記載的卻是與乾隆皇帝的亂倫有關。那麽,皇後富察氏究竟是因何而死?這位大行皇後之死到底是與南下巡幸有關,還是與乾隆皇帝的亂倫有關呢?

乾隆十三年,即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陪著皇太後鈕祜祿氏與他所寵愛的皇後富察氏的兩宮銮駕開始南下巡幸之旅。路過山東山東,谒孔陵,祭泰山,凡名勝古迹,統統去遊覽一番。然而富察皇後總是無法解懷。路上的山清水秀,鳥語花香,在她眼中卻成了慘紅愁綠,分外觸動愁腸。不巧,她在船中因受了風寒,大病一場及至氣息奄奄,昏厥了好幾次。乾隆帝慌了手腳,急忙下令回銮返京,但是剛走到德州,就不行了。皇太後來看她,她只模模糊糊說了“謝恩”兩個字。彌留之際,她不無幽怨的目光望著乾隆帝,落下了一串傷心的眼淚。這幽怨的眼光使乾隆帝痛徹心肺,他又傷心又歉疚,對著皇後屍體號啕大哭。

原來,自與皇後大婚二十二年來,帝後間一直夫唱婦隨,相親相愛。僅僅因爲乾隆的一時糊塗,做了一次對不起皇後的事,夫婦之間才有了難以言傳的隔閡,盡管乾隆皇帝使盡溫柔功夫使皇後與他和好如初,但這種使人傷感的刺激已長留在皇後的心中了。皇後一死,乾隆帝失去了一位美麗溫柔的伴侶,不由他痛悔交加……富察皇後是察哈爾總管李榮保的女兒,雍正五年,雍正皇帝替兒子選定她爲正室嫡福晉,那年,弘曆才十七歲,封寶親王。即位後乾隆帝立即冊封她爲皇後。

富察氏溫情脈脈,很得丈夫寵愛。她爲人恭謹儉樸,不尚奢華。平時,只是采摘一些通草絨花戴在頭上作妝飾,從來不戴什麽珠翠寶石。逢到年節,她親手用鹿羔的毛皮做成荷包贈給乾隆帝,仿行清代祖先當年在關外的遺制,表示不忘本的意思,所以更得皇帝的敬愛。多年來,帝後間倒是心心相印,從來不曾紅過臉。有一年,乾隆帝下令改造暢春園、長春館以及圓明園,將三處並爲一處。當園工告成後,乾隆帝奉著皇後到園中遊覽,又命皇後率六宮妃嫔、宗室命婦、公主福晉等入園隨同玩賞。

這一天,圓明園內春光明媚。隨著帝後迤逦入園的美婦們,錦衣繡服,珠環翠繞,個個打扮得似天仙一般。一行人來到堂前,先向太後磕頭,又向帝、後請安。乾隆帝坐在龍椅上,向人群看去,忽然發現有一位貴婦人尤其出衆,眉如黛山,眼如秋水,面如桃花,腰如細柳,他不免驚羨萬分,暗想同這美人比較,六宮粉黛黯然失色。又覺有些面熟,不知她是哪家眷屬?一會兒,輪到這位美婦上前了。她請罷了安,皇後便站起身,與她握著手,說:“嫂嫂這晌身體可好?”原來,她就是皇後的親嫂子,內務府大臣傅恒的妻子。這時的乾隆帝,恰似靈魂出了竅,糊裏糊塗跟著太後出宮,一路上也無心觀賞園中美景,老想著跟在皇後身後的美人,不時又回首去看。那位傅夫人似乎覺著了皇帝的多情,也有意無意用眼光去迎接。

從那天以後,乾隆帝常常想念著傅夫人,有時不免長籲短歎。皇後問了他幾次,他都搪塞過去。過了幾天,恰逢皇後生日。乾隆帝興奮起來,禀明太後,下旨于千秋節這天宮中大張宴席,爲皇後祝壽。又到坤甯宮去向皇後道賀,並說:“你生辰這天,何不召你嫂嫂入宮暢飲一天?”皇後答道:“她自當會來,何必去召?”乾隆帝又說:“前香遊圓明園,我看你們姑嫂之間很是親熱,何不乘此機會留她在宮中多住幾天?”皇後聽了,點點頭,沒有作聲。
到了千秋節這天,坤甯宮內外熱鬧非凡。文武百官祝賀之後散去,乾隆帝信步走進坤甯宮,又接受聚集在這裏的六宮妃嫔及公主福晉的拜見。皇帝舉目注視,果然傅夫人站在上首,仿佛比那天園中見到時更加美豔。宴飲開始後,風流皇帝雅興大發,要大家依次聯詩,每人說一句,說不上來就罰酒。接著又熱熱鬧鬧行起酒令來,你一句我一言,你一盅,我一杯,擠成一片。這位傅夫人本不善于飲酒,連飲了幾杯之後,不免粉面含赤,心族晃蕩,坐不安穩了。乾隆帝見她已經醉了,把侍宴的宮娥喚過一旁,叮囑了幾句,將她扶去別宮休息。衆人稍事休息,重新入席再飲。只是忽然不見了皇帝、

皇後立即命宮人去找,卻沒有找到。皇後此時也無暇顧及,繼續招待客人。等到酒闌人散,仍不見皇帝的蹤影。皇後心下奇怪,又命宮人去看看傅夫人怎樣了。過了好久,才見這名官人回報說:“傅夫人所住宮室門戶緊閉,不便入內。”皇後聯想前情,心中明白了幾分。

第二天早上,乾隆皇帝仍出宮坐朝,傅夫人起來後去坤甯宮向皇後辭謝。皇後意味深長地看了她一眼,微笑著說了一句:“嫂嫂恭喜!”傅夫人頓時臉紅耳赤,不敢擡頭匆匆地告辭而去。

自從這天之後,皇後對待皇帝就不象從前那樣溫柔多情了,有時竟向皇帝投來一種艾怨的眼光,使皇帝心中很不好受。因羞愧,他不象以前那樣常去坤甯宮了,皇後也就更加疑心皇帝對她的冷漠。皇後本來有個兒子永琏,已由皇帝按家法秘立爲太子,但不幸生病夭折,乾隆帝百般勸慰,要她再生嫡子,一定立爲皇儲,並追封永琏爲端慧皇太子。過了幾年,皇後又生下一子名永琮。恰在此時皇後心情不好之際,永琮又出天花死了。皇後受不了這般打擊,哭得死去活來。于是,乾隆帝爲了安慰皇後才以南下巡幸爲名,奉皇太後以及帶了皇後出京遊覽,誰知就此同皇後永訣了。

乾隆皇帝帶了大行皇後靈樞日夜兼程趕回京城,第二天晚上,夜泊運河之畔,乾隆在所乘的青雀舫上寫下了痛悼大行皇後的挽詩:“恩情廿二載,內治十三年。忽作春風夢,偏于旅岸邊。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弦。夏日冬之夜,歸于縱有期。半生成永訣,一見定何時?棉服驚空設,蘭帷此尚垂。回思想對坐,忍淚惜嬌兒。愁喜惟予共,寒暄無刻忘。絕倫轶巾帼,遺澤感嫔嫱。一女悲何恃,雙男痛早亡。不堪重憶舊,擲筆黯神傷!”

乾隆十七年,即公元1752年冬天,東陵勝水峪地宮完工,乾隆親自護送皇後梓宮安置于地宮寶床,至此,皇後富察氏的盛大喪儀才落幕了。在富察氏皇後安放在裕陵地宮後的四年多時間裏,乾隆爲她祭酒一百一十次。在皇後喪滿之日,乾隆飽含熱淚,十分地寫了著名祭文的《述悲賦》。

乾隆皇帝的《述悲賦》,抒發自己的哀思,寫得哀婉悱恻,讀後令人肝腸寸斷,具有催人淚下的震撼力量,曆史上哪有這樣的皇帝對愛情如此的轉移深摯呢?然而,有誰能知道乾隆皇帝與皇後富察氏之間這段難分難解的感情糾葛呢?

直到嘉慶元年,即公元1796年,已經身爲太上皇的乾隆皇帝,最後一次到富察氏皇後的靈前祭奠時,他們已經陰陽相隔了四十八年了。此時,乾隆皇帝已經是垂暮之人了,依然念念不忘富察氏皇後足以見得其夫妻感情的深厚。

嘉慶四年正月初三,乾隆皇帝駕崩與養心殿,享年八十九歲,陰陽阻隔五十多年之久的這對恩愛夫妻,雖然在地下得到團聚,但是,乾隆皇帝是難以消除自己對于富察氏皇後的愧疚之心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