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年羹堯生平

年羹堯生平

年羹堯是清代康熙、雍正間人,出身進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曾平定西藏、青海回民叛亂。雍正二年平定青海後,十月入京覲見受封。時功蓋天下,位極人臣,受封一等公,父亦封一等公加太傅銜,二子分封子爵、男爵,其家僕皆封四品頂戴副將,一時炙手可熱,權勢顯赫。然不到一年後便被雍正皇帝盡削所有官爵,列92大罪,終賜自殺。年羹堯成敗之速,異於尋常,被史家列為“雍正八案”之首案。然緣何被殺,卻眾說紛 ,成為清史上一個頗有興味之“謎”。

一些人認為這與雍正奪嫡有關,故殺知情者。不光是稗官野史,學者孟森的《清代史》、王鐘翰的《清世宗奪嫡考實》(《燕京學報》36期,1946年6月)都持此說。據說康熙臨終時指定十四子胤禎嗣位,四子胤? 旮鞳B鄂爾泰、隆科多,矯詔篡立。其時十四子胤禎在四川為撫遠大將軍,原可揮兵爭位,然受制於川督年羹堯,遂無能為力。

新君立後,為酬羹堯擁立之功,大加恩賞,然這不過是“迷湯”,實則對這些知情者已存殺心,最後終殺之。

有些人不同意此說。認為雍正初羹堯受寵,並非雍正先籠絡而後殺之之由,而是皇帝對他效忠輔弼的獎勵。他為其藩邸舊屬,又有郎舅之親,故常對他恩賞有加,這決非對他灌“迷湯”。且雍正繼位時,他還在川平亂,未參與焉,何以得知內情?故上說不能成立。《清史稿》、《清代七百名人傳》等作者,都認為年羹堯是恃功自傲以致被殺。

還有一說,認為年羹堯死是因為他自立為皇帝。乾隆時學者蕭矙在《永憲錄》中提到:年羹堯與靜一道人、占像人鄒魯都曾商談過做皇帝的事。陳捷在《年羹堯死因探微》一文中亦持此說,認為“羹堯妄想做皇帝,最難令人君忍受,所以難逃一死”。荂m清代軼聞》一書則記載了羹堯失寵被奪兵權後,“當時其幕客有勸其叛者,年默然久之,夜觀天像,浩然長嘆曰:不諧矣。始改就臣節。”說明年確有稱帝之心,隻因“事不諧”,方作罷“就臣節”而已。

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主要是雍正為人陰鷙猜忌,不能容人,尤其不能容功臣。加之年羹堯自恃有功,言行不檢點,雍正更不能容忍,在翦滅其兄弟胤e 服鹺螅 杼夥 櫻 願顝狺W賀章字跡潦草,並把“朝乾夕惕”四字顛倒為“夕惕朝乾”作為借口,暗喻臣下劾奏,連降羹堯18級,罰至杭州看守城門,終羅織罪名,令其自盡,家產抄沒入官。

到了近現代,各說甚多,或認為年被殺乃“鳥盡弓藏”之必然現像;或說是主奴間有舊怨在先,羹堯又恃功驕傲在後,使君主生疑、畏、厭、怒之心等等。楊啟樵(現任日本廣島大學文學部教授)在對《雍正朱批諭旨》作了長期研究後,在其著作《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書中,專闢一章談“清世宗與年羹堯的恩怨索偭﹜盟據史料,力排他說,提出獨到見解。他認為,從雍正朱批中,可發現很多雍正對年羹堯的贊語,有的朱批中稱年羹堯為忠臣、功臣、恩人的。且年在雍正二年入京覲見之前。與雍正並無個人私怨,雍正及在京百官均“極盼”與年羹堯這一功臣相見。然入京覲見不到兩月,雍正即屢屢下旨嚴斥,何也?主要因年恃功自傲,妄薦親信胡期恆為甘肅巡撫、嶽周為西安布政使、劉廷琛為廣西布政使,濫參四川巡撫,致疑。雍正後曾有朱批“大凡纔不可恃,年羹堯乃一榜樣,終罹殺身之禍”(《雍正朱批諭旨》一函,石禮哈)。可見已招世宗猜忌。總之,楊啟樵認為年羹堯被殺原因有三:一是世宗賞罰分明、功賞過罰,毫不留情;其次,世宗因派到年羹堯手下監視年的情報員被收買,大為惱火;其三乃是年羹堯驕橫貪暴自致死地。結果“年羹堯自難逃越鬼門關,而多年來,卻使世宗反蒙殺功臣的污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