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冬天樂爬郊山 重保暖 防失溫

冬天樂爬郊山 重保暖 防失溫

冬天樂爬郊山 重保暖 防失溫   

冬天天氣冷,當然是爬枕頭山最好,不過為了健康著想,還是要利用假日到戶外走走,人人都能入門的一日爬山健行,不僅能欣賞沿途風景,還能達到健身效果。依照山的高度不同,困難度也不同,野遊風登山達人林珍儀表示,冬天爬山最重保暖和防止失溫,穿著排汗功能強的上衣最重要,登山時使用登山杖,減輕膝蓋壓力,不怕膝蓋運動過度。


冬天爬山練身體喔!(設計對白)

報導╱謝苹愉 攝影╱施偉平

登山衣著

冬天登山最好採洋蔥式穿法,即衣物分層穿,覺得冷或熱時方便穿脫,也可多準備一套乾淨衣物,隨時替換。

帽子 防水帽+毛線帽

防水帽


山上風較大,為避免吹風頭痛,可戴防水帽,下雨時還可防水。

毛線帽


冬天登山可多帶一頂毛線帽,到達山上停留時,身體停止運動,易感覺冷,戴毛線帽可保暖。

上身 排汗層+保暖層+防水層

排汗層


最內層穿排汗衣,爬山時易流汗,排汗衣可讓汗水盡快排出,保持身體乾燥,避免熱氣悶在衣服中,造成身體失溫發冷。

保暖層


排汗層外加保暖衣,依怕冷程度選背心或長袖,穿一層即可,若爬中級山或高山,多帶件保暖衣上山再添加。可選刷毛、纖維、羽絨、軟殼(Soft Shell)材質,各廠牌軟殼衣以不同專利材質製成,具彈性、抗風、防潑水、透氣功能。

防水層


最外層穿防風防水的外套,避免冷風透進身體,也可當雨衣使用。

下身 緊身褲+登山褲

緊身褲


若天氣更冷或爬中級山、高山時溫差大,最裡面可穿一件運動專用緊身褲,應選擇吸濕排汗功能強,彈性佳的材質。

登山褲


建議穿著輕便寬鬆的登山褲,以軟殼褲為佳,兼具彈性、抗風、防潑水、透氣等功能,冬天穿長褲,夏天可以挑選短褲款式。

鞋子 排汗襪+登山鞋

排汗襪


行進時腳底易出汗,最好穿吸濕排汗強的襪子,不可太薄,以免行進時雙腳摩擦過度腳底破皮。

登山鞋


專用登山鞋多半是中統或高統款式,步行時可保護腳踝;而鞋底刻痕較深,較不易滑,部分鞋款表面可防水更佳。

山區種類

郊山


高度1500公尺以下的山稱為郊山,是經過規劃的山路,有固定路線或步道,初學者可從爬郊山當作入門,訓練體力和腳力,如東北角草嶺古道。

中級山
高度1500~


3000公尺的山稱中級山,一般是行走在稜線上,路況較不明確,適合有定期爬郊山經驗且體力足夠者,如宜蘭松羅湖。

高山


高度3000公尺以上的稱高山,山區因海拔較高,氣候溫差大,身體更難適應,須由領隊一同帶領前往,如雪山、玉山。

行前準備

結伴同行


不管是登郊山、中級山、高山都務必結伴同行,若遇突發狀況,兩個人以上才能互相幫忙。

路線規劃


出發前可以先看地圖或研究登山路線,了解路況,以避免走錯路。

行動糧與水


用來補充體力,常見行動糧有五榖營養棒、餅乾等,除了準備水,最好也準備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以免走太久腳抽筋。

擦防蚊液


山區蚊蟲多,尤其是小黑蚊,擦上防蚊液避免叮咬。

拿登山杖

登山時最好帶登山杖,因行進時腳步承受重量為體重兩倍,用登山杖可分散雙腳承受的重量,建議兩手各拿一支,行走時雙腳受力才會平均。

調整長度


登山杖有調節栓,轉開後可調整其長度,手握住登山杖的位置約是上臂與前臂垂直處高度,調整至適當長度後將調節栓轉緊即可。

套圈繩


登山杖附圈繩須套在手腕,手先從圈繩下往上穿出,再握住登山杖,若跌倒要扶東西時,才不會卡在手上。

下山要訣

側身走


下山時,膝蓋承受力更大,尤其雙腳不舒服時,可以登山杖輔助,側身一階一階走下樓梯,眼睛看階梯及前進方向行走。

倒著走


下山時,若遇到斜坡,為了舒緩膝蓋承受力,可倒著走,但記得眼睛要看著行進的路面方向,倒著走雖能減緩雙腳不適,但要注意不要跌倒。

專家說


野遊風登山達人 林珍儀

若是路程比較遠,可以準備一個小的瓦斯爐、泡麵或方便飯,到達山上時就可以簡單地煮東西吃,為了避免下山時天色過暗,最好準備頭燈,以備不時之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