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

突尼西亞東邊、北方瀕臨地中海,海岸線長達1,300多公里,南部為世界著名的撒哈拉沙漠;三千多年來歷經了迦太基、羅馬、伊斯蘭等文化的洗禮,突尼斯市老城、迦太基遺址、凱魯萬城、傑姆古羅馬鬥獸場、蘇斯老城、卡爾庫阿那遺址、依斯寇爾自然公園、杜加遺址等八處,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産名錄。這樣豐富的旅遊資源,良好穩定的社會環境,及對外開放的政策,使突尼西亞成為北非地區最受歡迎的旅遊國家,尤其深受歐洲人青睞。

景點介紹

【突尼斯市】

突尼斯市是突尼西亞政治、金融、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地中海南岸,突尼斯湖以西,毗鄰突尼斯灣。突尼斯市歷史悠久,可上溯至迦太基時期,自13世紀哈夫斯王朝起,就成為突國的首都。突尼斯市實際上是一個大區,由突尼斯、阿里亞納、本‧阿魯斯和馬努巴四省組成,總人口2,248,000人。其中突尼斯省所佔的人口就有984,000人。

由於她是一座海濱城市,海灘綿延20公里、景色相當秀麗,每年吸引數無萬的外國遊客。城市由新城、老城兩部分組成;老城麥地那(MEDINA)是伊斯蘭傳統城市建築的象徵,保留了7世紀阿拉伯人征服北非以來,各個歷史時期的城市傳統布局和建築風格,其中宰頓清真寺建於西元704年,864年重建。

老城區集合了住房、手工業和商業功能於一身,共有2,800個手工作坊(包括木器、金屬、首飾、皮革、紡織、食品等),3,050家店鋪,1,050個商業服務點,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麥地那的傳統手工藝相當有名氣,尤其是這裡的阿拉伯市場,一個小巷接一個小巷,每條小巷就只賣一種工藝品,每家店舖就是一個小作坊,有銅器巷、金銀手飾巷、香料巷、阿拉伯帽巷、阿拉伯服裝巷、橄欖木製品巷、地毯巷等等。

 

【迦太基遺址】

迦太基古城遺址在突尼西亞眾多古跡中最為著名。它位於突尼斯市城北17公里處,西元前814年由腓尼基人興建,佔地面積315公頃,主要建築有城墻(長34公里,高13米,厚8米)、宮殿、神廟、別墅、住房、公共浴室、劇場、競技場、跑馬場、港口、墓地等。

它曾是迦太基當時的首都(在腓尼基語中迦太基為“新城”、“新都”之意),也是當時北非、地中海地區政治、經濟、商業和農業中心。 西元前264年起,迦太基和羅馬帝國爆發了三次的戰爭,史稱“布匿戰爭”,最後一次於西元前146年迦太基戰敗,都城被羅馬人縱火燒毀。數十年後,羅馬人在廢墟上建起了新城,成為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人口最多時達六十萬。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座近三千年的歷史名城幾經興廢,如今人們只能從留下的斷墻殘柱、墓葬、石碑、鑲嵌畫和挖掘整理的遺物中,窺其繁華興盛之時的面貌。 在遺址靠近海邊處,有一比較完整的安東尼公共浴室。雖然上部的建築已經不存在,但從地下層的結構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兩邊對稱排列著更衣室、熱水遊泳池、按摩室、逐漸升溫熱水室、溫水室、冷水室、健身房和遊泳池,浴室的水由60公里外引來的。 在迦太基遺址中還有古羅馬鬥獸場、古城遺址和劇場。古羅馬露天劇場全部用石頭砌成,至今仍在使用。
 

【藍色小鎮】

西迪‧布‧賽義德小鎮是突尼斯市著名旅遊景點,位於突尼斯市北部18公里處,坐落在迦太基和馬爾薩兩個小城之間,景色優美恬靜的山丘上。小鎮以白、藍兩色為代表色,故又被冠以“藍色小鎮”的美名。從山腳到山頂,白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錯落有致。院門多漆成天藍色,門上粗大釘子排出幾何圖案,現出粗獷之美。 門上一般有三個門環,據説各有各的用途,左邊那個是男主人專用的,當他拍那個門環時,女主人就會來開門,右邊那是供客人用的,聽到這個門環聲時,男主人會出外開門,女人卻要回避,而裝在稍低處的門環是個子不高的小孩專用的。

 

【巴爾杜博物館】

巴爾杜國家博物館始建於1882年,其建築原為貝伊王宮的組成部分。

1886年正式開館,時稱阿拉伯博物館,1956年突尼西亞獨立後改為現名。

巴爾杜博物館是馬格里布地區最大的博物館,在非洲排位第二,僅次於開羅博物館,館內珍藏的鑲嵌畫量居世界首位。

館內展品係由全國各地近百個古代遺址中發掘、挑選,集中了近萬件,按五個歷史時期陳列:史前時期;腓尼基和迦太基時期;羅馬時期;基督教時期(包括汪達爾人、拜佔庭人統治時期);阿拉伯伊斯蘭時期。

館內還陳列有古希臘藝術品。主要展品有:遺跡模型,反映古代人物、生活及傳説的鑲嵌畫,石碑、石雕、石棺、隨葬品、服飾、金、銀、瓷、陶器。以鑲嵌畫種類、數量為最多,鑲嵌畫藝術最早從埃及、古巴比倫、意大利傳入突尼西亞。
 

【蘇斯省】

蘇斯省位於突尼西亞東部,瀕臨地中海。該省名字意為“海上珍寶”,全省的面積2,668平方公里,人口46萬人,是突尼西亞旅遊、工業、農業、教育、醫療及文化極為重要的省份。

省會蘇斯市為突尼西亞第三大城市,現有居民125,000人。蘇斯具有悠久的歷史,西元前9世紀,腓尼基人就在這裏建立了繁榮的商行“哈突麥特”,其商業活動在迦太基和羅馬統治時期一直沒有間斷。阿拉伯人進入北非時,蘇斯已是一個重要城市,沿海防務的要塞,成為穆斯林遠征馬爾他、撒丁島、西西里島及歐洲南部的基地。 蘇斯旅遊業發達,既有保存完好的古城,又有得天獨厚、景色怡人的海濱。蘇斯每年吸引遊客人數位居全國第二。

老城麥地那是蘇斯市的主要景點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老城之所以出名應歸功於它的古城堡和大清真寺。城堡修建於西元821年,歷史上曾作為燈塔和警備烽火臺,是沿海防禦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清真寺是西元851年阿格拉比特王朝國王穆罕默德下令建造的。清真寺的院墻極厚,由方石疊成,只是沒有宣禮塔,其中三個墻角各有一座穹頂塔樓。寺中庭院鋪著白色大理石,古色古香。蘇斯考古博物館也別具特色,它始建於1976年,主要收藏西元二、三世紀羅馬基督教時期的鑲嵌畫。這些鑲嵌畫大多是從蘇斯或蘇斯附近的古羅馬城市、鬥獸場等遺址中發掘出來的鑲嵌畫。其中還有一幅於1947年,從蘇斯北城腳下發掘出來的彩色的“太極圖”鑲嵌畫,畫的説明上寫著:“這幅鑲嵌畫的構圖來源於東方,從圖案來看這幅畫是通過《絲綢之路》傳入非洲的”。

 

【比塞大市】

比塞大位於突尼西亞北部,地中海之濱,戰略位置重要,是突國第六大城市,北部的重要港口。只是要經過一座橫跨水道的活動橋樑,才可以通達市內。

古老的港口、海堤與露天咖啡館是大眾化的場所,漫步城中能看到建於1642年的噴水池,還有建於17世紀的里巴阿清真寺及其正方形宣禮塔。

在老城區在通向大清真寺的狹窄街道兩側,您可以看到手工藝人們編織、敲打、上色各式的工藝品。大清真寺以北是帶有安達魯西亞拱頂的街巷和摩爾人的屋舍。

另外建於16世紀的西班牙堡壘位於山頂,如今是一個露天劇場,一年一度的藝術節在此舉行,遊客還可由此俯瞰城市全景。
 

【納布爾省】

納布爾省位於突尼西亞的東部。省會納布爾市是北非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西元前413年,曾多次毀於戰火,後靠其所處的優越地理位置重現繁榮。

納布爾市被稱為突尼西亞的陶都,出産生活、裝飾和觀賞用陶、瓷器。

該省還有另一座城市-哈馬邁特市,哈馬邁特市是該省濱海主要旅遊城市。該城瀕哈瑪邁特灣處有一建於西元15世紀的古城堡。每到夏季外國遊客蜂擁而至,是消暑的好去處。

 

【傑姆古羅馬鬥獸場】

傑姆古羅馬鬥獸場為古羅馬時期遺跡,建於西元230~238年,位於突尼西亞的東部,在蘇斯市和斯法克斯市之間。它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古羅馬鬥獸場之一,在非洲地區規模最大,在世界上名列第三。鬥獸場呈橢圓型,造型別致,宏偉壯觀。長有148米,短122米,用1米長高大的石塊砌成。總共有三層拱廊,每層有60個拱孔,總高度為36米。可容觀眾35,000人。位於中間的鬥獸場地也呈橢圓型,長65米,寬39米,周圍是3米高的石墻,與觀眾席隔開。

 

【莫納斯蒂爾省】

莫納斯蒂爾省位於突尼西亞東邊的中部。省會莫納斯蒂爾市距首都160公里,是突國前總統布爾吉巴的出生地及安葬地,也是突尼西亞著名的旅遊城市。城內有布爾吉巴在位時為自己家族所建陵墓,及建於西元8世紀的古城堡等知名的景點。

 

【凱魯萬省】

凱魯萬市位於突中部,距首都155公里,是突國第四大城市。凱市歷史悠久,體現著典型的阿拉伯建築風格,曾是伊斯蘭阿格拉比特王朝的首府,突尼西亞人稱其為當今伊斯蘭教位列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之後的四大聖地之一。

阿拉伯人經過三次遠征擊潰拜占庭軍隊之後,於西元670年建立凱魯萬城,並於671年開始歷時5年建成城內著名的奧格巴清真寺。

寺名是由當時伊斯蘭教統治者名字得來,是當時馬格里布地區最大的清真寺。寺院長150米,寬80米,院墻高4米。院內大理石鋪地,三面有拱形長廊圍抱,有300根柱石。清真寺宣禮塔高達35米。禮拜廳面積3700多平方米,可同時容納6000~8000人祈禱。

 

【達巴卡市】

達巴卡位於突尼斯西北部,毗鄰阿爾及利亞,原是古老的漁港,現已成為新興的旅遊勝地。

塔巴卡西南面山巒起伏,森林覆蓋,其中軟木、橡樹數量最多。林中動植物繁多,是狩獵和採菇的理想之地。山間清泉含多種微量元素,可治療上呼吸道感染和支氣管炎等疾病。

北面的海灣風光旖旎,清澈的海水拍打著海灣內千姿百態的山岩,和岸邊晶瑩生輝的白沙。海底珊瑚叢生,彩魚遨遊,是潛水愛好者攬勝探奇的王國。

 

【傑爾巴島】

傑爾巴島位於梅德寧省東部海域,面積約500多平方公里,人口12,000人。島的最大寬度和長度均為28公里,環島沙灘有128公里。島的最高處不超過海拔56米。從陸地到島上距離約2公里。

據説,希臘神話中特洛伊木馬的設計者尤利西斯,從特洛伊回國時曾登上傑爾巴島。西元251~260年,羅馬皇帝對該島進行了9年統治。後來,汪達爾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先後進入傑爾巴島。1560年,法國、西班牙及羅馬教皇的軍隊與馬爾他騎士結盟,圍攻盤據島上的海盜,但最後攻島的軍隊卻全部被海盜殺死。

 

【克比利省】

克比利省位於突尼西亞的南方-撒哈拉沙漠邊緣,境內主要是沙漠和荒漠。主要植被為棕櫚科樹木,以椰棗樹為多。夏季炎熱幹燥,冬季白天和夜晚溫差較大,多風沙。降水稀少,年降雨量約100毫米。

該省的沙漠旅遊和地區的傳統手工藝,是該地區吸引遊客的主要原因。年接待外國遊客約40萬人次,秋冬兩季為最佳旅遊季節,主要景點是省會克比利市和被稱為“沙漠之門”的杜茲市,該省每年冬季均舉辦“椰棗節”和“沙漠聯歡節”。

 

【杜澤爾省】

杜澤爾省位於突尼西亞西南部,降水稀少。秋冬兩季為最佳旅遊季節,以沙漠旅遊為主,主要景點是省會杜澤爾市和納夫塔市。該省有約9000多公頃椰棗林,種植椰棗200多萬棵,每年下半年椰棗林風景秀麗。

 

【哈馬邁特市】

哈馬邁特位於突尼斯東北部約60公里的哈馬邁特灣海畔,風光秀美、氣候適中,冬季不低於12度,是目前突尼西亞最著名的旅遊風光景點之一。該城瀕哈馬邁特灣處有一古城堡,建於西元15世紀。哈馬邁特市容整潔,最著名的是該市的國際文化中心,每年夏季舉辦國際文化藝術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