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奧州之獨眼龍~伊達政宗

奧州之獨眼龍~伊達政宗

伊達政宗(1567年—1636)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人稱「獨眼龍政宗」。幼名梵天丸,元服後字藤次郎。其名政宗(與九代家督政宗同名,九代家督政宗有中興之祖之稱)意味能成霸業。其母為有「美貌與謀略雙全之鬼姬」之稱的義姬,父為伊達輝宗。小時候因為罹患疱瘡(天花),而右眼失明,人稱「獨眼龍」。政宗曾遺憾的表示:願早生二十年,成就織田信長般的霸業。可惜對於戰國時期想有一番作為的政宗,卻遭到生不逢時的命運。寬永五年(1628),政宗開始隱居。寬永十三年(1636)在江戶去世,臨終前江戶幕府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親自至床邊守候。

簡介:
政宗的母親是當時奧州的強勢大名最上義守的女兒最上義姬,是最上義光的妹妹。當時伊達家有意與最上家聯姻,派有反叛之心的中野宗時做使者到最上家提親。中野宗時與最上義守和最上義姬密謀,假裝義姬已暗戀輝宗數年,同意聯姻,與輝宗生下一子後,輝宗帶著兒子回到最上家的山形城。兩人成親後,在龜岡文殊堂(東置賜郡)度蜜月時,晚上義姬夢到萬海上人希望轉世,因為這個夢而懷孕。十月懷胎後於永祿十年(1567)生下了政宗,輝宗為此子起名「梵天丸」。   

幼年時的政宗得最好的教育,並得日後得力助手片倉小十郎及伊達成實為家臣。
1579年與愛姬成婚。
1582年初次領軍作戰,與相馬氏作戰得勝。
1584年輝宗退位,政宗成為伊達家17代家督。
1585年父親伊達輝宗遭到二本松義繼綁架而遇害,同時二本松義綱與佐竹義重的軍隊也開始伊達家進攻,伊達政宗於人取橋將反伊達聯軍擊敗。
伊達政宗又於1589年在折上原擊敗蘆名義廣。經過折上原等對周邊大名的戰爭後,伊達政宗開創比其父更大的伊達家版圖。
1592年,受豐臣秀吉之命領兵三千出兵朝鮮,3月抵達征明(中國當時為明朝)之地名護屋,1595年獲批准回日本。其後秀吉亡,跟隨德川家康,參與大阪冬之陣及大阪夏之陣等著名戰鬥。 ((我曾發表真田信繁文章中有提到此兩戰役.. 德川幕府成立後,多次任將軍的上京供奉。
曾說「願早生二十年,成就如信長公霸業」,他雖有開創一番大業的志向,卻難逃生不逢時的厄運。
1636年5月,政宗病重,三代將軍德川家光親自探望,幾天後逝世。法名瑞巖寺殿貞山禪剎大居士,家臣15人及陪臣5人殉死。

伊達政宗因為一隻眼睛瞎掉,十歲時差點被母親毒殺,家裡一些人更妄想擁立他的堂弟伊達成實;可是他並不灰心,努力學習步槍技術和兵法,十八歲時繼承父親輝宗成為當家,開始了他的成名生涯。
1585年在"北方的關原大戰"人取橋大戰中慘敗給蘆名和最上軍,老將鬼庭綱元等名將十數名戰死,政宗從初期的順利中清醒過來,組織了一批新勢兵種"騎馬步槍隊",破格任用一批年輕武將,很快的恢復了實力。直到1589年攻下須賀川城為止,在四年中統一了大半個日本北部,當年他才二十四歲。

但此時,豐臣秀吉已經將大半個日本囊入懷中,政宗看清時勢,投降秀吉,保住了伊達家的基業。
可是,伊達政宗的腦中總還懷有著天下之夢,煽動了陸奧葛西一代的農民起義。起義被鎮壓後,陰謀敗露,政宗多次上京向秀吉解釋和反省,終於從新得到秀吉的信賴。秀吉死後,在德川家康許以百萬石的誘惑,參加東軍,與叔父最上義光拖住了北陸一代強大的上杉家,為東軍的取勝帶來了間接的輔助。大坂之戰中又立戰功,使他終於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百萬石領地。家康死後,政宗已失去奪天下的雄心,1636年在藩內去世,享年七十歲。

生平: (這裡會有一些跟簡介處差不多)

最上、伊達兩家聯姻後的第三年,也即永祿十年(1567年)八月三日,義姬生下一個男孩,小名梵天丸,元服後取大名為藤次郎政宗——這是伊達家的第二位政宗。就在他誕生後數日,織田信長攻克稻葉山城,滅亡了美濃齋藤氏,兩相對照,這個孩子實在誕生得太晚了——但也許要怪他自己,在亂世終結時,卻不合時宜地獨具在亂世中才需要存有的能力和野心……

伊達政宗五歲的時候,也即織田信長火燒聖山比叡山,縱橫京畿的那一年,他因病,導致右目失明,「獨眼龍」的名號,就從此而來。但也有一傳言,說他其實並未失明,故意遮上一隻眼睛,是為了凝聚視線,觀望天下。就像傳說中宋初獨眼大將鄭恩是好眼觀陽世、壞眼觀陰世一樣,這種為尊者諱的流言,實在可笑到了極點。
且說天正五年(1577年),虛歲十一的伊達政宗元服了,當年,祖父晴宗去世。兩年後,政宗娶了三春城主田村清顯的公主愛姬為妻,這樁婚姻,恐怕是其父輝宗在位時唯一高明的外交策略了吧。

伊達政宗十五歲的時候初陣,到了十八歲,輝宗突然宣佈退位,而讓政宗繼承伊達家。輝宗讓位給政宗的原因,恐怕並非是「慧眼識英才」,而是因為其妻「鬼姬」並不喜歡政宗,偏愛次子小次郎,屢次想更改嗣子的緣故吧。
輝宗知道,如果兄弟、母子相爭,如果改變立嗣決定,勢必引發家中大亂,既然自己無法約束義姬,最好的應對之策,就是趁未年老的時候,先確立政宗的家督身份。自己雖稱隱居,但其實是作為新家督堅強的後盾,則義姬必然不敢妄動,這樣過個幾年,等政宗培養好了自己的勢力,獲取了家裡的人心,即便父親死去,也無人可以動搖兒子的地位了。
況且,在當時的武將們看來,別管年齡大小,只要已經元服,且經過初陣,男孩子就已經成長為一個大人了,可以把重擔交付到他的身上。
伊達政宗繼任家督時隔不久,就發生了一樁惡性的反叛事件。小濱城主大內定綱,雖是名門多多良氏流大內氏的後裔,但在奧州,不過小小一個國人領主,靠著下克上才成為一方豪族的。這樣微薄的勢力,在葦名氏和伊達氏之間來回搖擺,也就很正常了。不幸的是,定綱甚得伊達輝宗的信任,而他卻辜負了這種信任,一邊名義上臣服伊達氏,一邊暗地裡投靠葦名氏。初繼位的政宗當然不能允許類似事件發生,更需要以此為契機,殺人立威,於是親統大軍,討伐小濱城。
天正十三年(1585年)八月,伊達政宗攻克了大內氏的小手森城,將籠城兵卒及其家眷八百餘人,不分男女老幼全數屠殺乾淨。大內定綱肝膽俱裂,放棄小濱城,逃往葦名氏的領地。

大內定綱後來通過伊達政宗的家臣片倉景綱聯絡,再度回歸伊達氏,並且成為政宗家臣團中忠心耿耿的一員。且說他有一個好友,乃是二本松城主畠山義繼,真正的幕府分支,奧州名門。義繼非常重義氣,前此響應了大內氏的反伊達氏行動,因此也遭到政宗的攻擊。義繼卑躬屈膝,向隱居的伊達輝宗求情,才被放過一馬。
大概被小手森城的血案影響,變得寢食難安,畠山(二本松)義繼一直對伊達政宗懷有仇恨。數月後,他帶著一批家臣來向輝宗致謝,卻趁此劫持了輝宗,準備捉去二本松城,威脅政宗歸還遭侵奪自己和大內氏的領地
在米澤城外,伊達追兵趕上了畠山義繼一行人,雙方展開激戰。據說,當時義繼用短刀頂著輝宗的脖子,輝宗於是大叫:「不要顧慮,向我發炮!」鐵炮鳴響,一枚子彈先穿過輝宗的身體,又要了義繼的性命,兩人同歸於盡。
父親之死,使伊達政宗怒發如狂,(或者說必須表現成這樣),他不顧當時外交態勢不利於己,輝宗去世後才七天,就貿然發兵一萬三千,討伐二本松畠山氏。佐竹、葦名等勢力應援二本松,聯軍三萬,於當年十一月十七日,在阿武隈川邊與伊達軍展開大戰——這就是著名的「人取橋合戰」。
伊達政宗以少敵多,一度瀕臨全軍崩潰的邊緣,老將鬼庭左月良直戰死,他自己也險些被擒。但是,激戰竟日,終於迎來了夜晚,佐竹軍因為聽到「水戶氏準備進攻佐竹領」的傳聞,同時擔任軍師職務的佐竹義政被家僕暗殺,而主動撤退,脫離戰場。聯軍因此崩潰,伊達方將領片倉景綱、伊達成實等趁機於後追趕,斬獲頗豐。
伊達政宗最為依賴的重臣就是上述的片倉景綱和伊達成實。伊達成實通稱藤五郎,是直宗子實元之子,按輩分算政宗的叔父,但其實比政宗還要小一歲。他是政宗的左右手,也是威震奧羽的名將,但在此後的1595年,卻因為無法確定的原因而離開伊達家,出奔高野山。此後成實曾一度出仕德川家康,上杉景勝也想以五萬石的待遇招募他,但遭到拒絕。政宗憤恨成實的出奔,發兵討伐成實治下的角田城,成實的妻兒被迫自殺。
但在出走五年後,通過片倉景綱和留守政景等人的斡旋,伊達成實又回歸伊達家,並且竭盡忠誠,直到七十九歲高齡去世。他晚年曾受邀前往德川幕府,擔任「戰話」的講師,還完成後世藉以研究奧州伊達氏的重要史料《成實記》。成實的盔飾,據說是蜈蚣,以宣示「絕不後退」的信念。
片倉景綱則通稱小十郎,後世稱其與上杉家的直江兼續並為「天下二大陪臣」。景綱本是米澤八幡神社的神職人員,家系不明,受伊達輝宗的重臣遠藤基信推舉,成為幼年伊達政宗的侍衛,而他的姐姐(一說母親)於喜多則是政宗的乳母,政宗因此以兄事之,對他言聽計從。傳說,政宗幼年時罹患天花,右目失明並且鼓出,非常醜陋,打擊了他的自尊心,景綱因此揮起小刀,一刀割去政宗右目,並要政宗振作起來。人取橋之戰,片倉景綱在最危急的時候,大喊「我是伊達政宗」,吸引了敵軍主力,救了政宗的性命。
人取橋合戰以後,政宗接受了教訓,開始穩穩擴展自己的領土。但此時豐臣秀吉已成天下人,不日就將關東出陣,因此政宗急欲統一奧州,以準備好與秀吉對戰或者談判的本錢。
人取橋合戰後的第二年(1586年),他攻克二本松領;第三年(1587年),討伐內通羽州最上氏的家臣鯰貝宗信,接受大內定綱的歸降;隨即為了援助老婆的娘家田村氏,又與相馬氏展開激戰。

天正三年(1575年),葦名家葦名盛興病死,其子尚幼,於是還老而不死的盛氏作主,把盛興的妻子伊達御前改嫁給自己的養子盛隆,並由盛隆繼任家督。他的本意,是趁機繼續維持和兩大諸侯的和平友好關係,一是伊達氏,二是盛隆出身的二階堂氏。但是,放著大批本家親戚不照顧(如同族的豬苗代、荒井、富田、針生等氏),卻傳位給外人,這就種下了家族內亂的苦果。五年後,六十歲的葦名盛氏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終點,而葦名氏最後的動亂也開始了
葦名盛氏才死,葦名氏家主盛隆及其子、三歲的龜若丸就被家臣刺殺了,宗家家系斷絕。於是,對應不同的繼承人選,家族開始分裂,佐竹派推舉佐竹義重的次子義廣,伊達派推舉伊達政宗的幼弟小次郎竺丸,兩派爭鬥不休。最終,佐竹派佔了上風,迎來佐竹義廣為葦名氏當主,改名為葦名盛重,時年十三歲。
伊達政宗對這種結果當然不能滿意,他煽動葦名氏家臣造反。心慌的葦名盛重急忙跑去參覲豐臣秀吉,為自己找個穩固的靠山,而把家中事務都交給了重臣金上盛備。可是此時,秀吉的寶刀尚未指向關東,遙遠的靠山根本不起作用,近在眼前的「獨眼龍」伊達政宗可已經開始了他疾風烈火般的奧州統一戰。當時,政宗長驅直入,殺到阿武隈川邊,葦名軍與戰大敗,盛重只好向親爹佐竹義重求救。
「鬼義重」趁機伸手陸奧,與葦名氏合兵三萬,包圍了伊達氏的郡山城,而豐臣秀吉也千里迢迢送來了百梃鐵炮作為支援。攻防戰打得非常激烈,最後因為大名巖城氏的調停才暫時休戰。
巖城氏。同為平氏後裔的巖城氏,前此一直在伊達氏和葦名氏中間左右搖擺,此戰後完全倒向葦名、佐竹一邊,導致遭受伊達政宗的猛攻,幸虧時機從天而降,當主巖城常隆匆匆忙忙小田原參陣,才算勉強保住了家系。
天正十七年(1589年),葦名盛重再度出兵須賀川,正在惡戰之時,豬苗代盛國謀叛,引伊達軍直闖主城黑川。盛重急忙揮兵趕回,六月五日,他在磐梯山的摺上原撞上伊達軍,於是展開大戰——這就是著名的摺上原合戰,乃是繼人取橋以後,伊達政宗一生中的第二場關鍵性戰役。
摺上原合戰,參戰的葦名軍約七千人,伊達軍則為五千人,戰鬥首先在葦名方大將富田將監和剛投順伊達方的豬苗代盛國之間展開。惡戰許久,因為葦名軍背著西風朝前猛衝,豬苗代盛國大敗後退,伊達方二番隊片倉景綱急往支援,依然處於下風。就在危急關頭,風向突然反轉,東風強烈,吹得葦名軍士卒很難睜開雙眼,伊達政宗趁機親率鐵炮隊於側面射擊,挽回了敗局。
葦名軍中一部分不滿主家倒向常陸佐竹氏的部隊首先敗走,終於導致全面崩潰。此戰,葦名氏死傷兩千五百人,當主盛重帶著十三騎逃回本城會津黑川城,並於十日晚又逃出黑川城,往佐竹氏控制的常陸國遁走。次日,伊達政宗進入黑川城,獲得了戰役的最後勝利。

心得:
好久沒編輯這麼多資料了..基本上有些地方都刪除掉了..或許會略顯不足..這點還請閱文者多見諒..而往後幾天..會在補述一下資料..
而或是各位有更詳細的資料或是紀事..也可以做補述..其實伊達政宗..個人覺得慚愧..我是看一部漫畫才知道他的..雖然已經距離現在很久了..
但漫畫的畫風..讓我覺得這個人有一定的霸氣存在..絲毫不輸德川..或許如同資料所陳述的..生不逢時吧..很多人看到伊達..會與三國的夏侯惇做比較..
因為都是獨眼的武將..故而一些對歷史有研究的人..會將兩位的種種精力於參與戰事..做相互的討論..只是就所有的資料看來..伊達與夏侯惇是不屬於同
一類型的..所以我一直無法做相論..這點若是跟各位意見相左..還請見諒..最近應該會盡量找一些關於紀錄伊達的書籍或史書..若有..往後也會慢慢補述在此
篇文章..
而關於"初陣"跟"元服"..有研究日本戰國史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兩詞..我附加說明好了..
如有錯誤..也請指正
"初陣~第一次初上戰場的事"
"元服~成年禮"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