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鬱藥物可能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
作者:Fran Lowry
出處:WebMD醫學新聞
一項於3月15日線上發表在美國臨床精神學期刊的新研究指出,使用抗憂鬱藥物可能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
由台灣亞東紀念醫院吳其炘醫師領導的研究團隊寫到,憂鬱症是中風的獨立危險因子,但是以抗憂鬱藥物治療憂鬱症是否可以逆轉這個風險,目前仍不清楚。
自從許多研究顯示抗憂鬱藥物特別是選擇性血清素再回收抑制劑,可能誘發出血併發症以及腦部大血管收縮後,對於使用抗憂鬱藥物腦血管效應的關注就越來愈多。
為了釐清腦血管事件風險與使用抗憂鬱藥物之間的關係,吳醫師及其同事進行了一項收納24,214位中風患者的病例交叉研究,這些患者於1998年到2007年收納在台灣國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中。
這項病例交叉研究的設計是一種檢驗短暫暴露對急性預後影響效應的方法。他們寫到,在這項研究設計中,每位患者作為他(她)自身的控制組;研究人員比較於7、14與28天時病例及控制期間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比例。
這項研究分析顯示,發生中風的平均年齡為68.6歲(標準差12.0歲);研究中,將近一半(48.3%)受試者是女性,36.3%罹患情感性疾病、75.9%有缺血性中風。
【處方越少、風險越高】
研究作者表示,中風前兩週使用抗憂鬱藥物與中風風險高出48%有關(95%信賴區間為1.37-1.59);然而,並未發現在過去一年間使用抗憂鬱藥物的數量與中風風險有關。
此外,中風前兩週使用抗憂鬱藥物,並未與過去一年內有3到5次處方患者的中風風險有統計上的關係。
研究作者們報告,有6次以上抗憂鬱藥物處方的患者,中風風險較低,而那些只有1或是2次處方的患者,中風風險較高。
使用高度抑制血清素運送受器的抗憂鬱藥物,比使用其他種類抗憂鬱藥物的中風風險高。
研究團隊寫到,其研究與那些顯示高度抑制血清素運送受器的抗憂鬱藥物,具有更強的抗血小板作用,且與其他器官系統較高的異常出血風險有關相符。
而一項令人意外的發現是,強效血清素抑制劑與較高的缺血性中風風險有關;研究人員表示,抗憂鬱藥物造成的血管收縮是個可能的機轉。
【似是而非的發現?】
此外,他們指出,使用強度較低的血清素運送受器抑制劑與任何一種中風種類風險增加有關。因此,需進一步研究與使用抗憂鬱藥物有關之中風風險機轉。
研究人員發現長期使用抗憂鬱藥物可能確實會保護患者免於中風,但這樣的發現該如何詮釋仍然未知。
研究人員也表示,病例交叉研究設計代表暴露在抗憂鬱藥物的頻率會隨時間改變,且他們的研究結果可能受到急性適應症例如突發的情緒悲傷所影響;另外,使用健保資料庫有許多先天上的限制,包括無法正確評量順應性。
雖然有這些限制,但研究人員的結論是,其研究結果具有重大臨床與公共衛生應用,他們建議低劑量使用抗憂鬱藥物,且持續追蹤副作用,特別是有腦血管事件風險的患者,因為中風風險顯然與劑量相關,且在頭幾次處方就會出現。
【相斥的研究發現?】
麻州波士頓哈佛醫學院神經科教授、美國神經醫學會發言人Lee H. Schwamm醫師評論指出,這項研究設計非常複雜,且研究中有幾個地方是相斥的;他們寫到,使用抗血栓藥物增加中風風險2.6倍,但多次處方抗憂鬱藥物降低這個風險。他也擔心有許多未經測量的共同影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