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
唐玄宗李隆基,因平定韋氏之亂被立為太子。即位後,由於知人善任,禮賢有加,在他的周圍聚集起大批賢能之士,這時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空前繁榮,唐朝進入鼎盛時期,後人稱這一時期為「開元盛世」。
但是到了唐玄宗天寶年以後,寵愛楊貴妃,政事委於李林甫、楊國忠、高力士之手,政治日漸腐敗。楊貴妃之兄楊國忠為宰相,為了杜絕邊將入相之途,於是重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致使安祿山一人即握有三鎮節度使之軍事大權。楊國忠專權期間,對外戰爭失敗,與安祿山漸漸不和。安祿山野心很大,他幾次入長安探虛實,知道唐朝兵力空虛,於是預謀作亂,準備奪取天下。
安史之亂爆發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甲子日(西元755年12月16日),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安史之亂」,以誅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安祿山聯合突厥等組成共十五萬士兵,號稱二十萬大軍,唐朝河北二十四郡紛紛瓦解。當時在驪山華清宮的唐玄宗原本不相信安祿山會叛變,起初仍半信半疑,直到平原郡太守顏真卿派人將軍情急傳給玄宗,玄宗才恍然大悟。
安祿山大軍不久便攻陷洛陽,天寶十五年(西元756年)在洛陽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自稱「雄武皇帝」。唐玄宗因急於解除長安之危,誤斬兩名大將封常清與高仙芝,此舉令唐軍上下大為震動。
叛軍很快就逼近潼關,朝中無人迎敵,玄宗只好起用已告老返鄉的老將軍哥舒翰,統領臨時拼湊的二十萬大軍去前線鎮守潼關。正直忠勇的哥舒翰上奏皇帝說:「安祿山不得人心,只要我們堅守城池,他們內部就會發生矛盾爭鬥,等他們力量減弱,我們再出兵征討,定能獲勝。現在出兵定中埋伏。」當時遠在河北的郭子儀、李光弼也上書給皇帝:「潼關天險,足以堅守,不可出擊,待援軍到達,一舉可破。」可是楊國忠妒嫉哥舒翰權重,怕其將來對自己不利,一再攛掇唐玄宗讓哥舒翰出兵,唐玄宗聽信楊國忠,接二連三下旨令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只得率軍出關迎敵,果然中了埋伏,唐軍大敗。哥舒翰被抓,因誓死不降叛軍,被安祿山殺害,潼關失守。
唐玄宗在危急下,倉惶逃往四川,途中禁衛軍將士發動兵變,要求唐玄宗立即將楊國忠、楊玉環正法,以向天下謝罪,唐玄宗無奈,只得殺了楊氏兄妹。因唐玄宗逃至成都,所以太子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由於被視為禍水的楊氏兄妹已被消滅,加上唐室有了維繫民心的新政府,所以各地紛紛起兵響應滅叛軍,尤以張巡和許遠死守睢陽,阻斷叛軍掠食東南,更使糧食能夠順利轉運、財賦能夠充裕支援北方的唐朝軍隊,奠定了長期對抗叛軍的經濟基礎。
唐肅宗至德二年(西元757年)正月,安祿山為其義子安慶緒所殺後,勢力大為減弱。郭子儀等率領大食、回紇的援兵乘機反攻,收復長安、洛陽。安慶緒敗逃到鄴(今河南安陽),其原有部將數萬人悉歸史思明所有。安慶緒因此想除掉史思明,史思明知道後,把所統領之十三郡及八萬軍投降於唐,唐封史思明為歸義王。但是唐朝對史思明依舊不信任,想要計劃翦除他,史思明知道後又再次叛唐,與安慶緒復合。
乾元二年(西元759年),史思明殺安慶緒後自稱大燕帝位。上元二年(西元761年),史思明大敗李光弼,欲西進長安,途中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眾叛親離,軍力大衰,屢次交戰,都為唐軍所敗。寶應元年(762年)十月,唐代宗繼位,借助回紇兵力收復洛陽,史朝義兵敗逃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北)。寶應二年(763年),李適、僕固懷恩等收復失地,叛軍逃往范陽,史朝義被部下李懷仙逼迫,窮途末路之際自殺身亡。歷時八年的「安史之亂」宣告結束。
對唐朝國勢的影響
「安史之亂」歷時八年,唐元氣大傷。這場戰役使北方經濟遭受重大破壞,損失四分之三以上,從此,經濟重心逐漸南移。此外,為了弭平叛軍,唐朝的邊防軍調往內地支援,使得吐蕃等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安西四鎮及河西走廊之地盡失,使唐朝在西域邊疆的威權勢衰。總之,唐朝盛極一時的國力,因此戰役而衰敗,加上藩鎮勢力不斷擴大,導致戰亂紛起,可以說:唐由盛世轉為衰落,關鍵即是「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