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從禮貌用語做起
高爾基說過:“語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做為一名現代家長,
在孩子的教養過程中,應注意從孩子的呀呀學語階段,就注意教育他學會禮貌用語。
比如正確地稱呼大人,說“謝謝、請、對不起”等禮貌用語。
還有一種情況,孩子說話雖然不帶髒字,但說話的態度不好,語氣急躁甚至嚴厲。
這也是不好的習慣。試想,一個人語言文明、卻舉止粗野,或者舉止得體,
卻出口不遜,這都是不和諧的。因此,家長在教養過程中要讓孩子學會說話和氣、
舉止文雅、活潑大方、形成待人誠懇、落落大方的良好習慣。
集體意識—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行為習慣。
人是社會性的。孩子在一歲之後,越來越有了對夥伴兒的需求。
但是對每一個孩子來說,如何與夥伴相處,還是他們亟需學習的一門學問。
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在早期教育中引導孩子與夥伴兒交往。在0-3歲期間,
要經常帶孩子走出家門,接觸外部世界,讓孩子不認生;孩子進入幼稚園後,
就引導孩子與周圍夥伴友好相處,要讓孩子有集體榮譽感,鼓勵孩子幫助別人,
或為集體做事情—儘管有時,孩子所做的“
幫忙”可能在大人眼中有些可笑,但切忌打擊孩子的熱情。
一般說來4—6歲的孩子就有了東西的歸屬意識。比如,這個玩具是我的,
這盆花是媽媽的,玩具娃娃是幼稚園。家長應因勢利導,支持孩子把自己的玩具、
圖書借給小朋友,教育孩子幼稚園的玩具要大家輪著玩,甚至以身作則,
積極參與幼稚園的各項活動……這樣,才會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集體意識,
學會遇事考慮他人的感受,不能僅僅以自己為中心。
勞動習慣—讓孩子從自己穿衣做起。
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占絕大多數。現代父母在孩子的教養上,常常會過度保護或生活中處處代勞。
在這種教養方式下,孩子可能會失去自己動手的機會,進而失去辦事靠自己的意識。
勞動習慣,同樣是一項在幼兒時期就應該培養的行為習慣。
一般幼兒的好奇心使他喜歡自己做。我們都知道孩子從1—2歲起就會搶著要自己吃飯,
可常常是飯菜灑了滿桌,就是放不進嘴?堙C類似的情況還有,像孩子要自己穿衣、穿鞋、
幫忙疊衣物、收玩具。但由於他們年紀小,勞動能力有限,在有些家長看來無異於幫倒忙。
有些家長就喜歡自己代替,把一切打理得乾淨利索。天長日久,就像俗話說的:
父母能幹,兒女嬌癡。孩子失去了學習和參與的機會,理所當然地認為這些就該由家長做。
漸漸產生了依賴性。現在有的小學生甚至中學生都不做一點自我服務性勞動,
認為“我的任務是學習”,進而不愛惜勞動成果;還有一些孩子生活自理能力極差,
離開家長就吃不好、穿不好,這都是早期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