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納出三十六計的名將
檀道濟(?~436),南朝宋將領。漢族,祖籍高平金鄉(今屬山東金鄉縣卜集鄉檀莊),出生於京口(今江蘇鎮江)。身出寒門,從軍20餘年,由士兵升至大將軍。東晉末,從劉裕攻後秦,屢立戰功,官至征南大將軍。後文帝以其前朝重臣,諸子皆善戰,忌而殺之。檀道濟戎馬倥傯,戰績卓著。根據他多年的戰爭經驗,總結出三十六計,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的軍事著作遺產,被載入史冊。
檀道濟,左將軍檀韶的弟弟。從小父母雙亡,在居喪期間十分重禮。事奉兄姊以和藹謹慎著稱。宋武帝劉裕創業之初,成為劉裕的建武將軍參軍事、轉官征西將軍參軍事。後討平魯山,擒獲桓振,授官為輔國參軍、南陽太守。因為有幫助劉裕擴大勢力建有功勳,封為吳興縣五等候。盧循造反之後,群盜紛紛起事,郭寄生等聚集在作唐,道濟受命為揚武將軍、天門太守討伐平定了他。其後跟從劉道規討伐桓廉、苟林等,率領督厲文武官員,身先士卒,所到處敵人多被打敗。
後徐道覆來攻,劉道規親自出來抗戰,檀道濟的戰功居多。陞遷為安遠護軍、武陵內史。又任太尉參軍,拜為中書侍郎,轉官寧朔將軍,參太尉軍事。因前後的功勞封爵為作唐縣男,食邑四百戶。補官太尉主簿、諮議參軍。豫章公劉裕長子劉義符為徵虜將軍鎮守京口時,檀道濟是他的司馬、臨淮太守,又擔任他的西中郎司馬、梁國內史,後又任他的徵虜將軍司馬,加號冠軍將軍。
東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劉裕北伐,檀道濟擔任先鋒從淮河、肥水出發,所到各城都紛紛投降。進而攻克許昌,俘穫後秦寧朔將軍、潁州主守姚坦,以及大將楊業。到成皋,南燕兗州刺史韋華投降。直進洛陽,南燕平南將軍陳留公姚洗歸順。拔城破壘,共俘獲四千餘人,有人建議應該都處死後把屍體堆在一起成為京觀。檀道濟說:「討伐罪人,哀愍百姓,正在今日。」全部釋放遣散回家。於是各少數民族感激和歡悅。相聚前來投奔的人很多。接著道濟又攻據潼關,與其他軍隊一起攻破姚紹。長安平定後,檀道濟被任為徵虜將軍、瑯琊內史。劉義符將去鎮守江陵,又任檀道濟為他的西中郎司馬、持節、南蠻校尉。又加號徵虜將軍,陞遷為宋國侍中,兼任世子中庶子,兗州大中正。
劉裕稱帝,檀道濟轉官護軍,加散騎常侍,兼領石頭戍事。准許他直入殿省。又因他輔佐創業的功勞,皇帝改封他為永修縣公,食邑二千戶,徙官為丹陽尹,護軍不變。後又出任為監南徐、兗之江北、淮南諸郡軍事、鎮北將軍、南兗州刺史。宋文帝景平元年(423),北魏鮮卑軍隊在東陽城包圍了青州刺史竺夔,竺夔告急。朝廷下詔加官檀道濟為使持節、監征討諸軍事,與王仲德一起去救東陽。未到東陽時,鮮卑軍隊已燒掉營房、攻具逃走。擅道濟正要出追,因城內無糧,於是開糧窖取陳年之谷,窖深數丈,出谷作米,經過一夜,鮮卑兵逃去已遠,不再可追,最終只得作罷。回軍後仍鎮守廣陵。
徐羨之將廢廬陵王劉義真為平民,以此先告知檀道濟,檀道濟不同意,多次陳說不可,但不見採納。徐羨之等人打算廢少帝劉義符,立劉義隆,託辭讓檀道濟入朝,到建康後,把這計謀告訴他。將實行廢立的前夜,檀道濟到領軍府謝晦處住宿。這一夜謝晦轉輾不能入睡,而檀道濟則上床便睡著,謝晦十分佩服他。廢劉義符後,太祖劉義 隆還未到,檀道濟入內守朝堂。宋文帝即位,進號征北將軍、加散騎常侍,賞給鼓吹樂隊一部。進封為武陵郡公,食邑四千戶,但檀道濟堅決辭去。又增加督青州、徐州的淮陽、下邳瑯訝、東莞五郡諸軍事。
後謝晦起兵造反,在討伐謝晦時,到彥之戰敗,退保隱圻,剛好道濟率領軍隊趕到。謝晦軍本來以為檀道濟與徐羨之一起被殺,忽然聽到他上來,人心動盪害怕,不戰自潰。謝晦事平定後,升為都督江州、荊州的江夏、豫州的西陽、新蔡、晉熙四郡諸軍事、征南大將軍、開府儀同之司、江州刺史,持節、常侍不變。宋文帝元嘉八年(431),到彥之北伐鮮卑,已平定黃河以南,不久重新失去,洛陽金墉、虎牢都被敵人佔領,北魏軍逼近滑台。
朝廷加檀道濟都督征討諸軍事,率軍北討。軍隊到達東平壽張縣,遇到鮮卑的將領安平公乙旃眷。檀道濟統率寧朔將軍王仲德、驍騎將軍段宏奮起進擊,大敗北魏軍。轉戰到高梁亭,鮮卑寧南將軍、濟州刺史壽昌公悉頰庫結前後迎戰,檀道濟分別派遣段宏及台隊主沈虔之等設奇兵出擊,當即斬殺悉頰庫結。檀道濟進軍到濟水上,連戰二十餘日,前後數十次交戰,鮮卑軍隊人數眾多,結果滑台被北魏佔領。檀道濟在歷城保全軍隊而返回。
檀道濟因在前劉裕一朝立功,威信名望特別高,左右及心腹,都身經百戰,幾個兒子有才氣,因而朝廷懷疑,對他不放心。宋文帝生病多年,屢次病危,彭城王劉義康怕皇帝駕崩後,檀道濟不可控制。元嘉十二年(435),宋文帝病更重,剛好鮮卑在邊境上進犯,就召檀道濟入朝。檀道濟到來時,宋文帝病已好轉。元嘉十三年春,朝廷將要派檀道濟回鎮,突然宋文帝又發病,再召檀道濟回到餞行的道路上,於是把他逮捕交給掌刑獄的廷尉。
詔書說:「檀道濟趕逢時遇,在過去受到了皇恩,他得到的寵幸和厚待,無人能及。但他不對這特殊的恩遇有所感動,去想報答其萬分之一,反而憑空懷疑和存有反心,而且在危險的道路上越滑越遠。元嘉以來,猜疑多結,不義不親的心,附下欺上的事,已經為大家所知道,暴露無遺。謝靈運叛逆明顯,但他卻贊同他的邪說,常為他隱瞞。還偷偷散發財寶貨幣,招誘狡猾之徒。逃亡的人前來投奔的越來越多,日夜窺測謀劃,想要達到這非望的目的。鎮軍將軍王仲德去年入朝,多次陳說此事。朕因為他位居台鼎高位,預先賞賜封土,希望彌補互相的縫隙,使他或許能革面洗心。
可是他怙惡不悛,終於發動反叛,因為朕生病,就規劃實現其陰謀。前南蠻行參軍龐延祖瞭解了他的全部陰謀,向我密報。對天子和父母的叛變,刑罰是不能赦免的。何況罪孽之深,像他這樣嚴重。便可逮捕交付廷尉,按刑處斬。此事只限於首惡,其餘都無所追究。」於是下令逮捕檀道濟和他的兒子給事黃門侍郎檀植、司徒從事中郎檀粲、太子舍人檀隰、征北主簿檀承伯、秘書郎檀遵等八人,都在廷尉處斬首。又收捕司空參軍薛彤到建康處死。派遣尚書庫部郎顧仲文、建武將軍茅亨到尋陽,收捕檀道濟的兒子檀夷、檀邕、檀演及司空參軍高進之斬首。
薛彤、高進之都是檀道濟心腹,勇敢而有武力,當時人把他們比作張飛、關羽。起初,檀道濟見人來逮捕,脫下頭巾擲到地上說:「這是破壞你的萬里長城!」檀邕之子檀孺被寬宥,到孝武帝時,任官奉朝請,死於公元436年4月9日。
元嘉九年(432),檀道濟因屢有大功,被封為司空,鎮尋陽。元嘉十三年(436),劉義隆生重病,彭城王劉義康執政,擔心檀道濟會在劉義隆死後謀反,矯詔召檀道濟入朝。臨行前,其妻勸檀道濟說:「震世功名,必遭人忌,古來如此。朝廷今無事相招,恐有大禍!」檀道濟不聽勸告,說:「我率師扺禦外寇,鎮守邊境,從沒有辜負國家,國家又怎麼會辜負我心呢?」結果,檀道濟一到建康,就被劉義康逮捕。檀道濟被抓時,狠狠地把頭巾拉下摔在地上,說:「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最後,檀道濟與其子十一人,及薛彤、高進之等親信將領都在建康被處死。
消息傳到北魏,魏軍將領彈冠相慶:「檀道濟一死,南方就再沒有可畏懼的人了!」檀道濟死後,南朝在軍事上轉入守勢,北朝則佔據主動地位,屢次南征。後北魏曾南征至長江北岸的瓜步,宋文帝劉義隆登石頭城北望,面有憂色,長吁道:「如果檀道濟還在,怎麼會到這個地步!」劉義隆詢問殷景仁說:「誰可接替檀道濟?」殷景仁回答說:「檀道濟因屢立戰功,所以有威名,其他職務未必能夠勝任。」劉義隆說:「不然,西漢時李廣在朝廷,匈奴不敢南侵,能夠接替他的還有誰?」。
所謂的自毀長城就是如此,檀道濟多年隨劉裕爭戰,立下了許多汗馬功勞,後來宋文帝劉義隆接位,在政治上非常擁有柔韌之力,依照先前定下與自己的見解,讓戰亂之後的社會獲得經濟的恢復,可是在戰爭武的方面,就完成比不上他的父親。雖擁有元嘉之治的美名,不善用將領如檀道濟等,有兵無將,有將無才,後世更留下了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