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沁機槍的最初試驗型號,槍管外還沒有水冷套筒,外形與今天我們看到的馬克沁機槍有很大差別
武器的發展總是和戰爭密切相關。19 世紀下半葉,歐洲正處於殖民主義向外擴張的頂峰時期,為滿足頻繁戰爭的需要,各國都在迅速更新自己的步兵裝備,在連發步槍普遍使用之後,更需要的是一種能自動裝填子彈、具有壓制性火力的武器。雖然此前已有能夠連續發射的加特林多管機槍,但這種以人力驅動的連發武器非常笨重,射速也低,不適合野戰需要。填補這一空白的是海勒姆·史蒂文森·馬克沁發明的馬克沁機槍,它的出現是輕武器史上繼後膛定裝彈出現後最重要的一次變革。但難以令人置信的是,取得如此成就的馬克沁卻是“半道出家”,在發明馬克沁機槍前他甚至是個對槍械所知無多的“門外漢”。
“自動武器之父”與馬克沁機槍的誕生
馬克沁於1840 年2 月25 日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桑格斯維爾。由於家境困難,他14 歲時就輟學在一家馬車製造廠做學徒,後又從事過獵手、軍人等多種職業。生活的坎坷使得少年時代的馬克沁寡言少語,他將除工作以外的大部分時間用在勤奮自學上,逐漸顯露出在機械、電氣工程方面的天賦和創造性的動手能力。馬克沁在馬薩諸塞州自己叔叔的工廠裡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發明的燙髮熨斗、照明用煤氣發生器、鐘錶去磁機和機車車頭燈都獲得了美國專利,他還負責安裝了紐約首家電氣照明設備。由於馬克沁的發明主要集中在電氣方面,不可避免地遭到當時美國電氣業龍頭老大——愛迪生公司的排擠,因此他遠赴歐洲考察,準備開拓當地市場。但馬克沁到歐洲轉了一圈後,意識到製造武器是一項更好的商業投資,於是已經42 歲的馬克沁決定轉變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久他在倫敦定居,並加入了英國國籍。
俄國製M1910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親自操作他設計的砲兵用高輪架馬克沁機槍
作為一個勇於創新的人,馬克沁將目標定位在研製一種能夠實現快速發射的自動武器上,這首先要求能找到一種全新的脫離人力操作的自動原理。馬克沁不僅具有天賦與勤奮,同時他還有著少見的機敏頭腦和非凡的洞察力,他將注意力放到了人們習以為常、熟視無睹的射擊後座現像上,並且巧妙地加以利用。經過苦心鑽研,他為即將出現的自動武器找到了連續射擊的理想動力來源——火藥氣體,通過彈簧和機構的運動和轉換,將火藥氣體產生的後座力用於完成開鎖、拋殼、裝彈和閉鎖等一系列動作,使得單根槍管的武器也能夠實現連續發射。馬克沁在一支改裝過的溫徹斯特槓桿步槍上驗證了他的設想,證明這種自動原理是切實可行的。
1883 年,馬克沁在倫敦哈頓花園路57 號的住所內開始試制他的新槍。他從事的是一項前無古人的發明,沒有類似產品可供借鑒,全部零件和工具、量具都是親手設計製作,只有槍管是外購的成品。馬克沁的設計採用槍管短後座自動原理,在發射瞬間,槍機和槍管扣合,發射後兩者共同後座一段距離,然後槍管先停止移動,通過肘節機構實現開鎖,槍機繼續後座,完成抽殼、拋殼動作,壓縮復進簧並使發射機構待擊,同時帶動供彈機構將下一發槍彈提到供彈位置上,隨後槍機在復進簧作用下復進,將下一發槍彈推進槍膛,槍機與先行複進的槍管再次扣合完成閉鎖,隨後擊發槍彈。發射動作每秒往復循環10 餘次,射速高達每分鐘600 餘發,第一次實彈射擊時,僅用了1.5 秒鐘就將裝填的6 發子彈全部射出,遠遠超過原有的各種手動機槍。馬克沁在他的設計中還巧妙地借鑒了一些前人的成果,如溫徹斯特步槍的肘節式閉鎖機構,以及加特林機槍上的某些設計。為解決射擊速度提高帶來的彈藥補充問題,馬克沁創造性地設計了一種由彈帶和拔彈齒共同作用的供彈系統,取代了最早試驗用的加特林供彈漏斗,333 發子彈預先裝在一根長約6.4 米的帆布帶中,以節省裝彈時間,射擊時布帶被自動拉入進彈口,布帶頭上帶有鎖扣,可以兩兩相接以維持長時間的連續射擊。馬克沁還發明了油壓緩沖和射 速調節裝置,並開創了機槍分解結合時不使用工具的先河。在一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這些設計仍然沿用於各種現代自動武器上。
1888 年8 月馬克沁機槍的一次展示活動,射手右後方站立者為馬克沁
由於馬克沁沒有專業知識背景,所以很多業內專家並不把他和他的發明放在眼裡,甚至1883 年進行原理性試驗的時候,仍然不相信他能完成這一發明,反而給予冷嘲熱諷。另一大難題是與人們的傳統觀念作鬥爭,當時專家們普遍認為不管武器發展到什麼高度,進攻時的步兵火力都不過是決鬥的前奏曲,最後取勝仍要靠刺刀和肉搏,因此各 國列強並沒有立即認識到機槍的戰術價值。另外很多人認為,步槍用一發子彈就能殺傷一個敵人,但如果使用馬克沁機槍這樣的高射速武器的話,當敵人倒斃之前已經發射很多發,不可避免地會浪費寶貴的子彈,這種觀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馬克沁的訂單。因此1884 年當馬克沁試製成功世界上第一挺真正以火藥燃氣為能源的機槍後,如何打開市場成了擺在他面前的一道難題。馬克沁採用的方法就是用事實說話,不辭辛苦地帶著樣槍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地上門推銷,或是邀請潛在客戶上門,通過實地射擊使客人們對他的武器產生興趣,再通過少量銷售和試用來鞏固這種印象。在俄國聖彼得堡,馬克沁親自為俄國皇族和高級軍官們進行了實射表演,在一分半鐘內打完了333 發槍彈,隨後俄陸軍砲兵管理局就訂購了一些,裝備要塞砲兵部隊。鑑於青年時代的教訓,馬克沁從1885 年起把自己設計的各種機構都申報了專利,生產馬克沁機槍的廠商必須付給他使用專利的報酬,雖然這樣做有“壟斷技術”之嫌,但實際上此法的確有效維護了自己的勞動成果。
英軍在岡比亞與當地部族武裝交戰時首次使用了馬克沁機槍
馬克沁的努力終於取得了回報。1888 年11 月21 日,英軍在非洲岡比亞與當地部族交戰時使用了馬克沁機槍,這被認為是這種武器的首次實戰應用。保守的英國人終於在馬克沁機槍發明8 年之後的1892 年,正式決定使用該槍,開始仍是沿用老式的11.43 毫米黑火藥槍彈,不久改用新發明的7.7 毫米無菸藥槍彈。德國在1899 年決定 也採用馬克沁機槍,但口徑改為7.92 毫米。美國位居第三,於1894 年開始使用,不久也由黑火藥槍彈改進為使用無菸藥的.30-06 步槍彈。俄國則從1900 年開始裝備馬克沁,起初全部依靠從英國進口,在1904-1905 年的日俄戰爭中,水冷式的馬克沁機槍表現出色,給予裝備法國哈其開斯氣冷式機槍的日軍極大殺傷,因此戰爭結束後俄國購買了馬克沁的專利,自行改進出M1905 和M1910 兩種馬克沁機槍並在圖拉兵工廠投入生產,兩者均發射俄式7.62 毫米槍彈。由於生產馬克沁機槍的國家很多,不僅口徑不一,外形差別也很大,僅槍架就有三角架、輪架等多種式樣,即使同一軍隊使用的馬克沁可能也並不相同,如一戰期間美國柯爾特公司就為俄軍生產過7.62 毫米口徑的維克斯機槍。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馬克沁機槍已是除法國外的各主要交戰國的普遍裝備。二戰後很多國家仍舊列裝這種機槍,其中很多國家裝備時間超過了半個世紀,如第一家採用馬克沁機槍的英軍一直到1968 年才全部撤裝。
索姆河一戰成名
馬克沁1916 年11 月24 日在倫敦家中去世,享年76 歲。在逝世之前,他還有機會見證他的發明所帶來的驚人殺傷力,這就是使得馬克沁機槍的威名持續了40 年之久的索姆之戰。
1916 年春,西線的持續平靜之中醞釀著更大的戰事。協約國軍隊總司令霞飛元帥與英軍總司令黑格元帥聯絡,計劃夏秋之際在法國北部的索姆地區進行一次大的戰役,以奪取戰場上的主動權。雖然黑格認為英、法軍在索姆的陣地地勢較低,而居高臨下的德軍在地形上佔據先機,但還是同意了作戰計劃。
塹壕中的一個德國5 人機槍組,裝備的是德國改進的MG08 型馬克沁機槍
1916 年7 月1 日晨,在持續一周的砲擊後,總攻擊開始了。英、法步兵紛紛跳出戰壕,沿著全長40 公里的正面戰線,像潮水一樣沖向德軍陣地。由弗里茨·馮·貝洛將軍指揮的德國第二集團軍所轄的8 個師在喬克高地一帶構築了堅固工事,安設了數百挺馬克沁機槍,在經歷了150 萬發砲彈的轟擊後,工事被毀不少,但機槍由於可以機動,損失並不大,正嚴陣以待英法聯軍的到來。半小時後,聯軍順利通過德軍棄守的前沿,進入事先標定好的機槍射程之內。大約8 時整,德軍埋伏的馬克沁機槍突然開火,密如飛蝗的槍彈象鐮刀一樣將促不及防的英法聯軍士兵一排排地掃倒,雷鳴般的喊殺聲逐漸微弱下去了,戰場上密佈著英、法軍的屍體,就像田野中所曬的大片乾草。據《第一次世界大戰史》記載,英法聯軍在這一天陣亡了6 萬人,而《簡氏步兵武器年鑑》1975 年版認為是5.7 萬人,其中的大部分都是倒在了馬克沁的槍口下。
由於主攻集中在索姆河北岸,因此損失主要是羅林森將軍指揮的英國第四集團軍和艾倫將軍指揮的第三集團軍,南線的法軍傷亡較輕。後世的人們在討論這一戰鬥時,常常把失利的原因歸結在英、法軍的軍服上,認為英軍的紅上衣和法軍的紅褲子太過顯眼。其實,當時英、法軍早已換上了保護色的軍裝,戰爭初期的老式軍服已基本廢棄。造成慘重傷亡的真正原因是,英、法等協約國部隊的指揮官還沒有完全認識馬克沁機槍這種高效殺人武器在防禦作戰中的威力,進攻時仍要求以密集隊形向前猛衝,在攻擊受挫依舊如此,同時士兵們不知道在敵人的火力下如何隱蔽自己,而砲兵也不能有效地掩護衝鋒中的步兵。
表現索姆之戰情形的油畫
美國歷史學家馬歇爾這樣形容7 月1 日的戰鬥:“這是英國戰史上最不光彩的一頁”。但對於馬克沁機槍而言,索姆一戰卻是它最輝煌的戰例。這場戰鬥之後,以馬克沁為代表的各種重機槍正式成為了“步兵火力的支柱”。索姆戰場的慘敗對協約國來說並不完全是壞事,英、法軍隊的中高層從這一血的教訓中認識到了機槍在陣地戰中的巨大威力,於是英國迅速生產由馬克沁改進而來的7.7mm 維克斯機槍並列裝部隊,而法國則大量裝備了導氣式自動武器的代表——哈奇開斯機槍,這下輪到德國人去品嚐在索姆英國人和法國人所嘗到的滋味了。
一戰中德國最著名的王牌飛行員,被稱為“紅男爵”的曼弗雷德·馮·里奇特霍芬所駕駛的福克戰鬥機部分殘骸,其中包括他使用的氣冷式馬克沁航空機槍。擊落里奇特霍芬的據說也是一挺馬克沁機槍
到一戰結束時,各參戰國都普遍裝備了水冷式重機槍,而且大多數外形與馬克沁機槍差別不大,有的在某些結構的設計上甚至超越了馬克沁的水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勃朗寧研製的M1901/M1917 、奧地利的斯瓦茲洛瑟以及意大利的佩里諾機槍,只不過使用最普遍和最廣泛的還是馬克沁機槍。德國不僅馬克沁裝備數量大,同時改進型號也最多,一戰期間還出現了可供單兵使用的MG08/15 ,該槍實際上是裝上了小握把和槍託的MG08 ,是輕機槍的直系前身。同樣在一戰期間,馬克沁機槍還率先登上了剛剛出現在戰場上的兩種重要武器——飛機和坦克上。德國在1909 年就開始研究飛機使用的輕型化馬克沁機槍,最終由海涅曼設計成功,1911 年開始生產,比1912 年試驗成功的美國路易斯機槍要早一年,因此馬克沁也是航空機槍和車載機槍的鼻祖。由於協約國對德國馬克沁機槍的威力記憶深刻,當一戰結束後,協約國第一件事就是在凡爾賽和約中限制其研製和生產新的水冷式重機槍,德國不得不以輕機槍的名義偷偷摸摸地繼續研究,結果歪打正著地研製出了MG34 等在二戰中大顯神威的通用機槍。
馬克沁機槍在中國
中國是第一批購買和仿製馬克沁機槍的國家。1888 年,在馬克沁機槍發明4 年之後,金陵製造局就在國內率先仿製成功這種新式武器,當時國內稱之為“賽電槍”,意思是說它發射速度快若閃電,到1893 年共生產30 餘挺,由於該槍發射的是黑火藥槍彈,故障率高,因此不久後即與連珠炮、神機砲等老式武器一併停造。1896 年夏,在倫敦近郊的比頓夫人莊園,赴英訪問的李鴻章觀看了馬克沁親自出席的馬克沁機槍射擊表演,一挺馬克沁機槍在數分鐘內便將一人粗的大樹攔腰打斷,李中堂不禁感慨:“太快!太快!”而在詢問了價格之後,這位洋務派領軍人物又自嘆:“太貴!太貴!”不過雖然昂貴,國內還是進口了為數不少的英國和德國製造的馬克沁機槍,該槍因為火力猛、威力大而被讚為“軍中利器”,到民國初年時,在交戰中使用馬克沁已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了。
1896 年夏,倫敦近郊的比頓夫人莊園,李鴻章(右二)與馬克沁(右一)與射擊表演使用的馬克沁機槍的合影。左一為後來生產改進型馬克沁機槍的維克斯公司總裁維克斯先生,中間二人為翻譯
民國3年,金陵製造局袁光煜等11 名技工,通過拆解實測繪圖,耗時半年多仿製成功最新式的德國MG08 馬克沁機槍,但產量不大。先後彷造過馬克沁的國內工廠,還有廣東兵工廠、鞏縣兵工廠、漢陽兵工廠、大沽造船所、四川機器局、湖南金工廠、赤水兵工廠、開封兵工廠、山東兵工廠等10 餘家。其中製造時間最長、數量最大、產品質量最好的,當屬金陵兵工廠。民國13年,該廠根據德國提供的MG08 圖紙,對產品進行改良和標準化,新槍被稱為二四式,綜合水平在國內居於領先地位,後成為國內製式重機槍。民國26年2 月17 日,軍政部部長何應欽向國民黨五屆三中全會作軍事報告時,就提到“重機槍之製造,自得德國兵工署之助力,金陵廠造者已與德造無二,並能兼任高射”。從民國18年到民國26年,金陵廠累計生產馬克沁3500 餘挺。抗戰爆發後該廠內遷重慶並更名為第21 兵工廠,在復工的民國27年即達到了年產1060 挺的水平,是民國18年時的近10 倍,最高時年產量達到3600 挺。民國32年,該廠生產的二四式首次實現槍閂內各種零件的互換,廠長李承幹稱此次改進為馬克沁機槍“空前和最大之改革”。改進後的產品於民國33年11 月開始投產,後經繼續改進,槍管零件也實現了互換。此時國內裝備的馬克沁已經以國產品為主了。民國34年,經重機槍廠主任吳均惠、主管技術員張德義等研究,又將二四式由水冷改為氣冷,全重由49 公斤下降至31.75 公斤,民國37年9 月首批試生產50 挺。
駐紮在威海衛英租界的由英國人武裝並訓練的“中國軍團”裝備的馬克沁機槍。這支部隊1899 年組建,1906 年解散,其間1900 年參加過八國聯軍攻占天津的戰鬥
金陵兵工廠生產的可高平射兩用的二四式重機槍(圖中處於高射狀態)
馬克沁與馬克沁機槍的歷史地位
馬克沁機槍的誕生其實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戰爭形式和科技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馬克沁只是順應了這一趨勢,但這與他本人的天賦與勤奮是分不開的。馬克沁的主要精力雖然放在全自動機槍上,但他也設計過槍管短後座和導氣式原理的自動步槍以及槍機後座式自動手槍等,晚年致力於無菸火藥生產和航空武器的研究。因此馬克沁在輕武器設計方面算得上是“全能型專家”。馬克沁的發明還包括消音器,1908 年3 月他曾獲得過相關專利,他的兒子珀西·馬克沁改進完善後的設計被公認為一種真正實用的消音器。不過,即使沒有上述成果,作為槍砲等自動武器上運用最為廣泛的槍管後座式原理的發明者,僅此一項就足以名垂青史了。
維克斯機槍槍身右側細節。箭頭所指部分為機柄,射擊前必須先向前旋轉機柄,推到定位後放開,使槍機後退並壓縮擊針簧,然後再次向前推機柄並鬆開,將第一發子彈推進槍膛,形成待發狀態。在整個射擊過程中,機柄始終來迴旋轉,這是馬克沁機槍的一大識別特徵
當然,以發展的眼光來看,馬克沁機槍並不是完美無缺的。首先是結構較為複雜,標準型的MG08 有大小共1000 多個零件,雖然幾經改進,但零件形狀複雜、加工耗時多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有的零件雖然不起眼,但達到標準也是很麻煩的,像四川製造局在1912 年就能仿造馬克沁機槍20 餘挺,最後卻因無法製造合用的彈帶而停造。二是絕大多數馬克沁機槍依靠槍管外的冷卻水筒保持火力持續性,因而增加了重量,一般戰鬥狀態全重都在50 公斤以上,但多達4 升甚至更多的冷卻水也只能保證連續發射數百發的需要,沸騰後水蒸氣很可能暴露機槍的位置,而在缺水狀態下,槍管受熱膨脹導致口徑變大造成近彈,繼續強行發射會造成槍管的永久性損壞。這種水筒不僅存在銹穿和滲漏的問題,戰鬥中一旦被彈片打壞,整挺機槍就會陷入無用之地,在寒帶使用還有可能被凍裂,而在乾旱地區,搞到足夠的冷卻水也是麻煩事。因此,馬克沁機槍被氣冷式、可更換槍管、輕重兩用的通用機槍所取代也是歷史的必然。
早期生產的維克斯機槍槍身,特點是銅製零件較多。槍管下方的長條狀物是膠皮水管,另一端連接金屬水箱,用以回收利用冷卻水
與120 多年前馬克沁機槍誕生時相比,現代輕武器已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比如材料、加工技術、設計方法、測試裝置,特別是計算機、激光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都是馬克沁那個時代難以比擬的,但在自動原理方面,基本上仍遵循著馬克沁的發明,現代槍械上使用的各種工作機構也大多是在馬克沁首創的基礎上改進的。這一切都來源於馬克沁1884 年的那個設計,它不僅是世界槍砲發展史上的突破,更重要的是,那一天開創了自動武器的新紀元。
中國戰場上使用的俄製馬克沁—託卡列夫M1926 型輕機槍。該槍是早期輕機槍的一種,在馬克沁機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主要是將冷卻方式由水冷改為氣冷,並增加了兩腳架和槍托。這些武器都是抗戰初期根據協議由俄方提供給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