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環保、節能四撇步、自己和地球都健康

環保、節能四撇步、自己和地球都健康


身為地球公民的一份子,大家都應思考怎麼做才能讓自己和地球都健康。讓自己和地球都健康的方法很簡單,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多走樓梯,少坐電梯」:
走樓梯除了有效地節約能源之外,更有助於訓練肌肉和增加心肺功能。運動有益健康,還有延年益壽的功效,哈佛大學的研究顯示,有運動習慣的人平均比不運動的人「多活兩年壽命」,而且每週運動150分鐘,可明顯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
某些辦公大樓限制低樓層者搭乘電梯,鼓勵距離近的人乾脆走樓梯;或對單數、偶數樓層做特殊設定,搭乘這台電梯,你不見得能剛好到你想要的樓層,還是得上樓或下樓,迫使整天久坐在辦公桌前的員工藉機走動一下。

二、「多走路,少開車」:
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恆的從事運動,是會正向影響他的健康程度和壽命長短。所以少開車,多走路,儘管現代交通便利,盡量讓自己減少開車的機會,轉搭大眾運輸系統,甚至刻意提早一、兩站下公車,給自己一個機會走路回家。

「走路」屬於一種低衝擊性運動,可以提升關節活動度,強化心肺功能和身體肌肉,促進腸胃蠕動、新陳代謝,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病及癌症的風險;想要身體健康,「每日一萬步」是不可少的。

三、「多自備環保餐具,少用免洗餐具」:
據環保署估計,台灣外食人口眾多,每天消耗約280萬雙的免洗筷,每年即消耗超過10億雙,相當於砍掉了10萬棵樹!其數量驚人的免洗筷用完即丟,對生態造成沈重負荷,更遑論其他免洗餐具的可怕影響。尤其免洗餐具多少存有二氧化硫、防腐劑、漂白劑、色素、油墨或重金屬等有毒物質,確實有害健康。因此,建議民眾應為自己和家人準備專用的環保餐具(如筷子、湯匙、杯、碗等),放在辦公室或隨身攜帶使用,是有益健康的行為。

四、「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
適時適度的補充水分,有益身體健康。為自己準備水壺或杯子,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盡可能地減少購買瓶裝或罐裝的含糖飲料、咖啡、茶、水,除了避免浪費生態資源和增加垃圾量外,還可節省開支。

據統計,台灣4歲到6歲的幼兒超過80%不愛喝開水,愛喝飲料,且半數習慣每天至少喝一瓶含糖飲料,其愛喝飲料程度高居世界第二。但這類含糖飲料喝得越多,開水就喝得越少。過量的糖、碳酸飲料裡的咖啡因,不但會影響孩子的正常食慾,甚至影響孩子的健康和發育。筆者認為,要讓孩子少喝含糖飲料,最重要的還是從父母先做起,帶頭「多喝開水」。




新聞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