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手機是健康殺手 5大影響不容忽視

手機是健康殺手 5大影響不容忽視

隨著智慧型的功能越來越多元,使用者們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相較以往,更是有增無減。橫跨社交、購物、辦公、娛樂、獲得資訊,甚至是控制家電,都能透過手機完成,雖然便利性高,但因頻繁使用手機所對身體健康造成的負面影響,卻也不容忽視。

一、聽力減損

自音箱被發明以來,便沿伸出「噪音汙染」這個詞彙。根據美國健康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約有2600萬美國人因為噪音而遭受聽力減損。而事實上,透過手機聽音樂、講電話也是當中的罪魁禍首之一。

過大的音量會損害內耳細毛,造成聽力損傷。數據顯示,長期暴露在85分貝以上的環境,會造成永久性聽力損傷。透過生活上的例子來看,交通擁擠時的噪音等級就是85分貝、演唱會現場則高達105分貝。如果你平常就喜歡透過手機大聲聽音樂的話,無疑就是就是讓自己長期暴露在過大音量的環境中。

解決方法:

首先,當然是降低音量。如果手機內建音量平衡或是聽力保護模式,建議可以開啟。此外,使用降噪耳機也可適度減緩耳朵壓力。另外,多吃富含抗氧化劑和鎂的食物,例如堅果、牛奶、香蕉等等,也可以有助減少聽力損耗。

二、肥胖

根據Milken研究所的數據,「screen time」(暫譯:螢幕時間),是導致人們肥胖的原因之一,在2012年全球肥胖人口較1980年多了一倍。當中的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在電子設備不發達的年代,人們更熱衷運動,但是近期人們的生活已被手機、平板、電視、電子遊戲等內容所取代。

再來,人們以往需要透過勞動才能完成的作業,例如繳電費、水費,也都可以透過手機等平台來完成,進一步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再加上垃圾食品盛行,也導致人們更容易肥胖。且如果在吃飯時使用手機、平板,不僅會造成注意力下降,讓人們容易飲食過量。

解決方法:

養成吃飯時不用手機、平板的習慣。同時保持固定的運動量。也可在手機中安裝健身相關應用程式,提醒自己記得運動。

三、損害視力

需要長期使用眼睛來觀看的事物,都會對視力帶來一定程度的損害,包含觀看手機、平板、電視、書籍等等。但相對於其他媒體,手機、平板這類行動裝置更大的問題是液晶螢幕。一般而言,液晶螢幕都會發射藍光,長期暴露在藍光之下則容易導致失明。

另外,長時間盯著手機那小小的螢幕,要比看大螢幕更容易造成眼睛疲勞。無論手機螢幕尺寸有多大,看電影時所對眼睛造成的疲勞,都勝過用電視看電影的程度。

解決方法:

依循20/20法則,也就是觀看螢幕20分鐘,就讓眼睛休息20秒。或是適時遠眺、讓眼睛放鬆。

四、影響睡眠

若是習慣在睡前滑手機的朋友,應該對這一點會感同身受。因為如果你晚上睡不好的話,睡前滑手機肯定是其中一大原因。手機螢幕發出的藍光,會影響褪黑激素的產生,而褪黑激素是影響睡眠品質的關鍵。雖然說電視也會發出藍光,但是因為看電視時,電視離臉部較遠,影響比較睡前看手機、平板來得小。

另外,如果睡前透過手激玩遊戲,其實就是刺激了讓原本應該逐漸放鬆、預備休息的大腦區域。因此,縱然你有倦意,但會因為如此,大腦無法快速放鬆,因此影響會深層睡眠。

解決方法:

透過各樣方式養成自律習慣,讓自己減少在睡前使用手機、平板的機率。此外,可透過一些智慧燈具的輔助,透過它發出的助眠光線,中和藍光的影響,用以提升睡眠品質。

五、心理健康

新任台北市長柯文哲上任後,交待下屬都要用LINE群組溝通;以及其他公司主管愛用LINE在下班時段交待工作,因此員工手機整天LINE不停,導致焦慮的新聞,應該時有所聞。手機上頻繁的通知訊息,不僅增加使用者對於手機的依賴,也會不知不覺養成不斷查看的習慣,並且會在手機不在身邊時、快沒電時,產生焦慮的情況。對於使用者而言,是完全負面的影響。此外,若是同時共用多種電子設備,也會造成情緒上的負擔。

解決方法:

規劃工作流程,盡量集中在某段時間內處理同一類內容,例如收看社群訊息、收發電子郵件。另外,在睡前設置免打擾模式,並盡量在睡前不要用手機。或是適時關閉一些不重要的手機通知,減少需查看手機的機會。

冷靜一下,你是否感覺以上情況,都很像在說自己呢?如果是的話,調整一下自己使用手機、平板的模式,讓自己的身體是適時放鬆一下,絕對是更長遠的路喔!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