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癌症病患的居家照護

癌症病患的居家照護


化學治療後的居家照護

教導病患及家屬病患受到感染時可能會產生的的症狀和徵象:因化學治療會減少白血球,破壞病患的免疫力,接受化學治療時會增加發生感染的危險性。局部腫痛、發熱是感染的症狀,發燒、紅疹和局部疼痛是確立感染的指標。幾種最常見的局部感染和免疫抑制的症狀包括

1.喉炎:喉嚨或口腔疼痛、發燒

2.皮膚感染:會出現紅疹、疼痛和發燒

3.肛門、直腸感染及泌尿道感染:發燒是一般症狀,解尿困難、頻尿和尿急是較少見的症狀

4.肺炎:發燒、胸部X光浸潤和咳嗽是一般症狀。

其他要觀察的症狀尚包括需觀察細微的感染症狀,例如:不正常的感覺如搔癢。


教導病患預防感染的方法:

預防感染是要使病人有最大的免疫力並減少暴露於潛在病原的環境。感染是造成60%白血病病人、65%的淋巴癌病人和45%其他部位的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定期與醫護人員報告下列症狀與定期血液監測是最好的方法。維持皮膚及黏膜完整是預防細菌和黴菌感染的第一道防線,這對於白血病、非何杰金氏淋巴癌、放射線及手術治療後尤其重要。避免到擁擠的場所和暴露於感染源的環境中,尤其是需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教導適當的溝通技巧,以減輕身體處於過度的壓力狀態之下。


避免不必要的尿管和靜脈內插管:

對於高危險病患,當顆粒性白血球<500/uL者,須執行以下措施:新鮮的食物需徹底加以清洗,如果食物未經烹煮則應剝去外皮,避免進食生的蛋類、胡椒粉、發黴的乳酪和沙拉,使用較小的食物容器,以一次食畢為佳。剩餘食物需立刻丟棄,避免留到下一餐。病人要有自己的進食器具。避免養植剪下的鮮花和室內植物,因為水長期裝在一個容器內都是滋生細菌的來源,應加以避免。

接受化學治療者的飲食應注意要維持高蛋白、高卡路里的食物,增加維生素A及C,以預防感染:維生素的添加要徵詢醫生,避免干擾藥物治療;口腔潰瘍者應進食軟質、無酸性食物,通常溫暖或涼的食物較能減少刺激,飲食採流質取代固體。治療中有短期的噁心、嘔吐,在治療的1-2小時內應減少食物攝取。每天服用藥物會導致長期的進食問題,例如:噁心、無法忍受食物的味道等副作用,可以持續喝一點水,食用嚐起來溫或冷的食物、糖果亦有幫助。停止治療後,持續維持良好的進食習慣,以促進身體組織癒合。


手術後的居家照護

通常醫師會根據肺癌病患的身體狀況,疾病分期的不同,而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而其中選擇手術治療的病患約佔百分之二十。所以本篇文章,主要是針對肺癌手術後出院家的患者,能瞭解居家照顧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避免不必要的合併症,並減輕疼痛,增進舒適,進而獲得較高的生活品質。

一般肺癌手術後約七至十四天,如果傷口癒口良好,即可拆線出院。但返家後仍會有肋間疼痛情形,且需繼續胸部復健,以便能儘快恢復手術後的心肺功能。所以,現將居家照顧事項簡述如下:

肋間疼痛方面:

可以運用一些減輕疼痛的技巧,如局部熱敷,使用熱水袋或熱毛巾置於疼痛處,依疼痛情況而定,每天數次,每次15分鐘,在使用熱敷時,先要用自己的手腕關節處的皮膚試一下溫度,避免太燙而造成灼傷。除此之外也可輕拍疼痛部位。如果以上這些方法無效時也可依醫囑使用口服止痛劑來緩解疼痛。

胸部復健方面:

練習肩膀與手臂的運動,來恢復關節的活動,以預防冰凍肩,同時也可以增進胸部肌肉的力量。在手術後三週內,會較手術前衰弱且感覺疲累,因此如運動後會引發過度疲累,呼吸短促或胸痛時,就應立即停止該項活動。

飲食上並無禁忌,應維持營養均衡,可依個人喜好選擇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如魚、肉、蛋、奶等蛋白質食物,可幫助身體的復原。

禁止吸煙並遠離一切會引起呼吸道不適的刺激物,如煙霧、灰塵、二手煙、空氣污染等。

呼吸道感染可能會引起更多的合併症,所以應儘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注意均衡飲食,適當衣物的保暖,以預防感冒的發生。

定期門診追蹤。保持與醫師聯繫隨時了解病患的身體復原情況。

預防感染:

經常洗手;飯前便後洗手是很重要的。

避免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有傳染性疾病流行時,如水痘、流行性感冒。若需要外出,定戴口罩,保護自己避免感染。

不要用手去撕指甲邊緣的肉刺,可以抹點乳液或用指甲剪剪掉。

避免皮膚損傷,用電鬍刀比剃刀好。

勿擠壓或抓皮膚上的疹子及青春痘。

每天洗溫水澡,輕輕拭乾比大力擦乾好。

如果皮膚有乾裂的話,則用乳液或油膏來軟化皮膚並使癒合。

如有割到或摩擦皮膚則趕快用溫水肥皂清潔該處。

每次解便後要徹溫和地清潔肛門口,若會覺得刺痛或有痔瘡則需告訴醫護人員處理。

觀察人工血管(port-A),若有紅、腫、熱、痛等情形,請立即告知醫護人員。

大多數的化學藥物會影響骨髓,減少血球細胞生長的能力,白血球是由骨髓產生,它會抵抗細菌來保護身體,如果體內白血球數大量減少,受感染的機率就很大,在接受完化學治療後7-10天,白血球會降至最低,其後會慢慢恢復。因此在治療期間,醫師會密切觀察你的血球數,若白血球逐漸變低,醫師將會延遲治療時間,故預防感染是很重要的。


感染的症狀是什麼?

發燒,腋溫大於37.5℃或耳溫大於38.5℃

寒顫

夜裡盜汗

腹瀉

解尿灼熱感

嚴重咳嗽或喉嚨不適



轉貼自:整合輔助醫療協會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