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美國第二次航母大論戰

美國第二次航母大論戰

在1970-1980 年代蘇聯海軍大張旗鼓地向遠洋進軍的時候,美國海軍爆發了一場大規模的航母大論戰。主張既定路線的大甲板航母派強調大甲板航母的威力和作戰效益,主張改革的小甲板航母派強調小甲板航母的低成本和多用途。時任海軍作戰部長朱姆瓦爾特就是小航母派,提出製海艦的概念,並用“關島”號兩棲攻擊艦試驗。1982 年的福島戰爭凸顯了小甲板航母概念的可行性。英國“鷂”式戰鬥機的海面飛行性能不及阿根廷的“幻象”和“天鷹”,但取得了驕人的戰績,保衛了艦隊和登陸的安全。但福島戰爭也凸顯了小甲板航母的局限,缺乏預警能力,難以形成足夠規模的空中打​​擊力量,難以維持不間斷的高強度空中掩護,還有受到打擊後的生存力問題。第一次航母大論戰的結果是,美國海軍堅定了大甲板航母的既定路線,這以後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成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最成功的設計,建成有10 艘之多。有意思的是,在中國大陸海軍軍力擴張的今天,美國海軍又爆發了第二次航母大論戰。


“鷂”式和小甲板在福島戰爭中的成功和大甲板航母的天價,引發了美國海軍內部第一次航母大論戰,結論是堅定了美國海軍對大甲板航母的信念。這是“尼米茲”級“斯坦尼斯”號和“無敵”級“輝煌”號並排航行,容易看出兩者的差別


中國大陸“遼寧”號入役伊始,美國海軍爆發了第二次航母大論戰

美國航母素有“九萬噸的外交”之稱,今天的“尼米茲”級實際上已經達到十萬噸。這些超級航母是美國海軍的堅強力量,現代美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基本上都是圍繞航母而組建和配置的。克林頓曾說過:“華盛頓聽到危機的時候,每個人嘴邊的第一個問題總是:離得最近的航母在哪裡?”21 世紀是空中力量的世紀,而航母是流動的海上空軍基地,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艘“尼米茲”級那樣的大甲板航母(也稱超級航母)可以搭載80 架以上的作戰飛機,加上艦隊的巡航飛彈和其他打擊火力,一個航母戰鬥群的打擊能力足以挑戰典型的中小國家。多個航母戰鬥群集結在一起,對任何國家都是一個不小的壓力。但航母的建造和運行之昂貴也是難以負擔,以現在的幣值計算,“尼米茲”級航母的建造單價為45 到65 億美元,加上艦載作戰飛機的購置費,總值可以輕易超過百億美元。根據1998 年的一份蘭德報告,對於美國海軍的10 艘“尼米茲”級航母來說,每艘每年的艦員軍餉就超過1 億美元;日常的零星維修可以高達300 萬美元;船塢中大修為5,000 萬到2 億5 千萬美元,個別情況可以達到5 億美元;直接運行和支援費用隨艦齡增加,大體在300 萬到1,000 萬。這些都是1998 年幣值,沒有算入艦載機的開銷,更沒有計入作戰損耗。如果考慮整個航母戰鬥群,開銷就更大了。“尼米茲”號在1976 年建造時,耗資9.5 億美元,佔當時210 億美元的整個海軍經費的4.5%。現在在建的“福特”號耗資125 億,美國海軍估計有60% 的可能將超支,最後可能達到135 億,將達到1,560 億海軍經費的8.5%。絕對值也好,相對值也好,航母的造價都非常驚人。


美國“九萬噸的外交”的時代要過去了嗎?

這樣的吞金獸連財大氣粗的美國也有點消受不了,當前的經濟危機進一步加劇了危急感。美國海軍的亨利亨德里克斯上校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諾埃爾威廉姆斯中校在《美國海軍學院學報》上著文提出,保留少量的大甲板航母力量作為重磅打手,但用數量較多的中型航母作為日常巡邏和危機處理。這篇文章代表了美國海軍內部對於超​​級航母的反思,引發了第二次航母大論戰。

一切關於航母的論戰歸根到底要回到美國海軍的作戰使命。美國海軍的基本使命有4 項:海洋控制、海洋阻入、力量投射和開放商貿保護。海洋控制(sea control)實際上就是傳統上制海權的概念,用海上進攻作戰控制海洋,摧毀敵方海軍,阻止敵國的海上商業活動。海洋阻入(sea denial)比海洋控制要退一步,用海上封鎖、港口封鎖、海上襲擾阻止敵方海軍和海上交通的自由通行,但並不一定追求摧毀敵方海軍和商船隊。力量投射(power projection)是由海到陸的作戰,通​​過在沿海的軍事存在和作戰行動影響陸地上的政治局勢或者戰場作戰。開放商貿保護(protection of open commerce)指保護美國、盟國和中立國的海上交通線和海上貿易。

超級航母無疑可以勝任所有4項基本使命。超級航母用於海洋控制,那是好鋼用在刀刃上,二戰中的中途島、珊瑚島海戰就是航母的海上決戰經典戰例。超級航母也可以有效地用於海洋阻入,古巴飛彈危機就是航母用於海上封鎖的成功戰例。力量投射就數不勝數了,從韓戰到越南戰爭,從波斯灣戰爭到阿富汗戰爭,航母幾乎在每次美國的海外干涉中都打頭陣。在戰後的年代,力量投射和海洋阻入可算是美國超級航母最拿手的應用了。但超級航母用於保護開放商貿,這就大材小用了,也沒有應用的先例。戰後僅有的保衛海上交通線作戰當屬兩伊戰爭期間的波斯灣油輪戰,由於波斯灣比較狹窄,美國航母沒有進入波斯灣,另一方面,護衛艦、驅逐艦提供油輪護航已經足夠。中型航母的著眼點主要是海洋阻入、力量投射和開放商貿保護。

亨德里克斯和威廉姆斯提出,一艘“尼米茲”級和三艘中型航母的建造和運行成本相當,如果大量建造中型航母而適當縮減超級航母艦隊,可以相同的海軍軍費維持眾多的中型航母,可供部署的航母數量對美國的海洋戰略具有特殊意義。由於維修週期長,“尼米茲”級航母通常有1/3 在不同程度的大修中修之中,另有1/3 在航渡或者修整中,只有1/3 在海上巡邏。換句話說,在任何時候,美國現有的11 艘超級航母中,只有3-4 艘在海上作戰部署。集中部署更多的航母不是不可能,但不可持續。而且短時間的高峰部署後,是一個低谷部署期,更難確保覆蓋美國的全球利益。

少量的超級航母也形成集中的高價值目標,事實上鼓勵敵手集中力量打擊。一旦損失一艘“尼米茲”級航母,不僅對美國的軍心民心是巨大的打擊,也給美國海軍的作戰調配帶來巨大的缺口。如果在一次戰鬥中或者在相近的幾次戰鬥中接連損失幾艘“尼米茲”級,那美國海軍就事實上被打殘了,難以形成可持續的作戰能力。即使不考慮戰損問題,少量超級航母在部署上也有靈活性不足的問題。美國的全球利益太多,少量超級航母很難時刻兼顧所有的熱點。相對來說,較多的中型航母就沒有這樣的問題,尤其可以在全球的熱點常年維持美國的軍事存在,受到戰損或者故障、維修的影響也相對較小。

超級航母的概念是有道理的。在冷戰時代,一旦大戰爆發,美國海軍的核心戰術是在最短時間內形成最強大的海上空中力量,在第一時間內決戰制勝,然後在有利的情況下控制世界的大洋,由海到陸,最終取得戰爭的勝利。這是傳統海權戰略的海​​洋控制和力量投射思想的體現,海洋阻入只是由於軍力不足而無法實現或者由於政治約束而不便實現海洋控制時的權宜之計,開放商貿保護更是相對容易的次要任務。如果超級航母在海上決戰中喪失殆盡,那戰爭也差不多打到絕望的程度,該是打核戰爭的時候了。

冷戰之後的戰爭形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美國海軍的對手經常不是另一個海軍強國,戰爭也以局部的有限戰爭為主,第一時間內的海上決戰不再重要。但另一方面,戰爭的政治性增強,有限戰爭在地域和烈度上有限,但在時間上反而曠日持久。對手避免決戰,目標分散,火力和訓練水平低下,但再生能力強韌,不是靠一兩次決戰就能打垮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在戰區的持續存在和靈活反應的重要性超過了絕對打擊威力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在很多情況下,前沿存在的威懾作用和預防性先發製人可以預防更大規模的戰爭,這又是需要較大數量中型航母的經常性部署,而不是超級航母的偶爾造訪。


中型航母不是法國“戴高樂”號(中左)那樣的,相比於“斯坦尼斯”號(左)和“甘迺迪”號(右),“戴高樂”號那樣的中型航母在威力上大打折扣,但在成本上並沒有成比例降低,當然比英國“海洋”號(中右)那樣的直升機母艦還是要強多了


而是LHA-6“美國”號那樣的直通甲板兩棲攻擊艦

在技​​術上,亨德里克斯和威廉姆斯的中型航母不是指法國“戴高樂”級那樣的傳統航母,而是基於正在建造的“美國”級兩棲攻擊艦那樣的“業餘航母”。美國海軍擁有8 艘“黃蜂”級、1艘即將退役的“塔拉瓦”級兩棲攻擊艦,另有最新的2 艘“美國”級,其中2 艘在建。“美國”級的​​前兩艘將取消塢艙,擴大機庫,用於搭載更多的飛機,後續的將恢復塢艙,更加強調傳統的兩棲作戰能力。以“美國”級為例,這是一級45,000 噸級的平甲板兩棲攻擊艦,在任何其他國家都將作為中型航母,可以搭載12 架MV-22“魚鷹”傾轉旋翼直升機,8 架AH -1Z 武直,4 架CH​​-53K 重型直升機,4 架MH-60S 搜救直升機,還可以搭載10 架F-35B 滑躍起飛-垂直降落(簡稱STOVL)戰鬥機。如果撤下直升機,全部換成F-35B,可以搭載30 架F-35B。現有的“黃蜂”級也可以類似使用,平時可以搭載6 架F-35B,需要時可以擴充到22 架。


F-35B 已經完成了在兩棲攻擊艦上的起降試飛

作為兩棲攻擊艦,“美國”級在形像上比較靈活,既可以上升到航母的層次,也容易淡化為“登陸艦”。更重要的是,兩棲攻擊艦的基本特質使“美國”級具有多用途的天然優勢。增加運輸和攻擊直升機的搭載的話,可以突出用海軍陸戰隊執行力量投射或者人道救援任務的作用;增加反潛或掃雷直升機的話,這就是理想的反潛或掃雷平台;增加F-35B 的話,這就是具有不弱作戰能力的中型航母;增加無人作戰飛機的話,則適合於配合下一代轟炸機進行海空一體戰。除了調整不同的飛機搭配以強化不同的作戰能力外,還可以搭載河湖作戰分隊和特種作戰分隊,用攜載的淺吃水高速沖鋒艇在淺水作戰。隨著無人駕駛的水面和水下航行器的發展,“美國”級的​​作戰手段和能力還將繼續增加。“美國”級將具有從天空到水下、從海洋到陸地的立體作戰能力,這種小而全的作戰能力特別適合21 世紀局部戰爭分散、突發和形態復雜的特點,或許在適應能力超過大而專的超級航母,且不說顯而易見的成本優勢。

由於數量相對充足,部署成本也較低,中型航母用於開放商貿保護遠比超級航母適合。中型航母更適合用於中低烈度的力量投射和海洋阻入。由於中型航母數量較多,容易形成完整、嚴密的海上和港口封鎖,如果遇到敵方海軍主力強勢突破,那就是海上決戰的問題,而中型航母在海上決戰中的作用一直是爭論的關鍵。

中型航母和超級航母單挑的話,肯定超級航母佔優,這個沒有什麼可爭論的。“尼米茲”級可以搭載80 架以上的作戰飛機,有說法最多可以達到95 架。不僅數量充足,艦載機的種類也齊全,單機作戰能力強大。現在的典型搭載為44 架戰鬥機加預警機、加油機、直升機,但這是一個政策性的決定,而不是航母上載機空間的限制。中型航母單艦使用的話,可以搭載的飛機數量有限,很難達到均衡而有意義的搭載,固定翼的預警機、加油機、反潛機則根本無法搭載。但中型航母可以集結使用,比如說,3 艘中型航母集中使用,兩艘最大限度搭載戰鬥機,一艘搭載直升機(包括預警直升機),合成的作戰能力依然是很可觀的。

即使三艘“美國”級的​​成本和一艘“尼米茲”級相當,三對一的話,還是“尼米茲”級的戰鬥力佔優。“美國”級可以搭載F-35B,至少在理論上具有不亞於F-35A 和F-35C 的性能,比起“鷂”式在性能上和同時代的F-18 相比有代差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F-35B 的航程和載彈能力依然較低,但更大的問題在於,“美國”級無法搭載EF-18G 電子戰飛機、E-2D 預警機、S-3 反潛機等,直升機可以在功能上替代,但在性能上難以和固定翼飛機相比。另外,中型航母可以集結使用,超級航母也可以集結使用。但要和三艘“尼米茲”級相抗衡的話,至少需要9 艘“美國”級,這樣一個龐大的航母集群集中使用的話,在編隊航行、飛機起落航線管理、艦隊護航和補給等方面都是一個巨大的噩夢,小群分散則進一步增加護航和補給的負擔。另外,核動力的超級航母依然需要補給航空燃油、彈藥和其他軍需,但常規動力的中型航母還需要大量補給船用燃油,這是一個很大的負擔,對保持作戰節奏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然而,這正是亨德里克斯和威廉姆斯的關鍵論點:中型航母對超級航母來說,不是取代,而是補充。美國海軍依然應該保留一些超級航母,作為重磅打手,打擊敵人海上和大陸防禦體系的重心,而把中型航母派出去作為平時的日常巡邏和戰時的二線機動預備隊。換句話說,如果把超級航母作為重錘的話,中型航母就是扳手和螺絲刀。從某種意義來說,這是一種輕重組合,高低搭配。在平時,可以採用前輕後重;在戰時,可以在試探和拉鋸的時候繼續採用前輕後重,而在決戰的時候轉入前重後輕。

減少超級航母的影響是累加的。由於不再需要承擔主要的海外巡邏任務,現在的1/3-1/3-1/3 模式就根本改變了,不到一半的超級航母可以處在不同程度的大修、中修狀態,大半超級航母則處於隨時可以出擊的狀態。換句話說,在全超級航母模式下,以12 艘超級航母計算的話,處於大修中修、航渡修整和作戰部署的超級航母各有3 艘,或者說在海上和港內的超級航母與在船塢裡的超級航母之比為2:1。改用重磅後衛模式的話,採用同樣的2:1 比例,即使有2 艘超級航母處於大修中修之中,依然有4 艘超級航母處於可作戰部署狀態,總數減半而實際可部署的數量反而增加了一艘。節約下來的經費可以建造18 艘中型航母!按照1/3-1/3-1/3 模式,將常年有6 艘可以全球部署,覆蓋的熱點多於全超級航母模式。在海上決戰的情況下,全超級航母模式的3 艘航渡和修整狀態的超級航母可以作為高峰部署投入進去,但同樣情況下中型航母的可投入總數達到12 艘,加上4 艘可以投入作戰的超級航母,依然可以保證足夠的海洋控制能力。

另一種做法是用中型航母作為武裝到牙齒的耳目,用裝載大量巡航飛彈的核動力巡航飛彈潛艇作為重磅打手。儘管蘇聯一直熱衷於巡航飛彈潛艇,蘇聯的巡航飛彈潛艇是專業用於反航母作戰的,不用於攻擊陸地目標。美國的“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從早期用魚雷管發射“戰斧”巡航飛彈,發展到在艇體中段增加一個艙段,專用於佈置垂直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戰斧”巡航飛彈在理論上也具有反艦能力,實際上基本上用於陸攻。但直到“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核潛艇按核裁軍協議拆除“三叉戟”潛射洲際飛彈、改裝垂直發射的“戰斧”巡航飛彈之後,美國海軍才有了真正的巡航飛彈潛艇。這四艘巡航飛彈潛艇(“俄亥俄”號、“密西根”號、“佛羅里達”號、“佐治亞”號)每艘可攜帶154 枚“戰斧”巡航飛彈,事實上超過了一個航母戰鬥群裡整個護航艦隊(典型配置為1-2 艘“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2-3 艘“伯克”級驅逐艦、1-2 艘“洛杉磯”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發射“戰斧”巡航彈飛的能力,因為護航艦隊的Mk41 垂發系統需要留有足夠的空間用於裝載艦對空飛彈,不可能全部用於裝載“戰斧”巡航飛彈。美國海軍對於“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潛艇非常滿意,正在“維吉尼亞”級增加艇體中段,用於安裝垂直發射管,以便發射“戰斧”巡航飛彈。“戰斧”巡航飛彈當然代價不菲,但用於第一波攻擊,具有很高的效費比。砸碎敵方防禦體系的拳頭和牙齒之後,中型航母相對較弱的空中力量就有了用武之地。


“俄亥俄”號和另外三艘同級核潛艇已經改裝為巡航飛彈核潛艇,和中型航母配合使用,將形成巨大的打擊力


“維吉尼亞”級也將加裝垂直發射飛彈設備,增加攜帶數量,事實上也可以作為巡航飛彈潛艇使用

超級航母和中型航母之爭的另一焦點在於生存力。超級航母更大,因此更容易被發現,更容易受到打擊,這個說法其實不成立。在現代偵察手段面前,超級航母和中型航母被發現的機率沒有實質性的差別。超級航母更大,因此可以安裝更多的探測系統和武器,保衛自己的能力也更強。這有點道理,但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盾。在堅決、有力的打擊面前,超級航母的日子一樣不好過。超級航母更大,因此受到打擊時,抗沉性更好,這也有點道理。傳統上,艦船的噸位和生存力是成正比的,大艦容易分割水密艙,比小艇更容易在遭到打擊時生存下來。然而,現代武器的威力遠遠超過傳統概念,超級航母在實戰中的抗打擊能力是一個沒有人願意通過實踐檢驗的事情。另外,在實戰中,即使大艦的抗沉性可以保證不致沉沒,艦橋、甲板設備的抗打擊能力沒人敢於樂觀。如果航母失去了收放飛機的能力,失去了預警、指揮、控制的能力,這種“植物人”狀態對於艦隊作戰和整體生存力是毫無用處的。如果航母失能,艦隊最終被肢解、消滅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超級航母的中流砥柱作用一旦在敵人打擊下瓦解,對艦隊實力的打擊是災難性的,這就是中型航母分散風險的好處了。“福特”號採用了一些隱形的設計,但超級航母那麼大一個平台,要達成有意義的隱形是極端困難的。再說,現代超級航母的服役時間動輒50 年,而50 年裡反隱形的技術進步是設計時不可能預見和應對的,隱形對增強航母生存力的作用最終是有限的。

超級航母最大的優勢在於打擊威力巨大,但並不是什麼場合都需要巨大的打擊威力的。黑社會猖獗,當然需要出動特警;但鄰里糾紛也出動特警,那就反應過度了。戰後美國海軍的建軍思想還是專注於海洋控制,海洋控制需要最強勁的海軍力量。從立足於最壞情況出發,這樣的作法無可非議。牛刀殺​​雞也被證明確實可以把雞殺死,只是成本高了點。據說100 年前英國議會在質疑皇家海軍手筆很大的造艦計劃時,皇家海軍傲慢地回答:如果英國造錯了艦,英國損失的是錢財;如果英國因為吝嗇也貽誤造艦,英國可能損失的就是帝國。歷史給皇家海軍的宣言寫下了絕然不同的註腳:皇家海軍得到了心儀的大艦巨砲,但英國卻失去了帝國,因為英國破產了,儘管皇家海軍的大手筆不是英國破產的唯一原因。如今皇家海軍只能悲哀地眼看著艦隊規模縮減到亨利八世以來的最低水平。美國面臨的也是一樣的問題。

將軍們總是追求壓倒性的無條件的絕對優勢。絕對優勢對判斷失誤不敏感,最多只是泰山壓頂還是燕山壓頂的差別,可以確保勝利。但軍事是政治的延伸,而經濟是政治的基礎。在經濟強盛的時代,軍隊有條件追求絕對優勢,軍隊的絕對優勢保障國家政治目標的實現,這是一個良性互動的過程。在經濟拮据的時代,繼續不成比例地佔用國家的稀缺資源,盲目追求絕對優勢,這就不是保護國家利益,而是危害國家利益。在有限資源的情況下,放棄絕對優勢,尋求足夠優勢,這才是合理的選擇。當然,和絕對優勢相比,足夠優勢的足夠與否是一個判斷問題。對足夠優勢的判斷失誤可能造成軍事上的災難,這需要智慧、膽識和對風險管理。對超級航母的依戀和對中型航母的抵觸在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對絕對優勢的留戀和對足夠優勢的缺乏信心。好在技術進步使得今日的中型航母具有和以往不可同日而語的作戰能力,技術進步的關鍵不在於艦船技術,而在於精確制導武器技術和無人機技術。

精確導引武器的大規模使用是近20 年來世界戰場上最值得關注的動向之一。由於精確導引武器的命中精度日益提高,使用條件日益多樣,過去需要投放大量​​炸彈的任務現在只需要使用少量精確導引武器就能完成。這同時使得對武器投放平台數量的要求降低,中型航母搭載飛機數量較少的缺陷不再突出。這個趨勢在其他軍種中也有體現。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美軍使用GPS 制導的227 毫米火箭炮具有“70 公里射程的狙擊步槍”的美譽,即使在超過設計要求的85 公里射程上依然保持足夠的精度,幾門火箭炮就可以控制很大一片戰區,使得常規身管砲兵無所事事,很多砲兵索性改行客串步兵。


227mm M30 GPS 導引火箭彈

另一方面,無人作戰飛機不是簡單地把有人駕駛的作​​戰飛機用計算機控制代替飛行員,而是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時代。無人機的成本並不會比有人機更低,除了飛行員生命保障系統和座艙外,要達到同樣的能力,有人機需要具備的,無人機一樣也不會少,還需要增加遙控或自主控制的有關設備和軟體。無人機的機動性也不會比有人機更高,更高的機動性要求更加堅固的機體和相應的動力、氣動控制,相對笨重的無人機和小巧而且一次性使用的空對空飛彈比賽機動性,這是不明智的做法。但無人機沒有飛行員疲勞的問題,通過反複空中加油,可以執行長得多的任務。無人機也沒有飛行員訓練和保持技能的問題,不僅節約昂貴的艦載飛行員訓練經費和設施,還免除了保持技能所需要的經常性訓練的要求,降低飛機的非作戰出動率,更取消了飛行員搜救的要求。無人機也不僅是可重複使用的飛彈,還是可以靈活改變任務和目標甚至在最後關頭取消攻擊的作戰平台,而飛彈發射之後,就較難更改目標或招回,要是改變攻擊決心,就只有自毀了。

最要緊的是,在美國海軍的遠景規劃裡,艦載無人作戰飛機是海空一體戰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海空一體戰概念裡,美國空軍的下一代轟炸機不再是單純的“炸彈卡車”,而是集指揮、控制、情報收集、電磁攻擊、信息攻擊和硬殺傷為一體的現代常規戰略打擊平台和作戰網絡的核心,艦載的無人作戰飛機則作為炮灰和打手,兩者組網作戰,利用先進的隱形、長航時、大航程、網絡和ISR(意為情報、監視、偵察)技術,將傳統的直接打擊和先進的電磁攻擊相結合,不僅用物理毀壞的傳統方式摧毀對方目標,還用網絡攻擊使對方的信息網絡失能,使空中力量達到一個新的境界。無人機還可作為預警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的平台,進一步增加中型航母的作戰能力。

艦載無人作戰飛機將具有半自主能力,不再由地面操作員全程遙控,而是有指揮官指定任務時間表、飛行途徑、目標、攻擊方式和武器選擇,由飛機自主起飛、編隊飛行、進入和退出攻擊、返航直至在航母上降落,還可以自動完成空中伙伴加油。如果作戰計劃有變,指揮官可以在無人機飛行途中遠程上載更新的作戰計劃,但不需要在任何時間直接遙控飛行和作戰動作。諾斯羅普的X-47B 就是向這個方向​​努力的重要一步,波音也在研製類似的飛機。兩家也受美國空軍指定,分別研製下一代轟炸機和配套的無人作戰飛機。


X-47B 已經開始上艦測試

當然,精確導引武器和艦載無人作戰飛機也使得超級航母得益,但中型航母得益更多,較大程度地縮小了兩者的能力差距。1970-1980 年代美國海軍第一次航母大論戰的時候,正是越戰後美國軍事開支緊縮的時代。眼下美國經濟陷入比那個時代更深的危機,再次爆發航母大論戰就不奇怪了。經濟實惠,使用靈活,功能多樣,作為海空一體戰的一員協同作戰,這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航母的定位,或許這才是第二次航母大論戰中最值得關注的特點。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