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破解男性對健康的5大迷思

破解男性對健康的5大迷思


文 / 曾淑敏 本文諮詢/李鴻科(哈佛健診專業醫學中心 家醫科醫師)
對疾病有正確認知,改正原本的錯誤觀念,才能找到真正維護健康之道
 經過一項調查發現,男性對追求健康總是不如女性積極,對於相關話題常漠不關心,這樣的結果會造成男性對疾病的一知半解,造成無謂的恐慌或認為事不關己。因此針對男性精選出5種疾病容易誤解的地方與解答,讓男性擁有正確認知,從而找到維護健康之道。

迷思1:罹患腎臟病只有洗腎一途

  腎臟病的種類繁多,一般最常見的是腎炎、腎結石、腎臟症候群,以及藥物與毒物引起的腎臟衰竭等。早期發現的腎臟病大部分可以經由藥物治療。但是很多腎臟病到發現時為時已晚,必須以透析治療(即洗腎)及腎臟移植治療了。


 預防腎臟病可從生活中做起,如聽從醫師指示服藥、不吃太鹹、太油的食物,另外更要定期做檢查,以確保腎臟健康。腎臟檢查項目包括:

1、尿液檢查:檢查尿液中蛋白尿以及是否發炎或血尿,可初步檢查罹患糖尿病、細菌感染、早期腎臟病,甚至肝病、結石、腫瘤等疾病的可能。
2、腹部超音波檢查:可以對於腎臟的大小、形狀,以及是否有水泡、結石或腫瘤,有相當好的診斷效果。
3、腎功能檢查:檢驗血液中肌酸酐、尿素氮的濃度,若這些物質超過正常值,代表腎臟的排泄功能出現障礙。

迷思2、有攝護腺肥大代表會罹患攝護腺癌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男性到了40歲以後,就會開始出現肥大,約75%的男性都有攝護腺肥大的問題。不過攝護腺肥大與癌症沒有絕對的關係,所以男性不必過度擔心。不過早期攝護腺癌患者,經常伴隨攝護腺肥大的出現,因此會有誤以為攝護腺肥大來加以治療,因此延誤了治療的黃金時期。所以最好的判別方式就是進行攝護腺檢查。


攝護腺有兩項重要檢查,第一是理學檢查-肛門指診。醫師會戴上手套,擦上含有麻醉劑的潤滑液,從肛門進入檢查,根據攝護腺的硬度、彈性、大小,以及是否有腫塊來加以專業判斷。第二是抽血檢查-攝護腺特異性抗原(PSA)檢驗。雖然衛生署的建議是從50歲開始每年進行攝護腺癌檢查,不過醫師還是建議男性滿40歲就開始進行檢查,及早檢查才能早期發現病徵,將損害降到最低。

迷思3:胃痛無法治癒

通常人一肚子痛,都會直接聯想到是胃痛,事實上位於上腹部的疼痛不光只是胃,因為胃部週遭還存在許多器官,建議可先做胃鏡檢查、腹部超音波檢查,先檢測是否為消化性潰瘍。最新的檢測是以抽血或碳13尿素呼氣法檢測是否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若為消化性潰瘍,治癒率可高達90%以上,但復發性高,若配合消除胃幽門螺旋桿菌治療,更可降低復發率。


上腹痛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的症狀,如曾經有人因多年上腹部疼痛,經詳細問診及身體檢查,才發現是膽結石引起急性膽囊炎;另外一位老婦也因上腹痛久治不癒,再進一步身體檢查才發現是心臟方面疾病引起的上腹痛。


因此建議最好還是進行全身性的健康檢查,給身體一次徹底的總體檢,讓醫師可以更客觀、具體地分析自己身體的毛病,以找出真正病因以對症下藥。

迷思4:我不喝酒又不是B/C型肝炎帶原者,肝癌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肝癌的發生原因很多,有因病毒引起的肝炎、肝硬化轉變成肝癌,也有因服用藥物、化學藥品等造成肝臟毒害而引發的肝癌;還有新陳代謝異常、家族遺傳等都是可能引發肝癌的因素。雖然不可否認,在台灣因B肝帶原而罹患肝癌的比例非常高,但不是只有喝酒及B肝帶原者才是罹患肝癌的危險族群。


肝臟每天要處理大批的人體廢物,與外面吃進來的食物、藥物甚至毒物,而這些物質可能有害肝細胞,甚至干擾肝細胞正常的生長分裂,終於導致肝細胞本身的異常生長,變成癌症。而可怕在於它來得無聲無息,直到肝癌末期人才會明顯感覺疲倦、黃疸、肝昏迷,但已為時已晚了。


因此不管男女,都應該定期接受檢查,肝臟檢查包括超音波檢查、肝功能檢查、肝癌非特異性篩檢(AFP),不知是否有B/C肝抗體,可加做肝炎抗原抗體檢查,讓肝臟經由科學條件的驗證,讓可能導致肝癌的因子現形,以免讓疾病擴大,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迷思5:抽煙者才容易罹患鼻咽癌

  目前並沒有研究證實鼻咽癌與抽煙有關,反而是人種的因素較大。因為鼻咽癌好發於華人,且又以男性罹患率比較高,因此台灣男性就要特別注意。

由於鼻咽位於鼻腔症後方,既看不著也摸不著,因此鼻咽有問題時很難自我察覺。因此鼻咽癌的檢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內視鏡,從鼻腔進入直接觀察。若發現有異常,可再照幾張頭部的X光片,做活體切片檢查,就可以正確地診斷鼻咽癌了。


 因為鼻咽癌的發生位置特殊,症狀複雜,如果發現鼻腔長久被堵塞、頸部有腫塊、口鼻經常滲血或鼻涕帶有血絲,或是持續耳鳴等症狀,就應該立即找醫師檢查,目前國內對於鼻咽的治療已經相當成熟,對早期鼻咽癌的治療率可達80%以上,因此處於危險族群的40歲以上的男性,最好開始鼻咽鏡檢查,早期發現治癒的機率便會提高。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