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綠色運動 每天進行5分鐘

綠色運動 每天進行5分鐘

每天進行5分鐘身處於大自然的「綠色運動」,心情、自信心和精神健康皆能獲得改善。該發現,也發表在英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中。


進行該研究的Pretty教授表示,這是第一次有研究者在科學文獻中以「劑量反應關係」證實大自然有利於人類心理健康;也是首次企圖測量出「在大自然中活動多久最為適合」。


十項研究中抽取1252位研究對象以進行資料蒐集。這十項研究涵蓋了各種戶外活動,包括:園藝、散步、騎自行車、划船、釣魚、騎馬和農耕。研究者就「強度」與「持續時間」兩種劑量反應以及「情緒」和「自我肯定」兩種心理健康指標的關聯進行演算後發現,「強度」和「持續期間」的劑量反應指出從事短時間的「綠色運動」有助於精神和生理健康,而最好的效果在活動五分鐘後就出現,之後效果降低,但仍有正向影響。


結果也顯示,有水的環境,「綠色運動」的效果更好。更明確地說,能帶來最大助益的環境是藍色和綠色。研究者英國艾塞克斯大學Barton博士鼓勵人們每天到戶外走走,不僅可遠離病痛更有助心理健康。


無論男女,在從事「綠色運動」後,在「自我肯定」的表現上都有進步,改變最大的是精神疾病患者。男性在「情緒」項目上有進步。


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主任劉嘉逸表示,從很多的研究中都可以得到證實,運動對於憂鬱的改善是有效的,對輕度憂鬱來說,有助於變好,對於重度憂鬱來說,也有症狀減輕及協助治療的效果。在良好的環境中運動,不論在主客觀上,的確都可以使人感到較為舒適。


從色彩心理學研究來說,綠色和藍色的確有助於平靜或是紓緩心情,而粉紅色則是緩和有怒氣或是暴力者的情緒。因此鼓勵大家在良好的環境中(例如有湖、河水或是池塘)運動,相信是對於情緒穩定是有幫助的。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結果是政府在政策制訂上一個很好的依據。綠色環境的建設不僅是從觀光促進角度出發,應該從心理健康的角度斟酌,進行整體的配套設計。從上述研究可知,短時間的綠色運動就可以有效地促進心理健康,所以政府、民間單位都更應積極著手,同時能大大降低醫療及健保的負擔,學校、社區及整個城市除全面鼓勵,增加運動設施、著手綠化公共空間等相關建設都非常重要。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