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當局向美提軍事合作 欲學航母整裝與操作
大陸地區共軍海軍司令員吳勝利(1945年8月-) 8日在美國聖地牙哥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格林納特上將(Jonathan W. Greenert,1953年5月15日-)舉行會談。他向美國提出學習航空母艦操作技術的要求,希望能讓大陸地區第1艘航母遼寧艦的共軍,到美國航母技術學校直接學習整裝與操作技術。
根據南韓《中央日報》13日報導,表面上看來這是大陸地區與美國間的軍事合作,實際上隱含了中共具有多重目的的對美戰略。
首先是學習航空母艦技術。2012年9月遼寧艦正式服役,除了成功起降艦載機外,缺乏實戰戰技。目前大陸地區航母的甲板跑道上沒有提高起飛速度的噴射裝置,如果能在美國航母技術學校見學,就可以學習到電磁機噴射裝置的製作和操作技術。
第二層目的是平等互惠。美國國防部長黑格(Chuck Hagel)今年4月參觀了遼寧艦,這是大陸地區航母首次向外籍人士公開。既然大陸當局公開了航母的水準,美國也應該相應地表現出誠意。
而美國如果拒絕了共軍海軍司令吳勝利的要求,也沒有損失。只要美國開口拒絕,那麼對國際社會來說,就是美國口頭上說要和大陸地區軍事合作,行為上卻不是如此,美國應該對造成美國與大陸地區軍事緊張負責。
再一層的目的是,中共判斷,這次的要求可以推動美陸雙方建構互不侵犯核心利益的「新型大國關係」。大陸地區共軍軍方去年開始就強調,建設新型關係的核心是建設「新型軍事關係」,重視加強兩方的軍事合作。
為此中共首次參加了由美國主導、自6月26日開始為期1個多月的環太平洋軍事演習(RIMPAC)。此次軍演共有23個國家參加,大陸當局派遣了4艘船艦、2架艦載直升飛機、特種部隊、潛水部隊等兵力,規模僅次於美國。大陸當局提出學習航母技術,給美國施加壓力,讓其接受新型關係構建所必要的軍事合作和信賴關係。
美國海軍學學會(United States Naval Institute)前會長科恩(Steve Cohen)6日在《紐約時報》發表〈為什麼協助大陸地區軍事進程?〉一文中談到,「雖然人們廣泛認為,軍事交流專案能減少發生誤解的可能性,避免武力衝突,但華盛頓必須從美國安全利益的角度來考慮。與其說這項提議是一個交流項目,還不如說它是知識、乃至技術的轉讓。」
科恩認為,「與美國相比,大陸能從這項合作中得到的東西要多得多。目前大陸當局對其鄰國的態度越來越強橫,亞洲的局勢也變得愈發緊張,在這種局面下,美國不應該做出可能會增強大陸地區共軍實力的舉動。」
科恩指出,外國高官在參觀美國艦艇時,通常只能看一些展示、聽一些講解。吳勝利的要求則更加直接。他明確表示,希望能將重點放在戰術和維護的「細節」上─大陸當局希望瞭解,兩次飛行之間,飛機、停剎制動裝置和彈射系統中,有哪些部分需要維護?頻率應當如何?
科恩認為,連讓大陸人參觀美國系統中的自動化和冗餘性(redundancy)到了怎樣的程度,都能大大加速他們的學習步伐,最終也會增強他們的軍事實力。
再者,科恩認為,大陸地區擁有地對地的「東風飛彈」,專門用來擊沉或破壞航空母艦,射程最遠可達1000英里(約合1600公里)。美國海軍不能允許一個正在研發這種航母殺手的地區,花時間研究美國的艦船。
科恩表示,「中共挑釁和強硬的態度讓亞洲的地緣政治癒發緊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大陸地區遼寧艦的共軍登上美國航母的話,中共獲得的利益將遠遠大於美國。」
最後,科恩引述退休的美國海軍中將、前第七艦隊(Seventh Fleet)指揮官庫勞德(Vice Adm. William Crowder)的看法,「技術很重要,但是100年的經驗,包括甲板上和空中發生的諸多悲劇,才是美國海軍戰術性空軍力量的關鍵要素。」他認為,這種來之不易的經驗絕不容輕易交予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