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保持忙碌 保持快樂

保持忙碌 保持快樂

研究發現,最快樂的人避開懶惰,保持工作忙碌。


  Aug. 3, 2010 -- 最新研究顯示,忙於工作的人往往比懶散的人更快樂。
  
  芝加哥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人員招募98位大學生參加實驗,要求他們在進行另一項工作前閒散15分鐘或是散步。
  
  學生們被指示填寫有關他們學校的多個秘密調查,並且告訴他們在做這些工作時可能不做其他任何事。
  
  首次調查結束後,參與者被告知做另一件工作前有15分鐘的空檔。不論他們是決定在附近下車,然後保持懶散,或是下車散步到一個遙遠的地方,都會得到一塊糖果。
  
  在一次實驗中,兩個地點的糖果是相同的,參與者可以選擇牛奶巧克力或黑巧克力;在第二次實驗中,兩個地點的糖果不同,一個位置有牛奶巧克力;另一個位置有黑巧克力,但是巧克力的類型是隨機選擇的。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選擇不會為步行15分鐘提供藉口,在這種情況下,於做另一項調查之前散步似乎是愚蠢的。
  
  但知道會有不同的糖果,提供了一個正當的理由要碰碰運氣,而去散步。
  
  研究人員表示,如果他們認為拿的東西是相同的,會選擇到遙遠地點的學生不到一半;但當他們知道款待會不同時,有超過一半的人選擇散步。
  
  這是真的,即使學生對於會得到的巧克力類型沒有任何線索,他們還是會選擇散步。
  
  15分鐘後,學生們接受問卷調查,問他們:在過去15分鐘內感覺有多好,反應的評分從1分(一點也不好)到5分(他們認為非常好)。
  
  研究人員表示,結果顯示,相較於選擇懶散地等待的人來說,走到遙遠地點的忙碌參與者表示比較快樂。
  
  【保持忙碌的好處】
  芝加哥大學的Booth商學院研究負責人Christopher K. Hsee博士在新聞稿中表示,也許可以利用這一個原則來造福社會。
  
  他表示,如果他們能夠為懶散的人設計一個機制,來從事至少是無害的活動,他認為這是優於破壞性的「忙」。
  
  他和芝加哥大學的Adelle X. Yang、上海交通大學的Liangyan Wang指出,獎勵似乎是工作,因為「人們害怕無所事事」,他們宣稱要活動的原因,可能只是要保持忙碌的正當理由。
  
  一般來說,當有選擇的時候,人們會選擇做一些讓他們保持忙碌的工作。
  
  研究人員指出,人們渴望忙碌的藉口是根植於人類是理性動物,會基於理性尋求他們的決策基礎,沒有目的的努力是愚蠢的。
  
  研究人員表示,看來,人們都知道忙碌會產生快樂,但如果他們沒有正當理由的忙碌,他們將選擇無所事事。這反映了人們的願望是以原則和理性做決策的基礎。
  
  【忙碌的歷史觀】
  在另一個場景下反覆進行這些實驗,給學生一個手鐲和15分鐘,在這期間他們可以什麼也不做,或者拆開它再把它裝回去。
  
  有一些人被告知,如果他們拆手鐲,必須把它裝回原來的圖樣。其他人則被告知,如果拆手鐲,必須重新組合成為一個不同的圖樣。
  
  大多數被告知必須重新組裝手鐲回原來圖樣的學生選擇懶散地坐著;大多數被告知必須重新組裝手鐲成不同圖樣學生選擇保持忙碌。
  
  同樣的,那些重新組裝手鐲者表示比較快樂。
  
  研究人員表示,調查結果強化了他們的主張,認為人們同時希望忙碌和忙碌的正當理由。
  
  他們指出,這樣的決定深植於進化中,因為在整個年齡層,沒有理由的消耗能量可能危及生存。
  
  研究人員指出,在希臘神話中,薛西弗斯被宙斯懲罰永遠朝著小山頂滾動一塊岩石,但他從未到達山頂。他們的研究顯示,薛西弗斯得到的懲罰比他永遠無事可做的懲罰更幸福,如果他有微小的理由這樣做,他可能選擇滾動石頭而不是懶散。
  
  這篇研究刊載在8月號的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中。


出處: WebMD Health News
作者: Bill Hendrick
審閱: Laura Martin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