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美媒:台灣購買20門電磁砲 等於配4萬枚飛彈

美媒:台灣購買20門電磁砲 等於配4萬枚飛彈




美媒稱,在中華民國台灣部署20門陸基Blitzer電磁軌道砲,就能夠發射40000枚潛在超音速(5馬赫甚至以上)彈丸。作為反入侵防御,10門Blitzer電磁軌道砲就能夠對大陸地區共軍海軍數以百計的正式及非正式入侵艦船構成難以接受的威脅。


美國智庫“國際評估與戰略研究中心” 網站7月24日發表該中心大陸地區軍事問題專家理查德-費舍爾的文章稱,大陸地區軍事現代化首先尋求主導東亞地區,而後尋求向全球投射軍力,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美國是否能夠獨立或在盟國的支持下,繼續阻止中共使用武力改變被大陸當局視為不利的現狀?在當前的十年中,中共可能會決定自己能夠使用有限的武力對付日本和菲律賓,強化對有爭議的海上領土的主權要求,而這會破壞美國的區域軍事領導地位,同時還會促使許多國家考慮加強戰略威懾能力。

進入2020年代後,美國面臨的就不再僅僅是在亞洲地區阻止大陸地區軍事力量的問題,而是如何應對有能力向全球部署進的大陸地區軍事力量的問題。要應對這種挑戰,華盛頓就需要承認美國導致國防能力削弱的國家優先項目是不可持續的。使力量平衡向有利於敵方傾斜,華盛頓事實上是在引誘大陸當局與俄羅斯發動會導致更大規模、代價更高的戰爭。不過,盡管如此,費舍爾仍然認為華盛頓有阻止中共的可能,為此其需要在保存當前力量的同時,並做出一些重要補充,其中包括為美軍裝備新飛彈,在亞太地區打造遠程陸海空與天基傳感器區域網絡,在台灣海峽部署軌道砲降等措施。

第一招:為美軍裝備新飛彈“無效”大陸地區共軍海軍

盡管蘭德公司最近的報告指出,飛彈不能提供轟炸機所具備的靈活性,但研製飛彈系統,能夠大幅度確保摧毀目標,進而對阻止中共激進的行動起到幫助作用。與次音速巡弋飛彈相比,彈道飛彈可能更加鋼軌,但較高的速度提高了攔截與反制這種飛彈的難度,同時還提高了飛彈的破壞能力。而且,與面對越來越復雜地綜合防空系統威脅的次音速戰鬥機相比,彈道飛彈成本要低的多。與部署在陸基飛機上相比,當部署在潛艇上時,美國新中遠程彈道飛彈要安全的多。

美國可發展短到中程反艦彈道飛彈家族,並將之出口至其盟國。華盛頓還應該促使俄羅斯認為1987年簽署的《中程核力量條約》已經過時,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陸地區新中程彈道飛彈的出現。美國及盟國的大規模反艦彈道飛彈能夠使大陸地區共軍海軍“無效”,就像大陸地區共軍認為其反艦飛彈能夠使美國及其盟國的海軍“無效”一樣。中共可能會或可能不會贊同“相互確保海軍摧毀(MAND)”;沒有一支全球海軍力量,而這可能會成為追求“管理”或甚至是“控制”軍事行為的強大誘因。

第二招:打造遠程陸海空與天基傳感器區域網絡

華盛頓應該高度重視創建亞洲地區遠程傳感器網絡,該網絡可就大陸地區軍事活動提供近時實預警,使地區國家能夠做出獨立或聯合防御反應。確保大陸地區共軍對傳感器的初級破壞,至少能夠由其他傳感器網絡成員國彌補,再加上對大陸地區共軍舉動的早期預警,有助於降低大陸地區共軍行動取得成功的機率,進而阻止大陸地區共軍採取進一步侵略性行動。獲得大陸地區共軍軍事行動近時實圖片,可降低傳感器網絡成員國因大陸地區共軍日益提高的大規模跨地區軍事行動能力被蒙騙的風險。此外,從東北亞到南太平洋地區國家采取近即時協調行動的可能性,會令大陸地區中共當局領導人權衡再三,嚴重破壞大陸當局長期以來無往不利的“各個擊破”戰術。隨著時間的推移,強加大陸地區之身的軍事活動“透明度”,會提高中共建立地區信任措施的興趣,進而有可能會導致其對軍備控制制度感興趣。

美國、日本和中華民國都在足夠靠近大陸地區的地方部署有陸基遠程相控陣雷達,能夠監督大陸地區共軍的海、空及飛彈活動,而美國、日本和澳大利亞則擁有遠程天波超視距雷達,有可能覆蓋一至數千公裡的範圍。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可選擇采購相對較低廉的地波超視距雷達系統,或者他們也可能選擇在本國境內部署並聯合控制美國或其他網絡成員國的遠程雷達系統。

第三招:在台灣海峽部署軌道砲降級大陸地區飛彈力量

電磁或軌道砲可為中華民國提供最終走出大陸地區“飛彈恐怖”的時代。軌道炮利用電力加速炮彈,只有擁有電源,就能夠連續發射砲彈,直到軌道砲需要維護時。不過,使成本效率優勢向防御都轉移的原因是,一枚“砲彈”的成本可能是數萬美元,而大陸地區共軍近程彈道飛彈的成本則在50萬至100萬美元之間。在初期測試時,美國通用原子公司研制的Blitzer電磁軌道砲發射的砲彈可達到5馬赫,射程達100公裡。由驅逐艦大小的平台搭載,Blitzer電磁軌道砲就可擁有一個1000發砲彈的彈藥庫,每枚砲彈可包括多達100枚“小彈丸”。以每分鐘發射10枚砲彈的射速,在中華民國台灣部署20門陸基Blitzer電磁軌道砲,就能夠發射40000枚潛在超音速(5馬赫甚至以上)彈丸。作為反入侵防御,10門Blitzer電磁軌道砲就能夠對大陸地區共軍海軍數以百計的正式及非正式入侵艦船構成難以接受的威脅。2013年10月,美國原子能公司對外透露了陸基版Blitzer電磁軌道砲概念的存在。

另外,美國應該為核子動力攻擊潛艇配備軌道砲。在台灣海峽,配備軌道砲的潛艇可以幫助美國降級大陸地區共軍飛彈彈幕,進而有助於迫使大陸當局因失敗風險大幅度提高而中止對台侵略攻擊。

第四招:大規模採購F-35B短程起降戰鬥機

受項目延期影響,目前美國最大規模的武器采購項目——即斥資3957億美元采購2443架F-35聯合攻擊戰鬥機——成為預算削減的關鍵目標。與F-16和F/A-18等第四代遺產戰鬥機相比,F-35戰鬥機在隱身級別方面有明顯優勢,而且其傳感器性能也大幅提高。據報道,僅其紅外預警傳感器就能夠探測到200英裡外的目標,這意味著它可支援飛彈防御任務。

不過,隨著F-22戰鬥機生產線的關閉,F-35也成為美國空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采購第五代戰術戰鬥機時的唯一選擇,盡管其平均單價已經上升到1.3至1.6億美元,接近此前因“買不起”而停產的F-22戰鬥機。然而,F-35B垂直或短距起降型戰鬥機可在阻止大陸地區共軍時做出最大貢獻,因為它使美國海軍的13艘直升機登陸攻擊艦成為攻擊力強大的航母。F-35B戰鬥機也為日本、南韓和澳大利亞等盟國提供了獲得本國海上航空力量的最快途徑。對於新加坡(人們普遍認為新加坡會采購F-35戰鬥機)和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也有意采購F-35戰鬥機)而言,F-35B戰鬥機可提供第五代戰鬥機的性能和戰術隱藏優勢,因為它還可在美國海軍航母或大小直升機登陸攻擊艦的艦船編隊的掩護下行動。

第五招:打造重型運輸機 快速部署地面作戰部隊

雖然新飛彈和空中戰鬥系統可能與海上、空中與航空宇宙領域競爭緊密相關,但美國仍然需要部署占據主導地位的地面部隊支持盟國及友國。美國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前線部署部隊規模的不斷下降,對華盛頓提出了重新考慮設計用於快速航空運輸的新型中等重型機械地面部隊的需求。這是2009年取消的“未來戰鬥系統”計劃的目標之一。美軍還需要能夠由大小類似C-17運輸機的強大的30噸級以上戰車。美國還需要發展C-5運輸機的後續機型。“未來戰鬥系統”計劃的另外一個犧牲品是聯合重型運輸旋翼機項目,該項目設計打造一款20至30噸重型直升運輸機。當美國需要以壓倒性力量奇襲大陸地區共軍針對東海及南海糾紛島嶼發動的軍事行動時,就需要利用重型直升運輸機。美國應該考慮與日本聯合研發這種重型直升運輸機。

第六招:啟動低成本不對稱項目 特別是中華民國

美國及其盟國還需要新型低成本高能武器,因為大陸地區共軍的武器數量已經大幅度增加,而且其武器質量也大幅提升。美國應該優先發展新型飛彈、飛機與火砲系統。例如,以據估計約為340萬美元的單價,南韓就能夠獲得500枚彈道飛彈與巡弋飛彈,而其成本大致與其最近采購的、均價約為9670萬美元的18架波音F-15K戰鬥轟炸機相當。以約180萬美元的單價,中華民國就能夠獲得多達1000枚陸軍戰術飛彈系統(ATACMS),而其成本大致於采購14架單價為1.31億美元的全新F-16C戰鬥機相同。面對大陸地區中共威脅時的這種價格優勢,正是南韓與中華民國在過去十年來研發新型陸攻飛彈的原因。直到最近,華盛頓還在反對首爾和台灣采購新的遠程飛彈,但其應該改變這種政策,並向南韓及中華民國出售並聯合研發新型飛彈。

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中共不考慮進行飛彈控制,並繼續發展可威脅到中華民國台灣、日本、南韓與菲律賓的新型區域飛彈。考慮到飛彈的成本效率,現在華盛頓有必要幫助其盟友獲得必要的戰區飛彈系統,以防御大陸地區的飛彈力量。考慮到F-35戰鬥機控制成本的失敗,這些國家還需要單價為3000至4000萬美元的第4+戰鬥機。許多國家考慮利用由瑞典薩博公司研制的單價為4000至5000萬美元的獅鷲戰機來填補這個需求。美國應該利用其新美國空軍教練機項目研發一款廉價的新輕型戰鬥機。為了降低成本,這種新型戰鬥機未必需要具備極高的隱形能力,但卻應該配備有最新型的武器裝備,以應對大陸地區與俄羅斯的最新型戰鬥機。另外,配備有更強大的通用電氣F404或F414渦扇發動機的升級版中華民國自制防御戰鬥機或許也能夠滿足這種需求。

美國海軍還在開發新一級別高精度艦載砲彈,首先這種砲彈會裝備由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搭載的新型155釐米艦砲,接下來這種新型砲彈還會廣泛應用於127釐米艦砲。此外,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還研發了一款據稱射程120公裡的新型有翼砲彈,而且這種砲彈還集成了傳感器,使之能夠攻擊移動目標。就成本來看,由洛馬公司研制的有翼砲彈與單價6至7萬美元的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相似,在打擊大陸地區共軍單價高達數百萬美元的攻擊與運輸艦時,存在極高的成本優勢。中華民國的600門155釐米火炮系統也有可能會武裝這種精確導引砲彈。另外,美國還應該幫助中華民國早日獲得新潛艇。中華民國政府目前打算自主建造潛艇,作為援助,美國可提供武器、指揮與推進系統,以滿足中華民國的需求。如果美國不提供,那麼華盛頓也應該幫助中華民國政府從美國的盟國獲得這種技術。

第七招:加大投資新戰略、戰術核武器

對於大陸地區核武能力、俄羅斯核武力量現代化及大規模戰術核子武器、北韓及伊朗遠程核子打擊能力的不確定,需要美國及盟國政策制定者對核威脅做出更公開的評估。這些威脅還需要阻止美國進一步削減核子武器並展開核力量現代化——在必要情況下增加核武器——的新政策。此外,華盛頓有必要組建一個國際聯盟,為大陸當局提供一個選擇:停止核子及飛彈武器技術擴散,坦白過去的擴散行為,執行現有法律法規,采取可大幅度提高透明度並強化保障的措施,否則國際聯盟就會采取防御措施。

現有長達5000公裡地下隧道,以及大量新建隧道,以支持大陸地區共軍第二炮兵現有及在建新基地,足以使人懷疑對大陸地區共軍飛彈及核武器數量的公開估測。在沒有完全理解大陸地區核子隧道之前,必須停止與俄羅斯的核武削減努力。另外,美國應該做好准備更換民兵陸基洲際彈道飛彈和三叉戟潛射飛彈的彈頭,而且還應考慮適當提高美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生存能力。美國還應撥款資助“SSBN-X”後續型號,取代三叉戟潛射飛彈,並研發新型遠程轟炸機。歐巴馬政府到2020年退役美國海軍戰斧對陸核子攻擊飛彈是一種單方面裁軍行為,這種做法必須停止。美國還需要有一個應急計劃,發展親朋的核武裝戰斧或JASSM-ER戰術巡弋飛彈。

歐巴馬政府依靠F-35戰機掛載戰術核子武器的計劃,並不像將之配備在核子潛艇上那麼安全。在亞洲,這是一種關鍵的能力,可阻止中共利用其戰術核力量,並阻止北韓及伊朗利用其核子武器。這些武器還可幫助阻止中共在美國無法以常規武器做出迅速回應的情況下利用常規武器。

第八招:重啟探月計劃

大陸中共與俄羅斯可能會把月球變成下一個軍事高地。從月球上,中共能夠監測並瞄准軍用地球衛星,或破壞未來和太空站或天基太陽能收集器。一旦陸俄合作,兩方就有可能以更快的速度建立軍民兩用月球基地。在這一點上,歐巴馬政府2010年取消布希政府的重返月球計劃是個戰略錯誤。華盛頓牽頭鼓勵多政府資助私營商業財團建立月球設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挽回這種戰略錯誤。這能夠使美國能夠在月球軍事應用方面快速反擊大陸中共或俄羅斯。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