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羅尼亞戰役
喀羅尼亞戰役(公元前338年),是馬其頓腓力二世決定性的偉大戰役。腓力二世領導色薩利、伊庇魯斯、埃托利亞、北福基斯、羅克裡斯聯軍,擊敗雅典和底比斯聯軍,馬其頓的大獲全勝標示著希臘在馬其頓霸權的序幕。此戰役,年僅18歲的亞歷山大擔任左翼指揮官。
雅典聯軍按慣例排出8行縱深的密集陣,騎兵在兩翼佈署,雅典軍在組成左翼,底比斯軍和底比斯聖隊組成右翼。戰場左右各有一條河和山脊,馬其頓軍陣線中央馬其頓方陣組成,腓力二世率領夥伴騎兵和禁衛步兵(Hypaspists)在馬其頓右翼,亞歷山大率領色薩利騎兵和游擊步兵組成左翼,對面即是底比斯軍。
腓力二世率先領導夥伴騎兵向前逼近,隨後的禁衛步兵方陣依斜型序列跟進,中央馬其頓方陣緊跟著斜型陣列前進,但左翼亞歷山大卻按兵不動,當馬其頓右翼接近時,雅典軍向前衝鋒,兩軍步兵接戰,騎兵相互廝殺。 根據古代的資料,雙方右翼戰鬥一段時間時間後。腓力開始撤回自己的右翼軍隊,而雅典重裝步兵立即隨後追殺,在不明馬其頓軍的企圖下,底比斯軍選擇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但這樣的結果使雅典和底比斯兩軍間出現鬆動,使雅典軍的右翼曝露出來,腓力二世等待的戰機終於出現。 亞歷山大立即率領色薩利騎兵組成菱形陣型突入雅典軍的右翼,並令游擊步兵向前阻擋底比斯軍對雅典軍的救援,腓力二世也迅速朝雅典軍正面猛功,在兩方攻擊下雅典軍很快的潰散。亞歷山大隨即率領騎兵繞至底比斯軍後方,朝底比斯聖隊發起衝鋒,使其最後被殲滅。此戰役雅典聯軍全線潰敗,馬其頓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在戰役後底比斯軍被摧毀,大多數底比斯聖隊殲滅,雅典軍隊則遭受了很大損失。因底比斯聖隊在戰場上勇敢的表現,腓力豎立獅子雕像,以紀念他們的勇氣和自我犧牲精神。此戰後,幾乎沒有任何部隊防衛希臘中部,腓力二世派遣亞歷山大向雅典進行談判,並結束了戰爭。而雅典將領呂呂西克列斯因戰敗被雅典處決。
腓力對戰敗的希臘城邦提供一個寬厚對待,只要為他提供士兵和財政對付波斯即可,而雅典和其餘的希臘城邦震驚馬其頓的強大和感激腓力的仁慈,很快同意了條件,並建立了科林斯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