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M41D輕型坦克

M41D輕型坦克

兵整中心藉由歷年來設計、生產戰甲車所建立的能量與執行多次性能提昇經驗,已能充分掌握改裝M-41戰車之執行方案,先行評選主要次系統供應商,再由兵整中心負責全車系統整合,於民國86年1月完成測試工作,主要改裝包件最後決定採用Napco公司的8V-71T引擎系統與德州儀器公司的CVTTS夜視射控系統,並於樣車製作及測試期間,配合完成全車改裝規劃,改裝後之車型命名為「M-41D」,D為「柴油化」(Dieselized),由於未採用砲塔穩定系統,所以不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而經性能後的M-41D將可再使用10~15年,且8V-71T引擎同樣也使用於M-109、M-110、台汽國光號,有助於戰時後勤補保作業。

改裝項目計有:
改裝柴油動力系統:採用8V-71T引擎,並沿用原CD 500-3型變速箱,其他如冷卻系統、發電系統均配合更換,並加裝大容量油箱為760公升(原為530公升),使巡行里程由160公里提昇至450公里,速度維持72km/h不變。
加裝夜視系統:使用德州儀器公司的CVTTS夜視射控系統,夜間目標辨識距離可達二千公尺,駕駛改用聯勤產TS-85式駕駛手星光夜視鏡,使其能遂行夜間戰鬥,滿足夜間作戰要求。
改良射控系統:整合護眼型雷射測距儀於射手熱像儀內,測距範圍大於五千公尺。該雷射測距儀配合彈種選擇器及簡易彈道計算機後,可大幅提昇射擊精度、縮短反應時間。
改良承載系統:採新式材質設計之扭力桿,減震效果較佳。
提昇武器系統:主砲採用聯勤76公厘M32K1戰車自緊式砲管(改良原M32A1戰車砲),可射擊新式M464翼穩脫殼穿甲彈(APFSDS)。
強化防護力:以高強度結構鋼板製作履帶邊裙,可增加對承載系統之防護力,並配合砲塔構型,設計新型煙幕彈發射器與引擎煙霧產生器,以提昇主動防護力。
M41戰車改裝工作包括砲塔及底盤之加工、焊接,各項總成、次總成件安裝、膛視調整、迷彩噴漆等作業。完成組裝之戰車再由品保人員進行全車性能測試,測試項目包括爬坡、越野、涉水與戰術性能測試等。並配合完成相關整體後勤工作,包含編撰技術書刊、單位及野戰保修特種工具、保修備份料件、隨車裝備,以及執換裝訓練等,M41D戰車於民國88年如期完成,並撥發部隊服役。


實戰部署
目前總數約50輛的M41D輕戰車.除個位數留在台灣島擔任駕駛訓練的任務,其餘的M41D皆配置在金門以增強地區的裝甲能力。

M41D性能諸元
車長:8.212m 
車寬:3.198m 
車高:3.075m(加12.7mm機槍)
戰鬥重量:25ton 
底盤高度:0.45m 
接地壓力:大於0.72kg/cm²
發動機:康明斯公司 8V-71T柴油發動機
最大出力:450hp 
最高路速:72km/h 
最大行程:450km 
越障高度:0.711m 
越豪寬度:1.828m
涉水深度:1.016m 
最大爬坡:60% 
最大傾斜:30%
武裝:M32K1型76mm炮 ×1
M2HB型12.7mm機槍×1
T74型7.62mm同軸機槍×1

主炮俯仰角度:-9º~19º
砲身穩定裝置:無 
射界:360º 
乘員:4人
夜視系統:星光夜視鏡
射控:CVTTS夜視射控系統+數位彈道計算機+雷射測距儀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