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愛吃冰品 脾胃受不了

愛吃冰品 脾胃受不了

文/陳光華


小吳從小就喜愛吃甜點蛋糕,雖然滿足了美食的欲望,但是總覺得怎麼睡,都無精打采,頭腦常常昏昏沉沉,精神也難以集中,有時還會覺得胃口變差、腹脹,甚至拉肚子,喉嚨也容易有痰。尤其到了夏天,他常吃冰冷飲品,情況就更嚴重了。


雖然他的症狀涉及了呼吸系統、消化系統,還有全身的症狀,但是就中醫的角度來看,這些都是同一個原因造成的,即所謂的「痰濕」。


中醫講的「痰濕」不只是喉嚨的痰而已,還包括更廣的物質。簡單來說,「痰濕」可看成消化吸收障礙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正常情況下,食物(包括固體和液體)進入身體之後,經過脾胃的運化(大約可簡單看作消化系統進行消化吸收),將食物轉變為身體可運用的物質(中醫而言,包括氣、血等);一旦運化不理想,產生的氣血就會減少,容易產生痰濕。


痰濕產生後,會停留在身體許多不同的部位:如果留在呼吸系統,就是喉嚨的痰;如果留在消化系統,會造成腹脹、腹瀉等情況;如果留在接近身體表面,會覺得頭昏沉,頭或身體感覺重重的,甚至痠痠的。


在美食充斥的現代社會,痰濕產生的問題相當常見,若再加上夏季的冰冷清涼飲食,更加重了產生痰濕的機會。


◎為什麼會產生痰濕呢?


其實除了感冒外,最常見的就是脾胃(可簡單視為消化系統)的問題,即脾胃的工作(運化)做得不好。


◎為什麼會運化不好呢?


一方面要考慮是否負擔太大(也就是飲食是否不適合),另一方面可能是脾胃的工作能力下降(氣虛、陽虛等)。


甜食、油膩、大餐等食物本身就容易產生痰濕,所以甜點、奶油類製品、排餐、火鍋等食物攝取,應適可而止。此外,寒涼的食物容易損耗陽氣,導致脾胃的工作能力下降。


台灣的夏天常是酷熱難耐,如果貪食冰冷,常會造成脾胃的工作能力下降。所以溫度冰冷的食物,以及椰子、西瓜等較寒涼的食物就不宜攝取太多。


其實,食物、藥物屬性各有所偏,大多數時候只要適當食用,通常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的衝擊;但是有些食物的偏性太強烈,對身體的衝擊比較明顯,就更需要注意攝取的量了。(作者為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醫師)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