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居家照護孩子要用“鋅”
進入春季,孩子生長發育會明顯變快,身體對營養的需求量也會有所增加,加上春季又是各種疾病的多發季節,一旦孩子們的身體所吸收的鈣、鐵、鋅等微量元素不足,很容易被病毒、細菌侵襲。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少生病、少吃藥,這時居家照護孩子時可以給他們多補一些鋅。
鋅是人體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含量僅次於鐵。鋅能促進生長發育,尤其對生長發育迅速的兒童、少年和青年至關重要;鋅和維生素A的代謝關係密切,缺鋅後維生素A的體內合成減少導致維生素A缺乏;鋅與細胞膜蛋白結合使細胞膜穩定,缺鋅後體內細胞膜遭受體內氧自由基攻擊的可能性增加,從而引起細胞膜穩定性下降和細胞損毀增加;鋅參與免疫功能,對免疫功能具有營養和調節作用,故缺鋅後可致細胞免疫功能下降,身體抵抗能力減弱。鋅可提升胸腺釋放胸腺素,改進或提升T淋巴細胞的攻擊、殲滅病源微生物的行動,從而使機體少染多種“感染性疾病”。如果鋅元素水平過低易發生味覺、嗅覺障礙,記憶力低下,食慾不振或運動失調,出現慢性疲勞、異嗜或“未老先衰”。
研究顯示,連續補鋅5個月以上的兒童,很少感冒,不易生病。這讓人們對補鋅有了新的認知:助成人緩解症狀,迅速提高免疫力;助兒童預防感冒,增強身體抵抗力。父母平時家事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補鋅。
儘管缺鋅能導致嬰幼兒厭食、生長緩慢,成年人身體抵抗力下降、皮膚傷口癒合慢等問題,但鋅作為一種微量元素,每天的需求量並不大。研究表明,0~6個月的嬰兒每天只需要1.5毫克鋅,7~12個月的嬰兒為8毫克,之後隨年齡增長,對鋅的需求量緩慢遞增,到14~18歲時增至最高量19毫克。一旦過了18歲,人體對鋅的需求量就會下降,每天只需要攝入11.5毫克就夠了。專家提醒,鋅攝入量超過正常值5倍~10倍時,會刺激消化道,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厭食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引起頑固性貧血、高膽固醇血症,甚至還會出現昏睡、頭痛、乏力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此外,體內鋅含量過高,可能會抑制機體對鐵和銅的吸收,並引起缺鐵性貧血。
鋅在很多食物中都存在,因此,只要正常飲食,一般不會出現缺鋅問題。補鋅主要是通過飲食補充,食物中含鋅量多的食物有牡蠣、魚子、動物肝、腎、花生、蛋黃及堅果類,只要平時多吃一點上述食物,人體就不會發生缺鋅現象,即使已經缺鋅,也會很快補上。只有長期嚴重偏食、素食,膳食搭配不當,營養素不全,經久泄瀉、嘔吐、不運動或運動量不足者均應納入“缺鋅”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