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購買的肉品多半已放置常溫8小時。圖片提供:健康365
媽媽們最愛去菜市場買菜,精挑細選新鮮肉品,為我們打點飲食,可是,媽媽們買的肉真的是「新鮮」的嗎?「當然,因為買肉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放冷凍庫呀!」跟超市的冷凍肉比起來,媽媽們總會堅持買擺在菜市場攤位上的常溫肉,其原因為「冷凍肉比較不新鮮!」。
矛盾的是,當我們在超市選購美國、澳洲進口的冷凍牛肉, 就不認為不新鮮?難道台灣冷凍肉品層級比不上進口冷凍肉?其實,時代進步了,台灣的冷凍技術也是跟國外同步的!
美國牛肉、澳洲牛肉等肉品除了在該國本地的處理、運輸跟等待出貨的時間,加上坐船一個月後,到我們吃到,最少經過3至4個月的時間,但是口感還是猶如現殺,為什麼呢?主要在於其冷凍技術跟真空包裝。
台灣注重品質的冷凍肉品是從屠宰後,經過預冷,中心溫度達到5度以下(屠宰後的肉體溫度為37度,而不預冷、直接放冷凍庫,肉品也容易變質),再分切成不同規格並以真空包裝,放入-40度的急速冷凍庫2天(其實大約2小時,就已經冷凍,而屠宰廠急速冷凍冰箱最少都50坪以上,所以溫度不容易上升),在確定完全冷凍後,再移至-20度冷凍冰箱保存。
台灣的「現宰肉」
冷凍肉的處理其實台灣很多的冷凍廠都做得到,但是因為國人不喜歡台灣的冷凍肉,只喜愛進口的冷凍肉,所以對於肉品,真正會做到前述這麼高規格處理的冷凍廠沒有幾間,因為國人都只愛常溫或冷藏肉,如果是冷凍肉,也一定要解凍賣才會受到消費者青睞,造成我們有好的技術,卻沒有比照國外標準處理肉品,形成惡性循環。
而台灣消費者不喜歡冷凍肉,覺得現宰肉才新鮮,但照我個人的定義,屠宰後一個小時內您買到的肉才能算現宰肉。照這個標準,也可以說台灣根本沒有現宰肉,像傳統市場的肉最少在常溫放8小時、超市肉最少放兩天,所以台灣的廠商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讓消費者覺得自己買到了現宰肉。事實上,「台灣根本沒有現宰肉!」
從邏輯上思考,現在法規規定如果是冷凍肉解凍販售,包裝上一定要註明,但傳統市場並無任何標示,為了迎合消費者喜好,可能將冷凍肉解凍,或屠宰後不敢冰,以常溫運送、販售,難道這樣肉都不會壞?而超市更做出自行包裝,將日期隨意改成「包裝當天」的日期的誇張行為。不肖餐飲業者為了不讓浪費成本,肉品快壞時,用高鹽、種口味的調味料醃漬,除停止變質外,還可蓋過味道。
菜市場早上6.7點開始擺攤,擺攤前肉品多已是常溫狀態,放常溫8小時以上也不會壞?除了特殊防腐技術,我們所想不到的「神奇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