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血袋不合格 九成是肝不好

血袋不合格 九成是肝不好


根據血液基金會統計,去年度國人捐血檢驗不合格率為一.八%,共三萬兩千三百人次,九成是因肝不好,估計三萬多袋血液因此廢棄,又以肝指數異常為最大宗,佔一萬八千多人次。肝指數異常佔最多

血液基金會業務處長林敏昌表示,去年捐血人次約一百八十萬,捐血袋數共兩百二十萬袋,肝指數在四十五以上,代表捐血者健康可能有狀況,血袋就不能用。

台灣肝臟研究學會秘書長簡榮南表示,肝指數檢測標準各醫院略有差異,國人肝指數異常以脂肪肝為最大宗,其次才是病毒性肝炎、亂吃藥引發的藥物性肝炎。

這些檢驗數據固然反映出國人健康,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受血者的安全。林敏昌表示,現行的「酵素免疫法」(ELISA)仍有漏洞,去年就有國內一例愛滋病患捐血,造成三名受血者感染的悲劇。


學者促縮短B、C肝檢驗空窗期
去年捐血檢驗中,共有六十五人被檢出愛滋帶原、八千六百多人次被檢出B型肝炎帶原、兩千四百多人被檢出C型肝炎帶原。

根據血液基金會推估,台灣平均每年有一人因輸血感染愛滋、六百多人感染B肝或C肝,每年多花三.三億元醫療費用,為了輸血安全,學界與愛滋團體疾呼台灣應儘速改採「核酸檢驗法」(NAT),以縮短愛滋病與B肝、C肝的檢驗空窗期。

台灣是「亞洲四小龍」中唯一沒有採取NAT的國家,就連泰國、印尼等國家都已實施,衛署今年三月才剛展開五千萬元的試辦計畫,但若要全面實施得花八.五億,差距甚遠。

針對仍偶有民眾透過捐血篩檢有無愛滋,其實現在只要驗出愛滋,血液基金會就直接通報至衛生署疾管局進行列管,不會直接告知捐血者,此一規定已執行多年。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