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發年節送紅包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
小孩對過年的最大期待,應該就是領紅包,專攻民俗學的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兼任教授阮昌銳指出,以前過年會把爐子放桌下,全家人坐著圓桌「圍爐」,後來爐子變成放在桌上,長輩會在爐旁放很多銅板,等年夜飯吃完,便把銅板發給現場小孩子,因銅板上有君王元首的肖像,有威嚴,可壓制孩子的幼稚言行,使其舉止能隨著年齡增長而漸趨成熟,因此又稱「壓歲錢」。
隨著紙鈔的發行,「紅包袋」應運而生,壓歲錢變成「紅包」。以下就是關於過年發紅包、收紅包的各種「眉角」,你不可不知的10件事。
1.包給長輩金額逐年增
過年長輩發紅包給晚輩,是「壓歲錢」;而晚輩給長輩的紅包,則稱為「添歲錢」,希望父母及長輩壽比南山,健康「呷百二」。因此,如果能力許可,每年可將給父母、長輩的紅包金額,稍微提高一點,目的就是希望長輩們能「延年益壽」。當然,要這麼做,就別忘了每年記帳,才不會一時忘記去年的紅包金額,結果越包越少。
2.包給晚輩同樣金額
小孩子拿到紅包很高興,免不了會互相比較,有時甚至會嚷嚷紅包裡裝了多少錢。如果彼此收到的金額落差甚大,不免會讓原本歡喜的氣氛變得尷尬,甚至造成小孩子之間的心結。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建議發給晚輩的紅包,都包一樣的數字,一視同仁最省事。
如果是包給仍在學的晚輩,除了「鈔票」這個選擇之外,其實也可附上幾張圖書、文具禮券,讓學童能在新年添購新文具、新書,更具意義。
3.不能包得比長輩多
通常子女成年或結婚後,長輩就不會發給紅包,而是改發給孫子或媳婦、女婿,以表達「歡迎進入大家庭」之意,但每個家庭的習俗不同,沒有定論,只要以和為貴,彼此有默契就好。
值得注意的是,包給晚輩的紅包錢不能多過長輩,這是禮貌。建議事先打聽金額,例如爺爺打算包600元給姪子,你包給姪子的金額就不能超過600元,如果想要包超過這個數字,可以用「買新衣」、「買新書」等理由另外再包一個紅包。
4.包雙數最吉利
不管是包紅包給長輩,還是晚輩,都沒有固定的金額限制,因為每個人的收入、家庭成員、需求、價值觀不一樣,甚至依據當年景氣,荷包是豐是扁也不一定,「包多少」完全依憑個人意願,千萬不要為了擺闊而打腫臉充胖子。
依照中國人的傳統,過年紅包以「雙數」為主,有福祿雙喜的期待。因此,數字2、6、8較為吉利,6有「六六大順」之意,8則有「發」的諧音,而9雖為單數,卻有「長長久久」及「極大數」之意,也是不錯的數字。
5.用新鈔代表全新開始
萬象復始,一元更新,新的一年當然要有新氣象,包紅包前別忘了先去銀行換新鈔,沒有人希望過年拿到的紅包袋裡有皺巴巴或髒兮兮的鈔票。
收到軟爛的鈔票,除了不是好兆頭之外,消基會也曾經做過檢測,發現市面上流通的鈔票,上頭的細菌比馬桶還多780倍。因此,為了他人感受和實際衛生著想,還是換成新鈔再放入紅包袋裡吧!
6.換百元鈔增加分量
紅色討喜,尤其是在過年時期,不妨把部分千元大鈔換成百元新鈔,不但能顯財氣,也能讓紅包袋更有「分量」,讓收紅包的人一拿到就會覺得很開心。
除了父母、長輩發給的紅包,另外還有一些紅包可拿,可沾沾喜氣,千萬別錯過,例如市府走春紅包、開工紅包、廟宇發紅包等,但這類紅包金額都不多,是取其「象徵性」或「紀念性」意義。
7.別用過期紅包袋
很多廠商都會發送印有當年度生肖的紅包袋,使用時一定要注意是否為當年生肖。否則,拿著印上「龍」的紅包袋,在「蛇」年發送,可是一件非常尷尬的事情!但如果不是印有生肖物的紅包袋,因為沒有時間上的限制,只要乾淨沒有折損,重複使用其實也無傷大雅。
另外,不管是給長輩或晚輩的紅包,裡面不妨放張親手寫的小卡片,錢不會說話,小卡片卻能將一番心意具體化。即使錢花掉了,卡片仍能再三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