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反式脂肪 台灣後年起須標示

反式脂肪 台灣後年起須標示

美國食藥局擬要求食品業者階段性淘汰人造反式脂肪;國內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也預告將修改標準,規定無論天然或人造反式脂肪,每100公克食品內含反式脂肪量若超過0.3公克,就必須標出含量,至於低於0.3公克則以0標示,新的標示規定預計104年7月1日實施。

對於美國昨日宣布將全面禁止使用反式脂肪,糖果餅乾麵食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陳朝陽昨日指出,台灣餅乾食品出口僅約3成,其中以大陸出口為大宗,預估美國禁用政策對台灣食品業影響有限。

食藥署食品組組長蔡淑貞表示,天然的反式脂肪存在於棕櫚油、乳品、牛肉、小羊肉中,我國在97年開始實施「市售包裝食品皆應標示反式脂肪酸含量」,每100公克食品內含經「氫化」的人造反式脂肪量,若超過0.3公克就須標示,天然存在的反式脂肪則不須標出。

然而同樣是反式脂肪,標示標準卻不一。蔡淑貞說,經內部全面檢討,認為無論天然或人造,反式脂肪對人體的影響相當,原有的規定無法給消費者完整資訊。

因此今年8月已預告「市售包裝食品營養標示規範」修正草案,將標準修改為無論天然或人造反式脂肪,每100公克食品內若超過0.3公克,就須在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示欄中清楚標出含量,該標準預計今年12月公告,後年7月起正式上路。另外,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是否在食品包裝標示上加註「本產品含有反式脂肪」等相關警語。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反式脂肪具有飽和脂肪的所有壞處,會使血液中的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升高,降低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濃度,增加罹患心臟病、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風險。

她說明,油品經氫化產生反式脂肪,是將原本的不飽和脂肪轉為飽和,增加油品的穩定性;如果沒有了反式脂肪,仍須小心飽和脂肪相對變高,一樣會導致心血管疾病。

許惠玉解釋,在健康飲食生活型態下,飽和脂肪雖比反式脂肪容易藉由運動、飲食被清除,但它對人體心血管的危害與反式脂肪類似;沒了反式脂肪,飽和脂肪比例變高,民眾仍應避免烘焙、煎炸食物危害心血管。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