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風復健

中風復健

在我們協助復健的病人中,腦中風病人是很重要的一群,腦中風是國內最常見而且很重要的疾病,所謂的腦中風,就是指腦部的血管病變,造成病人死亡或是言語或行動或是身體機能上的一些障礙。每年大約有一萬九千個人發生腦中風,尤其在國人十大死亡原因來看,腦中風的死亡人數是僅次於癌症佔第二位。依國人腦中風的盛行率千分之六來看,台灣大約有十二萬個腦中風的人口,也就是說差不多有十多萬個家庭,必須照顧腦中風的病人。

腦中風有一些危險因子,像是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人,或是高脂血的人,其它像吸煙或是家族裡有病史的,年紀大的人都算是高危險群,如果依腦中風發生的狀況來看,大概可以分為兩大類,而這兩類因為造成的病情輕重不同,所以在病情穩定後恢復的狀況,或是復健治療的時機上也有所不同。

其中一大類是缺血性的中風,像血管內形成了血塊血栓而造成腦梗塞,或是從身體其他部位特別是心臟來的血塊,造成腦血管阻塞。這些人也是比較有可能恢復的病人。因為血塊使血管塞住了的病人,如果發生後緊送到急診處馬上一套檢查,這時候給予溶血處理,趕快把血塊化開,這個改善的效果很好。而另外一大類則是腦內血管破裂腦內出血,這種情況的腦中風的處理就比較麻煩,尤其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造成的致死率最高,很多從發生到送到急診處期間就走了,在治療中病人因為出血而使腦壓增加很大,治療上也要花比較長的時間,所以往往復健的時間也要延後,會比較慢,是比較嚴重的出血狀況。

經過統計,中風病人中,大約有10%可以恢復到幾乎和原來一樣,完全沒有什麼後遺症,大概有25%有輕微的後遺症,像是動作不靈活,有點麻木,動作慢,講話不流利,吞嚥有點慢;而大約有40%他會留下中度以上比較明顯的後遺症,像走路困難,他們需要一段時間的治療和復健,最後大概有10%左右需要別人的養護照顧,沒有辦法自己料理生活。而大約有15%的人會死亡。

其實以復健的觀念來說,是希望病人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上一些正常功能喪失的時候,能夠透過復健的治療與訓練,讓病人不好的部份能夠改善,好的部份,能夠繼續的利用,並且可以處理自己的生活,不要依賴別人,這就是我們復健治療最大的目標。所以一旦腦中風的病情定後,可以開始進行積極的復健,不需要等待很長的時間以後,因為身體一旦不動,很快的就會產生肌肉萎縮,關節僵硬等現象,所以病情穩定後愈早開始復健治療愈好,這是復健的黃金時期。

復健的黃金時期也會因為不同的中風原因而有一點點不同,一般腦血栓或腦梗塞的病人急性期大約是在五到七天左右,如果是腦出血的話,治療時間就比較長,大概10到14天約兩個禮拜左右,等病情穩定了,病人腦筋也清醒了。還有少數蜘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人,需要比較長的治療時間,大約需要一個月左右病情才能穩定。

復健黃金時機的掌握,有助於病人日後的恢復情況,當然,除了病情穩定外,另外還需要觀察病人的意識是否清楚,是否沒有其他併發症,像是肺炎或心臟病等等,才可以進行積極的復健。一旦病人進入穩定期,意識也逐漸恢復,那些在病人身上的「四管」包括導尿管、鼻胃管、點滴管或氣切管的去除,愈早愈好。

通常由復健科的醫師擬定復健計劃,復健計劃中為病人設定很多專業性的治療,一般分為物理治療、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心理治療幾大項,因為復健工作比較強調它是一個整體性的。譬如說你不能只會走路就好,病人的生活還需要一些功能性的,像穿衣服、吃飯、洗澡、刷牙、講話,這些都很需要,所以比較強調整體的治療。治療有很多方式,復健是比較講究團隊,它裡面有很多各式各樣的專業人員,像醫師要負責病人整體上的照顧,譬如病人有血壓高、糖尿病、心臟病、血脂肪問題、那裡病、那裡變形、肌肉張力改變、還有吞嚥有問題,很多醫療上的問題,這個醫師要主導,護理師護士要幫忙醫師照顧病人。

有病人認為先回家休養個半年一年後,再到復健科好好的復健治療一下,其實這樣已經太晚了,他已經錯失掉了黃金時機,很多動作可能都已經定型,而且很難矯正。況且就算正常人躺在床上不動,很快,兩個禮拜肌肉就會開始萎縮,所以中風的病人,復健的時間不對,如果拖太久了才開始做,沒有抓住黃金時間,往往會造成肌肉萎縮,然後關節僵硬,很多韌帶彈性會差,變成耐力不好,肌力會減少。尤其我們身體很多活動,是靠平常維持,所以躺太久的人,體力就會掉下來,所以中風穩定後,就應該有開始計劃,不能耽誤太久,因為他還有一邊是好的,那一邊也很重要,不要讓它萎縮掉,不要讓它廢用,這個很重要。所以愈早開始愈好,一般中風病人,三個月內就要完成復健的訓練計劃,不要拖過半年,如果拖過半年就定型了,就很難去改它了。早一點開始的時機,是很重要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