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年輕化 主因飲食西化 多檢查
大腸癌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三位,每年台灣有4000名大腸癌病患死亡,醫師表示,大腸癌患者,約一半的病患有血便現象,不過許多病患完全沒有症狀,而延誤就醫,尤其過去一般認為,大腸癌多發生在五十歲以上族群身上,不過最近發現,也有20-30歲的民眾罹病,主要原因有可能是飲食西化、或者是工作壓力大。
台北市有一位72歲的婦人,平常生活作息正常,也沒有血便、體重減輕或排便習慣改變,不過在一次老人健康檢查,糞便潛血呈現陽性反應,加上家人有大腸癌病史,建議做大腸鏡檢查,結果發現肛門口18公分結腸處,有一個一公分大的腫瘤,病理切片為惡性大腸腺癌,為大腸癌第三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李秉翰表示,病患手術切除恢復良好,如果延誤三個月,狀況可能就不是這麼樂觀。而許多大腸癌病患,可能因為腫瘤位於大腸前端,沒有血便病狀,一不注意就延誤了就醫時間,甚至過去一般認為,大腸癌多發生於五十歲以上的族群身上,不過最近發現,許多20-30歲的年輕人,因為飲食習慣緣故、工作壓力,而罹患大腸癌。
醫師表示,根據美國癌症協會的建議,五十歲以上民眾,每年應該進行一次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大腸癌術後患者,一年內則需要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之後每三年檢查一次,不過有大腸癌家族史的民眾,則要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預防大腸癌,除了飲食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食物,避免多餐完全肉食、過多動物性脂肪、或容易烤焦的碳烤食物,平常多運動、不熬夜、適時舒壓、養成每天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