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清華大學專家談微波食品

清華大學專家談微波食品

近日,美國一學者發表文章列舉微波爐食品有三大危害。一時間,關於微波爐加工食品危害健康的傳言紛起。為此,記者采訪了有關專家,他們指出———『微波食品對人體有害』缺乏有力證據
  近日,有關微波爐加工食品危害人類健康的傳言相繼見諸網上和報章。其源頭是原刊登於www.beyondhealth.com網站的一篇據稱是美國馬薩諸塞大學資深學者雷蒙德·弗蘭西斯的文章(以下簡稱弗文),它在列舉了一系列例證及來自瑞士、美國和蘇聯的實驗與研究後,得出如下驚人結論:一,微波食品會產生新的有毒甚至致癌的化合物;二,食物的營養價值嚴重流失;三,當你吃微波食品時,身體會集中產生一定的變化。這些食物容易導致癌癥、荷爾蒙失調、淋巴和消化系統紊亂、血液和免疫力異常、情緒低落、永久性腦損傷,甚至還有心髒病。所以文章建議:『拔掉微波爐的插頭,再也不要用了』。
  對於如此量大面廣的民用品及其相關產業來講,以上結論無疑是毀滅性的。我們所熟知並且習用的微波爐加工食品,究竟對人體有無影響?有什麼樣的影響?有多大影響?這些實有進一步澄清的必要。記者就此采訪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協調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清華大學微波與數字通信實驗室、哈爾濱工業大學微波實驗室的有關官員和專家。
  清華大學和哈工大兩家實驗室的研發領域集中於微波在遙感和通信等方面的應用,而對微波用於日常飲食加熱、烹調這一細微領域都沒有專門的研究。但有關專家一致認為,得出普遍性的結論一定要有根據,一是資料和理論依據,二是更重要的實驗。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輻射生物學專家曹恩華認為,首先應明確區別兩點,即微波輻射的影響同微波爐加工食品對人的影響。微波輻射對人體的危害有大量證據證明,是確定無疑的;但采取適當保護措施,微波可廣泛應用於通信、遙感等領域,造福於人類;而經微波爐加工的食物是否對人體有害,目前還缺乏有說服力的證據,難以妄下斷言。其次要看微波爐加工的對象是活體還是靜體。弗文的第一個例子舉證不確切,因為它是把用於輸血的活性血液同靜體的普通食物相提並論,這顯然說明不了問題。
  曹恩華強調,要認定微波爐加工食品是否有害,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試驗,特別是分子水平的測試。比如判斷加工後食物營養是否流失,就須對其蛋白質、維生素等含量是否下降、下降多少作詳細測試;判斷是否致癌,就須對其中有代表性的致癌物質是否增加、增加多少作定量分析,等等,而且要看這種增減是否在標准許可的范圍之內。不僅如此,以上試驗還必須有大量人群的嚴格比對,得出統計學的科學結論。而弗文顯然試驗很不充分,缺乏嚴格的病理學調查,所以雖然原理上沒有錯,但結論卻是輕率的。比如它說血清導致細菌發光,用志願者的血清就繞了一個彎,直接用加工過的食物豈不更好;此外,它用了幾個志願者?是光食用微波食品,還是也食用其他食品?結果是否都一樣?等等,都缺乏統計學的結果。曹恩華建議,此類試驗最好用實驗鼠來做,而且要做是否產生活性氧等最基本的實驗。他指出,在嚴格的科學試驗之前就妄言『微波食品對人體有害』顯然為時過早。作為一種提示,公眾使用微波爐多注意點是可以的,但籠統地得出『微波爐不能用』的結論,將帶來不必要的混亂。
  國家藥監局食品安全司有關官員也表示,目前尚未接到過任何有關微波食品對人體有害的報告。在回答記者提出『弗文中所說蘇聯於1976年取締微波爐的使用,並發表了全球警告』時,這位官員表示:從未聽說過有此事,果真如此的話,世界衛生組織肯定會發布相關警告;但迄今為止,世衛組織並沒有這樣的警告。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