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核災一碘靈 認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核災一碘靈 認清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日本經由此次震災、海嘯的衝擊,進而影響了核電廠,爆發輻射外洩危機。而臺灣鄰近日本,該如何防微杜漸,做好危機的因應準備?又要怎麼從這一次的災變之中,增進自己的防災能力與抗災知識呢?編輯部此次特地整理核能輻射與健康保健資訊,提供給各位村民參考。

 



什麼是輻射塵?

所謂的輻射是:能量以波或是次原子粒子移動的型態傳送,依其能量的高低及游離物質的能力,分類為游離輻射或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具有足夠的能量可以將原子或分子游離化,非游離輻射則否。輻射活性物質是指可放射出遊離輻射之物質。游離輻射主要有三種:α、β及γ輻射 (或稱射線)。

而輻射塵(Radioactive Fallout)也就是放射性落塵。核子試爆或原子彈爆炸時,核分裂產生許多分裂產物大量散逸,叫做輻射塵;利用核分裂發電的核能電廠,發生意外事故又無安全屏蔽時,也會產生輻射塵。輻射塵中含有許多放射性物質,揮發性較強、最先散出的銫137便是其一。

銫137會放射β及γ射線,易溶於水,對人的軀體效應,會分布於全身肌肉,量多時即破壞細胞;還有遺傳效應,達某種量時會破壞敏感的生殖細胞,影響下一代甚至下下一代。而,銫137的輻射強度要經過30年才降低一半。

怎麼分辨輻射計量單位?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西弗」是輻射劑量的基礎單位,但它卻是非常大的單位,哪怕僅僅只是1西弗都是人體無法接受的;因此,毫西弗(mSv)與微西弗(μSv)才是常用的指標,1西弗=1000毫西弗,1毫西弗=1000微西弗。

輻射暴露劑量之計數單位為「毫西弗」。每人每年的輻射暴露劑量若超過100毫西弗,則算是高危險群。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也有報告指出,接受一次人體X光掃描儀之劑量,遠低於一般民眾之年劑量限值(1000微西弗),請民眾不必過度恐慌。
※參考數據~新竹醫院張富迪醫師
若以診斷X光(指一系列的檢查)所造成的全身有效等效劑量

四肢是0.01毫西弗
腹部是0.54毫西弗
骨盆是0.66毫西弗
腰椎是1.4毫西弗
上消化道是2.55毫西弗
胸部X光的全身有效等效劑量0.06毫西弗
側面胸部X光檢查 0.03毫西弗
正面胸部X光檢查 0.01毫西弗(根據FDA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的資料則為0.02毫西弗)

搭乘飛機往返臺北──雪梨一趟 0.05毫西弗
在臺灣生活一年所接受的自然背景輻射劑量 2.0毫西弗



原子能委員會規定除了自然背景輻射之外,一般人可額外接受之年有效等效劑量為1毫西弗 (約半個背景值)。人體能承受的X光劑量也和焦慮症或是免疫力的高低沒有太大的影響。

輻射進到人體後,會先影響到水及細胞。就輻射的間接傷害來看,水佔了人體的70%重量,一旦碰上輻射能量,就會產生有害的自由基,進而損傷細胞。輻射能量可以直接打斷DNA結構,若人體來不及修復,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醫學上,短時間內大量暴露在50萬個微西弗的輻射量,對人體其實是沒有即刻生命危險的;若瞬間接受50萬至100萬微西弗量,人體骨髓功能會開始受損,血液、血小板、白血球下降;若民眾接受100萬至200萬微西弗量,大約5%至50%病人,三小時內除了骨髓功能受影響外,腸胃道系統也立刻損害,患者會嘔吐、疲倦沒胃口;一旦接受了200萬至600萬微西弗以上的輻射劑量,就可能出血感染,有致死可能。

然而,輻射與癌症也並非直接相關,我們應該對癌症的發生,建立正確的觀念:「癌症並不是由單一原因導致的」。就癌症而言,輻射具有引發腫瘤的效果(但此效果相當微弱)。臨床上可能歸咎於輻射導致的癌症包括:女性乳癌、甲狀腺癌、肺癌、白血病等。

處理與因應

如何避免受輻射感染?

一、若無法撤退,閉居是極有效的預防方式。以密閉空間為避難所,最好是地下室,並以塑膠袋和膠布封緊門窗。

二、防止輻射塵進入肺部和消化道,洗去任何與皮膚接觸的輻射塵,但宜以沖洗而不應刷洗,並避免咬指甲、吸菸或舔手指。

三、減少外出,戴帽子、撐雨傘、戴口罩都可以減少輻射劑量感染;緊急時,政府會要求周邊民眾服用碘片。

勿隨意服食碘片

因為這次事件,有民眾想買碘片抗輻。但專家提醒,沒事吃碘片,一錠就等於每天所需劑量一千倍,可能造成甲狀腺亢進,進而傷害身體機能;而且,碘片其實不能預防所有輻射傷害,輻射游離粒子數百種,碘片僅能防止碘131的危害,對其他放射性物質則無效。碘片能夠阻絕碘131的原因是,碘先被吸收進入人體,到達甲狀腺後,可阻止甲狀腺再吸收放射性碘131。但其用於預防較佳,解疫功能則相對較差。

南部輻射傷害防治中心主任陳毓雯表示,若沒遭核污染,服用碘片可能產生過敏或急性血管炎。而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也說,每人每天所需的碘僅一百五十微克,吃下一百三十毫克的碘片,一般人會先出現甲狀腺機能亢進,接著甲狀腺功能低下、發炎,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心律不整。

此外,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提到,網路販賣的碘片恐有安全疑慮。目前,台電尚有十三萬人份碘片存量,國內廠商也有七十萬人份碘片原料,若有緊急需要,每天可生產七萬五千人份藥量,還可專案進口原料。

日常防治 遠離輻射危害

其實,臺灣的防治措施堪稱完備。日本返臺旅客若有輻傷疑慮,行政院原能委員會已於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及小港機場設置偵測器,檢測民眾是否遭到輻射污染,並已協調國防部調派化學兵專業人力進駐機場,共同進行旅客輻射偵測,及於必要時實施除污作業。此外,原能會亦針對日本進口食品進行檢測,目前已檢測包括蘋果、草莓、米果、糖果、干貝、昆布、鯖魚、秋刀魚等食品62件,皆符合規定。偵測中心會將各項消費性物品檢測資訊定期公布於網站(
http://www.trmc.aec.gov.tw),民眾可自行上網查詢或取得檢測報告。

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設置全國的30處即時輻射偵測站,每5分鐘更新偵測數據,且數據顯示均於正常變動範圍;若輻射值達到每小時20微西弗,就會發布警報,請民眾立即疏散或掩蔽。而,全國五十家醫療院所亦提供「輻射健康諮詢門診」,除提供諮詢服務,還可做儀器、抽血檢測,全由健保給付。民眾若有疑慮,可至衛生署網站(
www.doh.gov.tw)「日本核災衛生醫藥專區」,亦可電洽原能會02-82317919查詢。做好日常防治,不宜聽信謠言,兀自亂服碘片。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