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諸葛亮神機妙算:何以最終鬥不過司馬懿?

諸葛亮神機妙算:何以最終鬥不過司馬懿?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大都認爲司馬懿是諸葛亮的手下敗將,其實卻不然。通觀《三國演義》,論智慧,論兵法,論謀略,諸葛亮雖然都遠勝于司馬懿一籌,他不僅能用一座無人把守的空城讓司馬懿兵退三十裏,即便是身後也能讓“死諸葛”嚇倒司馬懿的十萬雄兵。但是最後諸葛亮卻沒有鬥得過司馬懿,致使蜀軍六出祁山,北伐中原,每一次都是兵退而回,無果而終。
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爲什麽鬥不過司馬懿?爲什麽司馬懿總是能將數十萬蜀漢大軍擋在國門之外?深究其中的原因不外有以下六條:

   首先,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熏陶,一身儒雅之氣,兩袖君子之風,謀略多用于戰場對陣,心機卻很少用于自身安危,他在《出師表》中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並非是偶然之言;而司馬懿受到的是曹操的“甯願負天下人,不願天下人負我”的唯我思想影響,爲人處世,上陣交兵,總是先考慮自己的生前身後、成敗功過。
第二,諸葛亮受先主劉備知遇之恩,因而一生常懷報恩之心,不論平時生活,還是率軍打仗,無不以報恩爲大,這就大大加重了他爲人做事的負擔,曾有人見諸葛亮事必躬親,夜以繼日,就勸阻說:“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諸葛亮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可見諸葛亮心中的負擔之沈重;而司馬懿既無忠君之意,更無報恩之心,帶兵打仗一身輕松,一切以掌握兵權爲大,有了兵權就有了一切,因此司馬懿一生都在謀劃如何牢牢掌握兵權。

   第三、諸葛亮受到漢家正統思想熏陶,總是用“天授皇權”的思想來約束自己的行爲舉止,每次後主劉禅一道撤兵的聖旨,諸葛亮無不惟命是從,因此贻誤了許多出奇制勝的戰機,致使六出祁山,功敗垂成;而司馬懿帶兵打仗時,卻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爲信條,一切以軍事上的勝利爲准則。對諸葛亮的做法,司馬懿就曾感歎道:“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第四、司馬懿城府深厚,心機莫測,善于隱身蟄伏權術,他在罷職回鄉期間,雖然時刻准備東山再起,卷土重來,但他平日卻穩坐船頭,安然垂釣,韬光養晦,以應萬變;這一點,是高居相位、羽扇綸巾的諸葛亮難以做到的。

   第五、司馬懿善于委曲求全,忍辱負重,即便身穿諸葛亮派人送來的女人的衣服也在所不計;這一點也是“宰相肚裏能撐船”的諸葛亮做不到的。可以想見,如果是司馬懿爲諸葛亮送來女人的衣服,一定會被諸葛亮罵得狗血噴頭。

   第六、諸葛亮一生謹慎,處世小心,不論平日政務,還是率軍出征,他總是身體力行,事必躬親,甚至到了事無巨細的地步,這樣不僅影響他在軍事上精力的集中,而且也加重了他體力上的付出,再加上他生活樸素,吃食簡單,這無疑加快了他衰老的速度;而司馬懿對諸葛亮的這些做法頗有微詞,曾有一次,司馬懿詢問諸葛亮派來的使者說:“孔明寢食及事之煩簡若何?”使者答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司馬懿便告訴帳下的諸將說:“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不久,諸葛亮便病逝于五丈原。這說明司馬懿不僅對諸葛亮的這些做法不以爲然,而且他有著與諸葛亮根本不同的軍事策略和治軍方法,以及飲食習慣。

   從古至今,諸葛亮始終被人們認爲是正人君子,而司馬懿卻被人們一直稱爲奸滑小人。用現代話說,諸葛亮是一個好男人,而司馬懿是一個壞男人。然而,諸葛亮的正人君子的風範卻成了他六伐中原、無功而返的主要原因,而司馬懿的小人行徑反倒成了他克敵制勝、功成名就的法寶。可見,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有它不可逆轉和難以預料的自然規律。諸葛亮與司馬懿的鬥法的故事,又一次提供了君子鬥不過小人,即好男人鬥不過壞男人的曆史經驗和教訓。這也充分說明,古人所謂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