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台灣歷史的特色

台灣歷史的特色

1.海洋性--
台灣為海島,位於戰略地理與航海重要地位,荷蘭西班牙甚至日本會想要台灣,也是基於此點,台灣能夠獲得美國的支持,也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

2.國際性--
台灣的歷史發展與國際脈動有重要關聯性,荷蘭與西班牙佔領台灣以及棄守台灣,其實與國際局勢(荷蘭西班牙之間的航海競爭)有關,日本馬關條約後取得台灣統治權,與德俄英三國干涉還遼有關,戰後美國原本要放棄在台灣的國民黨政府,是因為韓戰爆發與冷戰崛起的關係才轉為支持

3.移民性--台灣住民多元化,除了原住民(高山族與平埔族外),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日本人都曾在台灣留下足跡甚至後代留在台灣...加上明清時代自中國東南方移民過來.....又加上1949年跟隨國民黨政府來台的外省人,..現在還要加上外籍新娘....

4.抗爭性--
從荷治時期開始就有郭懷一率眾抗官活動,原住民抗爭就有多起,到了明鄭以及清代,民變就更多了,乙未抗日更是轟轟烈烈....至於迄今的民主運動,也是一種台灣歷史特有的精神

5.殖民性---
台灣這塊土地,歷代統治階級多多少少都以殖民的心態治理台灣...只求於台灣這塊土地謀求好處,卻對台灣沒有好好經營

6.經濟性
荷蘭西班牙佔領台灣,建立的是商業據點,鄭氏政權除了將台灣視為反清的根據地外,同時也是視為經濟輸出與轉運的基地 ,以支持其反清的軍事行動
清代雖然消極治台,但是中葉後台灣茶葉稻米糖樟腦等經濟作物的輸出,也是使清政府重視台灣的主因之一
日本完全以殖民心態治理台灣,台灣主要是提供日本本國稻米糧食,甚至是日本商團為紓解經濟壓力而強迫台灣接受其商業組織
至於1970-80年代,台灣完全以經濟力躍居亞洲四小龍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