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忠君使臣 蘇武

忠君使臣 蘇武

蘇武不向利益低頭的志節,及堅毅不屈的精神,令讓我覺得十分的欣賞,
所以我給各位大大分享蘇武的事蹟。

兩千多年前的漢朝時期,疆土幅員遼闊,而活躍在塞北,勢力日趨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也一直威脅著漢王朝;他們十分強悍,不時地入侵邊疆,當時在位的漢武帝,就經常派兵鎮壓、反擊他們。

一年,匈奴少主新立,怕漢王朝在此內政不穩時進攻,於是便派遣使節向漢朝朝貢,還送回之前所扣的漢使節,藉此釋出善意並趁機拉攏兩國間的友誼。武帝見匈奴對改善兩國關係頗有誠意,於是便派遣時值中年的蘇武出使匈奴。

蘇武手持長長的「漢節」,帶著豐厚的禮物及一百多名隨從,浩浩蕩蕩向匈奴出發。一路顛簸後平安的抵達匈奴,而一切也都按計畫順利進行著,但不幸的事卻發生了。原來,之前一個漢朝使節名叫衛律的,他出使匈奴後變節投降,單于十分器重他並封他為王;衛律有個手下叫虞常,他是蘇武此行的副手張勝的朋友,他對衛律很不滿,因此他私下跟張勝商量,要殺了衛律,並想挾持單于的母親,逃回中原;但消息走漏,被單于發現了,不僅張勝被抓,蘇武也無辜受到牽連,被扣押在匈奴。

單于知道蘇武是個忠貞愛國的人,就想要他歸順為自己效命,所以就派衛律等人去遊說他,蘇武一聽是來勸降的,就厲聲對他們說:「身為漢朝使節,要我忘恩負義,背叛朝廷,縱使能苟活,還有何顏面見人!
」隨即抽出刀往自己身上刺。頓時,鮮血如泉湧,蘇武倒在一片血泊中,衛律等人大驚,趕忙上前去救他,眾人折騰了半天,才把他救醒。而他高尚的氣節深受單于敬佩,於是單于改用高官厚祿、榮華富貴誘降他,但均被蘇武斷然回絕了。可是這次卻激怒了單于,便下令把他關進不見天日的地窖裏,也不給他食物,想就此逼他屈服。塞北的天氣十分寒冷,蘇武在地窖裏饑寒交迫,渴了飲雪,餓了就吞食漢節上拔的些許氈毛,幾天過去了,他仍然不肯投降。

後來,不死心的單于,依舊不肯放蘇武回國,反而將他放逐到荒無人煙、冰天雪地的北海去牧羊,並對蘇武說:「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當然,公羊是不可能生小羊的,目的是要長期囚禁他罷了。蘇武到了北海,他沒有任何東西可吃,只得挖草根、捕野鼠充饑,也沒有多餘的衣物避寒,夜裏就擠到羊群中取暖;但是一心想完成出使匈奴的使命,及忠於朝廷的氣節,始終支持著他要活著回去。就這樣過了十幾年,期間單于曾再度派漢朝降將去說服蘇武,這人叫李陵也是蘇武的好友,但不管李陵如何勸說,他依然不改其志,始終不屈。李陵誠摯地規勸他:「在這人煙罕至的不毛之地,你能跟誰講信義呢?又有誰看得到你的忠貞、信義呢?再說根本沒有希望回到漢朝,人生苦短,眼前的富貴你不要,這是何苦呢?」蘇武仰頭長嘆了口氣說:「為人臣的忠於君主,就像為人子女孝順父母一樣,是天經地義的事,就算死了也無所謂,這些小折磨根本不算什麼。我和家父受恩於朝廷,朝廷曾給予我們非常優渥的待遇跟照顧,現在就算要赴湯蹈火、為國捐軀,我都心甘情願,所以請你別再勸我了。」李陵聽完羞愧不已,對自己為了苟活降敵而痛哭,回去後送了幾十頭牛羊,想改善蘇武艱苦的生活。

到了漢武帝駕崩,昭帝即位時,有人把蘇武被囚北海的事稟報他。昭帝就派人向匈奴要求放回蘇武,但匈奴不肯放人,還謊稱蘇武已身亡。後漢使者再出匈奴,並騙他們說:「漢天子打獵時,射下一隻大雁,大雁腳上繫了張紙條,紙條上說蘇武還活著在北海。」匈奴單于不得已,才答應放人。

蘇武出使匈奴,共受了十九年折磨。他手持光禿的旌節,一身襤褸,滿頭白髮,滿臉白鬚悽楚滄桑的回到長安,看到他的人沒有不受感動的。朝廷為了感念他的忠誠,賞賜許多財物給他,還封他為「關內侯」。
但蘇武的妻子已改嫁,兒子也因連坐被處死,他把全部財產分送親朋,自己什麼都沒有留下。


據我所知,蘇武為人廉潔,所得賞賜皆施與親友中貧困的人,死後,“家不餘財”。 宣帝甘露年間,“思股肱之美,乃圖畫其人於麒麟閣”。 蘇武歸漢時,李陵為之餞別,曾說:“足下還歸,揚名於匈奴,功顯於漢室,雖古竹帛所載,丹青所畫,何以過子卿。”後來事實證明:這一番話確非虛譽之辭。 直到唐朝,各地尚有蘇武廟,受到後人的瞻仰憑弔。 如唐末著名詩人溫庭筠《蘇武廟》詩云:“蘇武魂銷漢使前,古祠高廟兩茫然。雲邊雁斷胡邊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回日樓台非甲帳,去時冠劍是丁年。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這首詩表達了後人對他高風亮節的無限崇敬;同時對於漢朝賞功太薄也不無遺憾。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