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圍牆今昔
柏林圍牆始建於1961年8月13日,全長155公里。最初以鐵絲網和磚石為材料,後期加固為由瞭望塔、混凝土牆、開放地帶以及反車輛壕溝組成的邊防設施。東德政府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德語: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或「強化邊境」(德語:Befestigte Staatsgrenze),其目的是阻止東德居民逃往西柏林。
1989年11月9日,新東德政府開始計劃放鬆對東德人民的旅遊限制,但由於當時統一社會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君特·沙博夫斯基誤解上級命令,錯誤地宣佈柏林圍牆即刻開放,導致數以萬計的市民走上街頭,拆毀圍牆,整個德國陷入極度興奮狀態。此事件也稱爲「柏林圍牆倒塌」,雖然圍牆不是自己結構倒塌,而是被人為拆除。當時的柏林人爬上柏林圍牆,並且在上面塗鴉,拆下建材當成紀念品。11個月後,兩德終於統一,成為「柏林圍牆倒塌」後的最高潮。
1989年11月9日,在東德政府允許人們自由訪問西德城市後,人們將柏林牆推倒了。柏林牆倒塌25年將近,攝影師Markus Schreiber重訪故地,拍柏林牆倒塌25年今昔對比。上圖為人們為慶祝柏林牆倒塌在勃蘭登堡門塗鴉牆上跳舞的場景,下圖為25年後這座里程碑今天的模樣。
1961年,東德建造了柏林牆。上圖於1961年11月19日拍攝,記錄下了柏林牆隔絕東德與西德、環繞著勃蘭登堡門的歷史;下圖為今天這片區域被轎車、公共汽車與自由進出德國首都的行人佔滿的景觀。今天的熙熙攘攘與昨天的蕭瑟荒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上圖為1961年9月9日,前面穿著制服的東德警察正在將刺鐵絲網從磚牆上拿走,後面的軍官則在努力將柏林牆提高到15英尺高。下圖中,從現在的人行道路面上,仍然可以看出來柏林牆曾經存在過的印記。
上圖為1961年11月20日,東德工人和士兵在歷史著名的德意志帝國國會大廈前建造柏林牆;1990年德國統一後,停止使用的國會大廈成為了諾曼·福斯特爵士的一項重大革新項目,成為了下圖中今天的德國國會大廈。
1962年8月13日,在柏林牆豎立的一年後,西柏林人隔牆向他們在東柏林的親人揮手。今天,人們自由穿梭在這條擁擠的街道上。
上圖為1962年8月空蕩蕩的波茨坦廣場,柏林牆將它分割成了兩部分。下圖為今天的波茨坦廣場,它成為了一個非常繁忙的交通樞紐,每天的訪問量可以達到100,000人次。1990年7月21日,波茨坦廣場主辦了一場由平克-弗洛伊德樂隊的羅傑-沃特斯組織的慈善音樂會,紀念東德與西德之間分裂的結束。
查理檢查站是沿著柏林牆最著名的過境站,上圖為1963年6月26日,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曾經到訪過這裡,在軍人敬禮下走過警戒線和哨所。下圖為今天,重建的檢查站成為了觀光旅遊景點,由穿著制服的演員們“看守”。
上圖為1963年6月26日,甘迺迪總統在訪問期間隔著柏林牆遙望東德。下圖為現在,遊客們可以通過參觀這個景點,想像一下如果柏林牆還存在,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1968年,一群孩子曾經在靠近海因里希-海涅大街上面有刺鐵絲網的柏林牆附近玩耍;今天,一個男人走過曾經分裂的街道。
上圖為美國總統查理-尼克森於1969年2月27日從柏林牆遙望東德,這張照片中的一些建築今天仍然還在,但是在海因里希-海涅大街檢查站的周邊已經被更為現代的建築所替代。
上圖為1971年3月21日,任何想要越過柏林牆的人都需要通過檢查站,就像上圖中海因里希-海涅大街的檢查站一樣。下圖為今天,人們可以自由地騎著自行車、開著車或者走過這片改造過、完全不一樣了的區域。
1973年3月8日,當上圖拍攝後,“柏林牆必須倒塌”在柏林北部沿著柏恩瑙街被塗寫在牆上。現在,一個金屬桿立在同一個地方作為紀念標誌,以紀念1989年11月10日晚柏林牆被推倒來創建東西柏林之間新的聯繫。
上面這張東柏林的照片是1980年在伯恩瑙觀察台拍攝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的這些大樓雖然被重新粉刷過了,現在依然存在。有軌電車現在行駛在曾經柏林牆處於的位置。
上圖為1980年,查利特醫院還在施工,一個女人站在柏林牆望著施普雷河。今天,一座橋架在了這條河上,河的兩岸有很多現代化的大樓。
上圖為1981年7月,一個孩子爬上操場上的一堆沙子,眺望柏林牆的另一邊。下圖展現了現在在相同的地方,一台台轎車停在了柏林克羅伊茨貝格區。
上圖為1985年8月13日弗里德里希大街靠近查理檢查站的柏林牆施工工程;下圖為2014年10月2日,柏林牆倒塌25年後,弗里德里希大街的景象。
上圖為1989年11月11日,東德市民擁擠著穿過在柏恩瑙街新建的通道通向西德,而西德的邊境警察正在拆除柏林牆剩餘的部分,東西德走向融合,自由的氣息洋溢。下圖為在差不多25年後,人們穿行在柏恩瑙街和奧德貝格大街的交叉十字路口。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