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將五姐妹一併納入後宮的皇帝

將五姐妹一併納入後宮的皇帝

  美女,能讓男子生理衝動;才女,能讓才子心緒萌動;美女加才女,能讓包括唐德宗在內的所有男人為之傾倒。老實講,當皇帝確實過癮,他們有權力,有地位,一言九鼎,看中了哪個女人,一句話的事;別說一個女人,就連同胞「姊妹花」,他們也可以輕而易舉地搞到。在中國歷史上,嗜好「姊妹花」的皇帝不在少數,劉驁、慕容熙、李煜、皇太極榜上有名;而一次能將才貌雙全的五姐妹納入後宮的皇帝,恐怕也只有唐德宗李適了。
  《舊唐書》和《新唐書》都記載了唐德宗將五姐妹納入後宮的這一史實。《舊唐書·后妃傳》稱,「庭芬有詞藻。生五女,皆聰惠,... ...皆能屬文。長曰若莘,次曰若昭、若倫、若憲、若荀。... ...貞元四年,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表薦以聞。德宗俱召入宮,... ...不以宮妾遇之,呼為學士先生。」《新唐書·后妃傳》也稱,「廷芬,能辭章,生五女,皆警慧,善屬文。長若莘,次若昭、若倫、若憲、若荀。... ...貞元中,昭義節度使李抱真表其才,德宗召入... ...悉留宮中。... ...又高其風操,不以妾侍命之,呼學士。」兩份史籍,除「貞元四年」和「貞元中」稍有差別外,其餘可謂如出一轍。文中提到的「廷芬」,即唐朝文學家宋廷芬。
宋廷芬,生年不詳,出生在一個飽受儒學浸潤的書香世家,初唐著名詩人宋之問之裔孫,貝州清陽(今河北清河)人。宋廷芬生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不知什麼緣故,五個女兒均天資聰穎,唯獨兒子愚不可教。鑒於此,宋廷芬索性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對女兒的教育培養上。宋廷芬飽讀詩書,家教有方,五姐妹中尤以若莘、若昭高潔特出,「文尤淡麗,性復貞素閑雅,不尚紛華之飾」,她們曾對父母說「誓不從人,願以藝學揚名顯親」,意思是發誓不嫁人,而是要像男子一樣專心學問,想憑借出色的文學造詣為家爭光。在宋廷芬的教育和熏陶下,宋氏五姐妹皆聰明好學,舉止大方,能文善詩,才華橫溢,一時名動天下。
  當時的皇帝是李適,即唐德宗。李適(742~805),唐代宗長子,唐朝第十位皇帝。生於天寶年間,經歷安史之亂,當過天下兵馬大元帥的李適,即位之初就立下了發憤圖強、中興唐室的雄心壯志。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唐德宗實施革新,果敢有為。但是,由於措施不力,用人不當,最終導致了發生於建中四年(780)的「涇原兵變」。流亡了十個月的唐德宗回到長安後,變得一蹶不振,起初的銳氣已消失殆盡。此後,唐朝的政局雖趨於穩定,但大大小小的叛亂卻此起彼伏。元興元年(784),李抱真因剿滅朱滔叛亂有功,加封檢校司空,不久又被封為昭義節度使。
  昭義鎮所轄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北西南部,治所為潞州(今山西長治),與清河相距只有二百八十公里。李抱真沉斷有計謀,心繫社稷,在任期間禮賢下士,只要聽說有才能的人,往往會派人以謙辭、厚幣去尋訪,如果尋訪後發現沒有什麼特長,則以禮相送。貞元四年(788)年,李抱真聞聽清河宋氏五姐妹的大名後,甚感驚奇,便向朝廷舉薦了五姐妹。於是,一份詔令終止了五姐妹「誓不從人」的初衷。唐德宗對她們大為讚賞,遂將宋家五姐妹全部留在了宮中。宋氏五姐妹身材如何,相貌如何,史書中沒有描述,想來應該非常不錯;要不然,唐德宗也不會讓幾個歪瓜裂棗充斥後宮。再者,凡有才華的女子,身上所散發的氣質與風度,也會增添她們的魅力。
  有人認為,唐德宗納宋氏五姐妹入宮,是出於花心,出於好色。筆者認為,這固然是唐德宗此舉的一個重要因素,但最重要的是唐德宗愛才,且「能詩」,頗有文采,這一點,從他那份挽救大唐帝國命運的《罪己詔》中,我們就可以領略一番。在政治上,唐德宗無法與唐太宗、唐玄宗同日而語;而在文學上,唐德宗卻可以與兩位大名鼎鼎的祖宗並駕齊驅。在唐朝的二十一位皇帝中,有接近一半皇帝留下傳世的詩歌。《全唐詩》中所收錄的唐德宗作品數量共計十五首,在十位留下作品的皇帝中排行第三,僅次於唐太宗、唐玄宗二人。可以說,在文學上的共同追求,是唐德宗將宋氏五姐妹納入後宮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唐德宗與宋氏五姐妹更多的是在文學上的探討和交流。如,唐德宗「試以詩賦,兼問經史中大義,深加賞歎。德宗能詩,與侍臣唱和相屬,亦令若莘姊妹應制。每進御,無不稱善。嘉其節概不群」(《舊唐書·后妃傳》);又如,唐德宗「試文章,並問經史大誼,帝咨美,悉留宮中。帝能詩,每與侍臣賡和,五人者皆預,凡進御,未嘗不蒙賞」(《新唐書·后妃傳》)。為了區別於後宮其他女子,唐德宗「不以宮妾遇之,呼為學士先生」,意思是不把宋氏五姐妹看作單純伺候皇帝睡覺的「宮妾」,封號也別出心裁地稱之為「學士」。學士,是一種官名,一般為男子所擔任,唐德宗將宋氏五姐妹稱為學士,不難看出他對才女的另眼相待。
  唐德宗把宋氏五姐妹納入後宮,筆者認為還有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即唐德宗想實行文治。唐德宗不僅自己作詩,對初唐的宮廷文風更是刻意彷效,《唐詩紀事》中就記載了他親自考第百僚重陽會宴的應制詩,甚至批評崔叔靖的詩為惡詩的故事。為了倡導文治,唐德宗經常和臣下詩酒唱和,其目的,一方面讓文章的緣飾功能繼續得以發揮,一方面推展傳統的禮樂教化,力圖恢復大唐盛世治積。除了宋氏五姐妹,唐德宗還將其他有才華的女子納入後宮,如與五宋齊名的鮑君徽(780~ 804)因善詩,唐德宗亦嘗召入宮,參與皇帝與侍臣們的文學交流。一時間,唐德宗後宮才女如雲,文學氣氛也相當濃厚。唐德宗每與侍臣們作詩唱和的時候,宋氏五姐妹都隨從,五朵金花,楚楚臨風,成為當時唐朝宮廷之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大唐帝國畢竟積重難返,唐德宗企圖通過推動文學來提升政治並沒有取得成功,但是,貞元年間(785~805)所營造出來的文學環境,卻孕育了元和(806 ~820)詩壇的優秀詩壇人群。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772~846)能夠在詩歌方面取得如此高的成就,除了個人天賦外,不能不說是與當時活躍的文學創作環境有著莫大關係。所以,《輟鍛錄》云:「唐詩至元和間,天地精華,盡為發洩,或平或奇,或高深或雄直,旗鼓相當,各成壁壘。」在唐朝歷史上,唐德宗算不上是一個好皇帝,但他在位近二十五年時期的文學發展,卻是值得肯定的。貞元二十一年(805),唐德宗病逝,謚號「神武孝文皇帝」,其中的「文」字,還是名副其實的。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