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
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正式開學,當天舉行開學典禮。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R.O.C. Military Academy),簡稱陸軍官校,因於廣州黃埔創校而有黃埔軍校之別稱,是一間中華民國的軍事學校,於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軍訓練軍官,然後國民政府北伐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也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
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再改制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於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時一併遷至台灣高雄縣鳳山市。而昔日的黃埔軍校舊址於1988年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校史
清光緒二年(1876年),兩廣總督劉坤一倡辦「廣東西學館」,以白銀8萬元購買黃埔長洲島船塢為館址。光緒八年(1882年)更名為「廣東實學館」。光緒十年(1884年)張之洞督粵,又改名「廣東博學館」。光緒十三年六月十四日(1887年8月3日),張之洞在「博學館」原址創辦「廣東水陸師學堂」。
1923年9月,孫中山派蔣中正訪問蘇聯,學習建軍經驗。1924年1月24日,孫中山命名成立的「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28日選定廣州長洲島上的原清朝廣東水陸師學堂、陸軍小學、和民國廣東海軍學校的舊址上建立軍校。5月,任蔣中正為第一任校長,廖仲愷為國民黨黨代表。隨後,任李濟深、鄧演達為教練部正、副主任,王柏齡、葉劍英為教授部正、副主任;戴季陶、張申府(後改為周恩來)為政治部正、副主任,何應欽為總教官。此外還有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
黃埔軍校一期步兵科蔡升熙畢業證
1924年5月,從1200名考生中正式取錄學生350名,備取120名。5月5日開始入學。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到會場給青年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要從今天起,立一個志願,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發財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國救民的事業。」孫中山的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的國歌歌詞。1925年2月,軍校出師東征使用的校名為「中國國民黨黨立陸軍軍官學校」,以排斥共產黨人在校內的地位。學校在當時集中了革命軍中有才能的人。黃埔軍校最初有許多從蘇聯來的教員,但在北伐期間蔣介石與中國共產黨關係破裂,所以這些蘇聯教員離開了。
孫中山手書黃埔軍校訓詞(中華民國國歌歌詞)。
1926年,根據國民政府中央軍事委員會決定,將原陸軍軍官學校擴大改組,於同年3月正式命名成立「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北伐軍攻克武漢後,1926年10月27日,國民黨中央先決定在兩湖書院舊址設政治訓練班,後改辦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政治科,後將黃埔第五期政治科學員移往武昌就讀。12月,又決定將黃埔五期炮兵、工兵科移來武昌就讀,於1927年1月19日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
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開學盛況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分裂,於是在廣州、武漢和南京分別出現了三所黃埔軍校。在武漢,3月22日,以國民黨中央的名義,決定將武漢分校擴大改組「(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校」,開展討蔣鬥爭。武漢分共(中共稱:七·一五」反共事變)後,黃埔五期學員被迫畢業離校,軍校整體改編為張發奎的軍官教導團,成為南昌起義和廣州起義(中共稱述,國民政府均視為”暴動”)主力,武漢軍校便不復存在;在廣州,原中央軍事政治學校依然開辦,1928年5月,由副校長李濟深決定將學校改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校只剩下718人堅持至畢業,其餘散往武漢、南京等地,稱黃埔六期生。1929年9月10日,校長蔣中正以國民政府名義,改稱學校為「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第七期學生畢業後,1930年9月,學校被要求停辦;在南京,1927年底,由蔣中正決定自行成立「(南京)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宣誓反共。1928年3月,以中央軍事委員會名義明令改名「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於1937年8月遷至成都。在八年抗戰中成了培養抗日官兵的大本營。各期畢業生都一律開赴抗日前線參戰。抗戰結束後,實行軍校改制,於1946年元旦後改為「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蔣中正改任名譽校長,由關麟徵升任校長。
1947年,孫立人在台灣奉命訓練新軍,決定在鳳山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直屬成都本校。1949年12月,中共解放軍佔領成都,學校停辦,共辦23期。蔣中正下令將台灣籍學生和中國國民黨籍政府高官政要的子弟200餘人空運到台灣。1950年10月,學校在臺灣高雄縣鳳山鎮(今鳳山市)以「陸軍軍官學校」之名復校。